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树木学

园林树木学


• 第一章 园林树木拉丁学名基础
•1、锦带花 2、毛竹
6、桂花
7、红瑞木
3、圆柏 4、木槿 5、地锦 8、栾树 9、臭椿 10、女贞
第二章 园林树木的分类
❖ 一、自然分类系统
(1)恩格勒系统(A. Engler)德国,1892年 (2)哈钦松系统(J.Hutchinson)英国,1925、 1934年 (3)塔赫他间系统(A.Takhtajan)前苏联,1954年 (4)克朗奎斯特系统 (A.Cronquist),美国,1968年
的树种,在碱性或钙质土壤上生长不良的树种。如杜鹃、 桂花、茉莉、含笑。 ❖ 碱性土树种(pH>7.5):只能生长在或重或轻的碱性土壤 上的树种,在酸性土壤上不能生长。 如文冠果、丁香、黄刺玫、柽柳、杠柳。 ❖ 中性土树种(pH6.5~7.5):在中性土壤上生长最好,也能 忍受一定程度的酸性或碱性的树种。
3、果色美
❖ 黄 色:木瓜,银杏,柑橘类,无花果、杏。 ❖ 白 色:红瑞木,雪果。 ❖ 蓝紫色:紫珠、十大功劳、葡萄。 ❖ 黑 色:女贞、爬山虎、君迁子、樟。 ❖ 红 色:金银木,多花栒子,珊瑚树、欧洲冬青,山楂,
火棘。
4、干色美
❖ 红:山桃、红瑞木。
❖ 黄:金枝棶木、金竹。
❖ 绿:竹类、梧桐、迎春。
❖ 白:白皮松(老年)、白桉、白桦。
❖ 斑驳:白皮松(青年)、木瓜、悬铃木。
(二)姿态美(树型)
❖ 1、圆柱形:杜松、钻天杨、铅笔柏。 ❖ 2、圆锥形:雪松、水杉、云杉、冷杉。 ❖ 3、卵圆形:毛白杨,悬铃木,香椿。 ❖ 4、倒卵形:刺槐、千头柏、旱柳、榉树。 ❖ 5、圆球型:馒头柳、千头椿。 ❖ 6、垂枝形:垂柳、垂枝桃、垂枝榆。 ❖ 7、曲枝形:龙桑、龙爪槐、龙枣、龙游梅 ❖ 8、拱枝形:迎春、连翘、锦带花。 ❖ 9、伞 形:油松 ❖ 10、匍匐形:铺地柏、沙地柏、平枝旬子。 ❖ 11、棕榈形:棕榈、蒲葵、椰子。
二、园林树木在城市中的作用
❖ (一) 美化环境 ❖ (二) 改善生态 ❖ (三) 生产功能
三、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资源及存在问题
(一)资源的特点
1、种类繁多 2、分布集中 (书P4表1) 3、丰富多彩 4、特点突出
•(二)存在的问题
•“拿着金饭碗讨饭”(陈俊愉) (1)良种失传,濒于灭绝。 (2)对于现有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利用,科研相对滞后 。 (3)缺乏管理制度。
4)花果树
在园林中以观赏花、叶或果实为主的树种。
5)垂直绿化树
植物的茎蔓细长,缠绕或攀援在墙面上,藤架上或树干上, 在园林中起到垂直绿化作用的树种。
6)绿篱树
在城市绿化中起着分割空间,屏障视线,衬托景物和防范功 能的树种。
7)木本地被树
城市园林中用于裸露地面或斜坡覆盖的树种。
8)工矿绿化树 9)盆栽盆景树
4、以水分因子为主导因子的树木的生态类型 (1)旱生树种:
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能忍受较长时间的干旱而仍能保持 水分平衡和正常生长发育的树种。
(2)湿生树种:
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在干旱或中性环境下生长不良,甚 至死亡的树种。如水松、落羽杉、池杉、红树等。 (3)中生树种: 生长在中等水湿条件下,不能忍受过干或过湿的环境条件 。 ❖ 中生耐水湿:(P67)具有湿生植物的特点。
2、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1)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2)生态因子中的主导因子 3)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调剂性 4)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生态习性: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性。
生态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生态习性的一类(群)植物。
3、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
1)阳性树种:在全日照条件下生长最好,弱光下生长不良
借自然古树奇姿,经艺术加工而成的树木。
•第三章 •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
一、 园林树木的生态功能
❖ 1、调节空气碳氧平衡 ❖ 2、净化空气
(1)吸滞烟尘和粉尘 ;(2)吸收有害气体 ❖ 3、调节气候
(1)湿度 ;(2)温度 ❖ 4、防风 ❖ 5、减弱噪声 ❖ 6、杀死细菌 ❖ 7、监测环境 ❖ 8、防火防震 ❖ 9、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三、 园林树的生产功能
❖ 榨油:香樟、乌桕、核桃、油橄榄 ❖ 香料:刺槐、香樟、丁香、玫瑰 ❖ 食用:银杏、柿、枣、批杷、桔、葡萄等 ❖ 造纸:白榆、白杨、青桐、芦苇、构树、竹类 ❖ 染料:国槐、栾树 ❖ 药用:绝大部分树木的根、叶、花、果实、种子、树皮等可
供药用。
• 第四章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一个群落的某些地点,植物种类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例如,森林中林下阴暗的地点有一些植物种类形成 小型的组合;而在林下较明亮的地点是另外一些植物 种类的组合。 表现为“镶嵌性” 。
2、一般树种的规划
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色彩,数量不限,越多越好 ,包括乔灌藤等多种树种。
第六章 园林植物群落知识
一、概念
1、植物群落
在一定地区内有一定的植物种类,按一定规律组合在 一起的组合体。 按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为: ❖ 植物自然群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植物自然形成的, 有自己的外貌、结构和发展演变规律
杜鹃(紫)。
2、叶色美
❖ 秋色叶: 秋色叶呈红色或紫色:鸡爪槭、茶条槭、地锦、火炬树、 乌桕、柿、黄栌、枫香
秋色叶呈黄色或黄褐色:银杏、洋白蜡、无患子、栾树、悬铃木
水杉、金钱松等。
❖ 绿色叶:
叶色呈深浓绿者:油松、圆柏、侧柏、山茶、女贞
叶色呈浅绿色者:落羽杉、金钱松、七叶树、水杉等。 ❖ 春色叶:臭椿、香椿、栾树、元宝枫、鸡爪槭、七叶树。 ❖ 常年异色叶 紫红色: 紫叶小檗、紫叶李、紫叶桃。 黄 色: 金叶女贞、金叶绣线菊等。 银白色: 桂香柳等。 斑 驳: 洒金东瀛珊瑚、变叶木、洒金榕。 双 色: 栓皮栎、银桦、红背桂。
二、按园林用途分类
1)园景树(独赏树)
凡是在园林中应用的作为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 的树木。
五大公园树种:南洋杉、雪松、金钱松、 日本金杉、巨杉
2)庭荫树
栽在园林绿地中,取其绿荫为主,兼顾观赏的树种。
3)行道树
栽在街道两旁,为人、车辆提供遮阴、美化街景的树种。 行道树要求: ❖ 冠大荫浓,有观赏价值,主干直、分枝点高; ❖ 耐移植、耐修剪、耐践踏; ❖ 抗污染、生长迅速、寿命比较长 五大行道树:银杏、悬铃木属、鹅掌楸属、椴树属、七叶树属。
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 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 境域,就称为园林。
• 园林树木:指适合在园林中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 • 观赏树木:植物的茎、叶、花、果,个体或群体具有较高
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
• 园林树木学:一门研究园林树木的分类、形态、地理分布 、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特性,繁殖和栽培管理以及其在园林 中的应用的学科。
2)根据树木对土壤中矿质盐的关系,划分: 钙质土树种: 如南天竹、臭椿、青檀(榆科)、柏木。 3)根据植物对土壤中含盐量的关系,可划分盐土或碱土树种 耐盐碱树种: 绒毛白蜡(天津市树)、夹竹桃、旱柳、柽柳、丁香。 4)根据土壤的肥力划分 瘠土树种: 如豆科的植物,鼠李、金老梅、马尾松、油松。
❖ 肉质根、怕积水: 苏铁、胡桃、玉兰、木兰、白兰花、八仙花、梧桐、泡桐、 毛泡桐、山茶、牡丹 ❖ 防火树种: 苏铁、银杏、金钱松、乌桕、火炬树、日本金松、珊瑚树、 枫香 ❖ 寺庙树种: 苏铁、银杏、青檀、七叶树 ❖ 归化树种: 叶子花、刺槐、五色梅、雪松、悬铃木、石榴、夹竹桃 ❖ 我国特长孑遗树种: 银杏、金钱松、水杉、水松
(二)树种规划
1、重点树种的规划 ❖ 基调树:
在各类园林绿地中均有使用,数量最多,能形成城市 绿化统一基调的树种。
要求:城市中最优(生态功能、美化功能、适应性强)的 树种。种类不宜过多,4~5种,以乔木为主。 ❖ 骨干树:
城市各类绿地中主要树种,能形成全城绿化特色,一 般10~20种,可以包括基调树种,以乔木为主。
第六章 城市园林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一、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定义
根据城市的性质,在树种调查的基础上,按比例选 出一批适合当地自然条件、能较好地发挥园林绿化多种 功能的树种。
二、城市园林树种调查
(一) 城市性质的调查
城市总体规划
(二) 城市自然条件的调查
❖ 一般自然条件:气候、土壤、植被 ❖ 极端不利的自然条件:北京旱风、上海台风
❖ 蜜源植物: 槐、刺槐、紫穗槐、糠椴、蒙椴、荆条、文冠果 ❖ 十大名花: 木本:桂花、月季、山茶、牡丹、杜鹃、梅花 草本:荷花、兰花、菊花、水仙 ❖ 鸟语花香: 金银木、拐枣、梧桐、小檗、红瑞木、荚迷属 ❖ 观花萼: 海州常山、糯米条、铁线莲 ❖ 观苞片: 叶子花、四照花、珙桐、椴树属、光叶子花
园林树木学

❖ 考试题型:
• 一、写出下列园林树木的拉丁学名(5分) • 二、填空(40分) • 三、选择题(每题有一到多个正确答案,20分,每题2
分) • 四、判断题(5分,每题1分) • 五、简答题(30分,每题15分)
绪论
•一、几个基本概念
树木:乔木、灌木、藤木的总称。 •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
2)阴性树种:在弱光下生长良好,不能忍受强光的树种
3)中性树种(耐荫植物):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最好,但 也能忍受不同程度的遮阴。
中性偏阳的树种:榆、朴、樱花、碧桃、山桃、月季、 木槿、石榴、黄刺玫、榆叶梅;
❖ 中性稍耐荫的树种:圆柏、槐、七叶树、太平花、丁香、 黄花茶镳子、红瑞木、锦带花;
❖ 耐荫性较强的树种:云杉、冷杉、矮紫杉、粗榧、罗汉松 、金银木、天目琼花、珍珠梅、绣线菊、常春藤等。
(三)城市绿化状况的调查
❖ 1、郊野自然植被 ❖ 2、城区现有树种调查、各类绿地绿化比例 ❖ 3、古树名木
在科学或文化艺术或历史上有一定价值的树种/形态奇 特或珍惜濒危的树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