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云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在云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在云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胡锦涛(2009年7月27日)这次到云南来,主要是就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工作和党的建设做些调查研究。

几天来,我们先后到昆明、楚雄等地,看了一些企业、社区、农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地震灾区慰问了受灾群众和救灾部队官兵。

刚才,又听取了恩培同志代表省委和省政府所作的工作汇报。

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所见所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到中央工作后,曾于1993年、1999年、2002年、2006年4次来过云南。

这次再来,感到云南各项工作又取得新的可喜成就,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严峻局面,省委和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结合云南实际,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上半年,云南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经济增速稳步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新的提高。

前不久,云南楚雄州姚安县发生6.0级强烈地震后,省里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展开应急救灾工作,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阶段性成效。

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

这是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刻。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希望云南的同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曲的宝贵机遇,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一意志、凝聚力量,开拓进取、扎实奋斗,进一步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开创云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下面,结合这次考察情况,我再强调几点。

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轻快发展今年以来,面对极其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党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遏制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明显下滑趋势,经济形势总体呈企稳向好势头。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我们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向好势头,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第一,要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措施。

当前,外需严重萎缩局面仍在持续,我们仍需把发展的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

要着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尤其要加快发展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继续落实好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等消费政策,拓展消费市场,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要注重把好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进一步资金投入的重点向农业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民生领域倾斜,注重防止重复建设,发挥好投资对拉动经济和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

第二,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要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新兴产业。

要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扩大规模、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和吸纳就业能力,尤其要推动云南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要积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生产集约化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形成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活力迸发、重点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局面。

第三,要始终抓好农业农村经济。

要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好“三农”工作,为保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要大力扶持粮食生产,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全年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

要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云南农业、生物资源优势,搞好资源科学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推动云烟、云药、云花等特色效益产业发展壮大。

要不断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落实中央出台的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大宗重要农产品收储等措施,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确保农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

要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搞好土地管理制度、金融管理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农垦和国有农场等方面改革,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第四,要注重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要把保增长与谋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努力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积蓄力量。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方向,适全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支撑作用。

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下大气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要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突出抓好滇池等水污染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云南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最大优势。

第五,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

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动国有企业改制改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培育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改善投资、创业、发展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体制保障。

要统筹对内对外开放,一方面要加强同国内其他地区的曲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积极引进省外资金、技术、人才,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企业“走出去”上水平,尤其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所在,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关键所系。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部分群众生活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认真落实中央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云南已经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部署,要一项项抓好落实。

第一,要千万百计扩大就业。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要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好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作用,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作用,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支持一切有创业能力的人员开展自主创业,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要认真落实中央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措施,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要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做好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要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尤其要解决好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

第二,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脸省级统筹,处理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

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做好更多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参保工作。

要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堆,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

要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解决城乡居民安居问题。

当前,要把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做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切实帮助受灾群众早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要加快推进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搞好应对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工作。

第三,要大力提高教育、文化、医疗服务水平。

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加快农村中小生危房改造,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解决好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加强师资培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工作,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同时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要以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要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四,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畅通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要求的渠道,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加强信访工作,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制度,高度重视和依法及时合理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和纠纷。

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加强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强化政府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要继续推动平安和谐云南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落实各项禁毒工作措施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要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活动,高度重视维护藏区稳定,高度重视保持边境安宁。

三、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做好民族工作对巩固和发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保持和不断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我国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实现和发展,充分证明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完全正确的。

要在全党全社会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教育,使各族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严格按照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处理民族问题,把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到民族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