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件电子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件电子教案
可以__改__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_。
专题二 滑轮
考点9:使用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解决简单的 问题〔 b 〕
【基础盘点】 1.使用滑轮组用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不计摩擦,使用滑轮
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n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 用的力就是总重的_n_分__之__一__。绳子末端通过的距离是物 体移动距离的n倍。
专题一 杠杆
考点5:举例说出人体中的杠杆〔 a 〕 【基础盘点】 1.人体中的手臂、头、腿、脚等都可以看作杠杆。
【深化理解】 6.在人体中有许许多多杠杆,甚至踮一下脚尖都是人
体杠杆在起作用。如图所示,人以____O____(填字 母)为支点,通过小腿腓肠肌用力,踮起脚尖,按杠 杆的分类,这是一个___省__力___杠杆(填“省力”或 “费力”)。小明体重为600N,当小明踮起脚尖时, 假设体重落在“杠杆”中心,则两腿肌肉共用力至 少__3__0_0___N。
但要费力。
【深化理解】 5.(2010广州) 60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
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 ( B)
A.20kg B.30kg C.60kg D.120kg
解析 观测人离支点的距离和球离支点的距离,可以发现, 人到支点的距离约为球到支点的距离的1/2,则根据杠杆平 衡,结合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知识可知,人的质量约为球的质 量的两倍。
对点训练
6.(2010桂林) 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
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 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
确的是
A.F甲>F乙 B.F乙=F丙 C.F丙<F丁 D.一样大
(B)
解析 乙、丙是定滑轮,所以不能省力;甲、丁是动滑轮, 可以省力。因此B正确。
【例1】 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
理的一组是
( A)
①剪刀;②托盘天平;③量筒;④烧杯;⑤弹簧秤;
⑥试管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①⑤⑥
解析 仔细了解常见器具是否利用杠杆原理,分析是否符 合杠杆的条件,以及是否具备杠杆五要素。
对点训练
1是一根直棒
变__力__的__方__向 。 2.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等__臂___杠杆,其支点在轴
上,力臂等于半径。 3.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___省_____一半力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动滑轮的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___2_____倍的杠
杆,其支点在动滑轮边缘与悬绳相切的一点。动力 臂和阻力臂分别等于轮的___直__径___和__半__径____。
对点训练
3.(2010金华) 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
的是
( B)
解析 该剪刀动力臂比阻力臂大,所以是省力杠杆。
对点训练
4.下列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解析 判断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主要是比较动 力臂与阻力臂的长短,动力臂长则省力,反之则费力。由 图可见,火钳、开瓶器、拔钉子的羊角锤的动力臂都长于 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而镊子的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费 力杠杆。
( B)
B.杠杆一定要有支点
C.杠杆只能是直的,不可以是弯的
D.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相反方向转动
解析 杠杆具有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 力臂。因此杠杆一定要有支点。
热点二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提示】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可以知道所使用的 杠杆在使用时,如果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 小于阻力,省力,但费距离;如果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费力,但省距离;如 果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不省 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另外 可以通过关注力臂、动力、阻力中的某个量的 变化,推测其它量的变化。
【深化理解】
7.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中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F1、F2、F3一样大
( D)
解析 因为该滑轮是定滑轮,它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 力大小不变。
专题二 滑轮
考点7: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a 〕
【基础盘点】 1.定滑轮的特点: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
【深化理解】 8.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解析 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专题一 杠杆
考点2: 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 b 〕
【基础盘点】 1.作力臂的步骤: (1)找出支点; (2)沿动力、阻力的作用方向将力的作用线画出; (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则__支__点____到
__垂__足____的距离即为力臂。
【深化理解】 3.(2012盐城) 如图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深化理解】
1.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长度
解析 杠杆不一定都是直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不一定 在杠杆上,且动力臂、阻力臂指的是动力、阻力作用 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因此D错误。
F1的力臂。
解析 过支点O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则垂线段即 为力臂L。
专题一 杠杆
考点3:描述杠杆平衡的条件〔 b 〕
【基础盘点】 1.杠杆平衡条件
___动__力___×__动__力__臂__=___阻__力___×__阻__力__臂__, 即:F1·L1=F2·L2 比例形式: F1/F2=L2/L1 2.当杠杆达到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 是阻力的_几__分__之__一___。
9.如图,要用滑轮组将陷入泥潭的汽车拉出,请在图 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解析 图略
专题二 滑轮
考点8:知道滑轮组的特点(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 〔a〕
【基础盘点】 1.滑轮组:是由_动__滑__轮___和__定__滑__轮__组合而成的。 2.滑轮组的特点:使用滑轮组可以__省__力____,同时也
实验探究
【例4】下表为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 表。哪一组数据肯定有错误?如果动力与阻力测量正确, 那么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实验 次数
1 2 3
F1(牛)
2.0 6.0 3.0
L1(米)
0.2 0.1 0.3
F1L1 (牛·米)
0.4 0.6 0.9
F2(牛)
4.0 3.0 6.0
答案 第3组 动力臂记录偏小或阻力臂记录偏大
对点训练
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
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水__平____位置平衡,这 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力__臂__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 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左____调节,或将 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左____调节。
专题二 滑轮
考点6:辨认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a 〕
【基础盘点】 1.滑轮:周边有___槽_____,能绕_固__定__转__轴_ 转动的轮
子,是一种变形的__杠__杆____。
2.滑轮的类型 (1)定滑轮(图甲):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 (2)动滑轮(图乙):使用时,转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提示】滑轮组在使用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 重由几根绳子承担的确定是难点,要注意最 后一根如果是绕过定滑轮的是不能计算在内 的。
【例3】 如图所示,物体重50牛,不计滑轮自重及轴心摩 擦,用F=10牛的拉力将物体沿水平面匀速拉动,则物体受 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多大?
解析 利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时,所克服的不是重 力,而是地面的摩擦力。此时有几股绳子与动滑轮相连接, 则动力就是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F=f/n。由图可知,n=3, 所以摩擦力f=3F=30牛。
对点训练
5.两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水平平衡,此时 ( D ) A.两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小孩的力臂一定相等 D.两小孩的重力与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相等
解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因为跷跷板上恰好水平平衡,所以两边乘积应相等。
热点三 滑轮组的应用
解析 A、B轴固定不动,所以 A、B是定滑轮。由图知,此滑 轮组由3股绳子承担物重,水泥 块在绳端,根据G水泥=1/3F2, F2=3G水泥=3×7800N= 23400N。
知识网络
热点一 认识杠杆
【提示】要求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找出杠杆的五要 素,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能举例说 明生活中的杠杆。解题过程中找支点是一个难 点,要注意观察杠杆转动过程固定不变的位 置,从而找出支点。画力臂时,也要注意力臂 必须经过支点,并且与力的作用线垂直。
【例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
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
个过程中 A.变大
( A)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 在杠杆缓慢由A到B的过程中,动力臂OA的长度没 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L却逐渐增大;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OA=G·L,当OA、G不变时,L 越大,那么F越大;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
【深化理解】
4.(2012德州) 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
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
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