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19、七颗钻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的力量。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人、动物和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请同学们打开书本80页,迅速浏览课文的2、3、4自然段,把直接描写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划出来。

二、整体感知水罐的“神奇”
师:都读好了吗?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水罐变化的句子?请你来读第一句。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读。

师:读完这几句话,你感觉到了什么?请你来说。

师:老师也跟你们一样,觉得真是太神奇了!
三、透过神奇,感悟“爱心”
师:水罐是如此的神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这么神奇呢,让我们读第2自然段。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小姑娘很爱妈妈。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师:你从句子的哪里体会到她的爱呢?
生:一天夜里
师:是啊,在这漆黑的夜里,一个小姑娘孤孤单单地在野外为生病的母亲到处找水,她会到哪儿去找水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情形?让我们一张开想象的翅膀。

(出示句式)“小姑娘走啊,走啊,来到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

你来说一说,好吗?
生1:小姑娘走啊,走啊,来到水井边,但是水井干涸了。

生2:小姑娘走啊,走啊,来到小溪边,但是小溪里一滴水也没有。

师:但是,(出示)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姑娘,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你的心情回怎样呢?
心里很着急,那么老师想请你用着急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师:小姑娘找了很多很多地方,她多爱自己的妈妈呀!
师:夜更深了,风更大了,小姑娘的这份爱,这份孝心终于感动了上天,所以当沉睡的小姑娘渐渐醒来的时候,她看到了什么?
预设一:看到罐子装满了水
师:罐子原先是空的,现在一下子装满了水,真神奇呀!看到这么神奇的变化,小姑娘会怎么样?
预设一:小姑娘非常高兴
是呀,小姑娘原先是一点也没想到,这对于她来说真是一个大大的惊喜,所以文中用了一个词(出示:喜出望外)大家一起把它读两遍。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喜出望外的事情吧,能跟大家说说吗?
预设一:去外婆家玩(这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预设二:考试得了100分(原先一点也没想到,这是一个特别大的惊喜)
师:就像这个小姑娘一样,她原先一点也没想到罐子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

她原来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她觉得我一定会抱着空空的罐子回家,可是,一觉醒来,罐子里竟然一下子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当然会喜出望外。

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她读得怎么样?同学们,罐子原先是空空的,后来竟然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谁能比她读得更好?师:嗯,我觉得你就是那位喜出望外的小姑娘了。

现在请全班同学来试一试,好不好?“当她醒来的时候”读。

过渡:师: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呢?
生: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喝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师:小姑娘也想喝水,也想大口大口地喝个够,但是一想到生病的妈妈,就赶紧抱起水罐往家跑去。


学们,想一想,这里为什么不用“拎”着,“提”着,而用“抱”着?
预设一:小姑娘怕水洒出来了
师:是呀,因为水太珍贵了,所以她小心翼翼地抱着。

预设二:(点拨:抱着不让水洒出来,想让母亲多喝一点水)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过渡:同学们,小姑娘半夜去给妈妈找水,献出了爱心,空水罐竟然装满了水,那在什么情况下水罐又变成了银的?
预设一:她把水罐给了小狗。

(是分一点水给小狗)
你从哪里知道?(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引导学生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小姑娘绊倒在她身上,它只是哀哀地叫)
师:,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善良,有爱心)她自己不喝,把水分给了小狗喝,她关心小狗胜于关心自己,你有什么感受?
师:感动,好,木罐也感动了,它变了,变成了银的,我们接着边读边体会体会。

还有什么地方让你很感动?
生: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师:为什么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生:母亲自己都快渴死了,还是把水让给小姑娘喝。

母亲爱女儿。

师:是啊,在那生命的最后一刻,母亲却把救命之水又让给了女儿。

女儿是那么的爱着母亲,母亲也是那么的爱着女儿,这份深深的、浓浓的母女深情再次让水罐发生神奇的变化。

(出示: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师:她的善良,爱心,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

生: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咦,小姑娘自己不渴了吗?
师: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

生:再也忍不住,凑上去,咽了一口唾沫......
师:是呀,既然这么渴了,为什么不喝呢?
生:帮助一个陌生的过路人。

师:小姑娘就是这么善良,哪怕是对素不相识的过路人也充满了爱心。

大家看,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出
示图片:罐子变成钻石和水流)你看到了什么?(罐子变成钻石和水流)
想象:在第一段中我们知道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人动物和植物都面临灭绝的危险,爱心上水罐涌出巨大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人动物和植物将会出现什么景象?
三、回归整体
师: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在这个故事中,小姑娘的罐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空空的罐子到装满水的罐子,到掉在地上端端正正,又变成银罐、金罐,最后跳出钻石涌出水流,一共发生了五次变化。

师:我们一路读来,一路想来,我们发现故事中不断变化着的是什么?(水罐)而始终不变的是什么?(爱心)回顾板书
四、拓展延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