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怀来县东八里中心校侯江燕写作,它既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需要,又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难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文章写得是否生动,和平时词语的积累密不可分。

有的同学一看到写作就头痛,写出的文章也是干巴巴的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完成作业。

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们不再因为写作范愁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学好基本功,写作不再是难题
作文从生活中来,从人一降生开始,我们的生活中就离不开语言,从呀呀学语到出口成章都是我们语言词汇积累的过程。

可以说写作就是从一句话扩展到一篇,词汇的应用结构的完美,就构成一篇好的文章。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已经慢慢体现出来,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

到了中高年不仅要让学生们会造句更要学会从一个词的多重解释会应用,会造更多的句子。

低年级时,作文对于字数的要求一般在100至200字左右,看图写话等基本也只要求把内容写清楚,有人物,有事件就成了,对于如何去修饰语句没有什么更多的要求。

到了中高年级不仅要学会写出来,还要学会应用不同的修辞方法去美化作文,使作文在内容表达上不仅要完整更要生动。

要让一句话变得生动就要用一定的修饰词,要学会扩句,即不能过于罗嗦又不能过于简单。

例如在四年级教学中《火烧云》一文中,关于云的描写就应用了大量的拟人、夸张等写修辞方法。

在教这课时我让同学们照此课去仿写天上的云。

有的同学写天上的云象羊群,在此基础上我提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天上的云象羊群,由于同学们又展开想象“蓝蓝的天空中洁白的云朵就象羊群一样”等等。

同学们又写出很多这样的句子,我让学生们把这些句子组合到一起,这篇天中空的云的文章就写好了。

造句是写作的基本功,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将看到的事物,想象中的事物应用合理的扩充写得得生动具体,这样才能为写作打下好的基础。

二、阅读是写作的源泉
宋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见阅读对于写作
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人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那写作的时候也会觉没得写,不知道如何去写。

矛盾先生曾说过:“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就过提高表现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过程。

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明显的效果。

三四年级正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们的掌握的文字已经够基本阅读使用,孩子们也更喜欢读书。

在这个时期引导孩子们喜欢上阅读并掌握阅读的方法就会对将来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四年级适合阅读一些童话故事,童话故事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在阅读文章时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并了解相关的词义,并学会积累好词好句抄写在一个笔记本上,写出读出笔记。

每周一个单元,并结合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读书方法和收获。

此外,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其他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

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

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

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

教师精心地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欣赏文字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学习作者怎样观察、思考、表达,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和如何布局谋篇,满足学生模仿课文表达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我们要多读,特别是课文中佳句、佳段、优美诗词、情感细腻的情节等,让学生多读、识记、理解。

仿写要由易到难,从仿句到仿段、仿篇。

读写结合,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和写不能固定成一个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举一反三,因人而异,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观察生活是写作素材
前边讲了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源泉是不够的,写作的素材源于生活。

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如观察人物,首先观察人物的外貌,不仅要看人物的长相、衣着,还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通过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人物性格。

写景的文章观察环境,要懂得抓重点不要写得象流水账,把看到的景物抓重点进行描述。

1. 学会观察生活
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

让学生学会观察细微不同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 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们能在活动中积累写作材料。

比如春游,重大节日举办的联欢会,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四、鼓励多于批评,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古人说:“三分貌,七分扮”。

用于作文中就是“三分文章七分改”。

因此,评改作文成了促进作文能力提高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

在新课标下,评改作文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行自改自评、小组评改、集体评改相结合。

自评自改是在指导学生明确作文目标,牢牢掌握评改方式的前提下,进行成功评价与自我调整。

先对自己的作文可取之处进行自我成功评价,并推荐自己作文中自认为写得成功的地方,供同学学习、欣赏,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也可以。

这样,无论作文能力如何的学生,他们都会毫无顾忌地推出,自认为可取之处。

即得到同学肯定和赏识,又学到了别人许多长处,受到启迪的同时,便不知不觉地走出了“不会”作文的低谷,满怀信心地向成功迈进。

因为成功是人人所企盼的,渴望成功,获得成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最佳途径之一。

小学生大多对自己充满信心,具有好表现的心理特征,时刻渴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

以人为本,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经常性的正面评价,是学生感受愉悦的根本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自评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推出公认的写得好的作文,在多媒体展示台上展示,供人欣赏,全体学生用总目标、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对这些作文进行成功评价,大家都来赏识好作文成功之处在哪里?领悟好的表达效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对作文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会更加各显风采;对作文不太突出的学生,也会增加作文灵感。

小组评改时将学生按
其写作基础,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都配有优秀生、良好生、一般生甚至后进生,突出以好带差,以优秀生为组长,人人参与评改,教师只是巡视,解决各组碰到的困难,必要时参与能力稍弱点组的评改。

再由各组长上台在多媒体展示台上展示该组的习作,并进行解说优点与不足,最后由教师挑选优、良、一般的习作进行点评。

作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每天的百字日记,组织集体阅读课外书,运用多媒体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重视课前3——5分钟的演讲等等。

当然作文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有成效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点点滴滴地引导。

总之,只要教师做作文教学中的有心人,耐心不断的摸索,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作文教学的质量定能再上新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