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4分)1.(3分)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丹桂飘香B.煮豆燃萁C.激浊扬清D.草船借箭2.(3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振荡液体C.量取液体D.滴加液体3.(3分)乙醇(C2H5OH)俗称酒精,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溶液可用作抗击新冠病毒的消毒液。

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C.溶液中其体积分数大于质量分数D.每个乙醇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4.(3分)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固体X可能是NaOH B.固体X可能是NH4NO3C.Ca(OH)2溶解度:①>②D.Ca(OH)2质量分数:①=③5.(3分)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图所示是老师上课时播放的一幅插图。

某同学在课后整理听课笔记时,对图中蕴含知识进行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C.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为2:1D.甲、乙、丙都是有机物6.(3分)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先后发生反应Ⅰ、Ⅱ,对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Ⅰ减小、Ⅱ增大B.Ⅰ减小、Ⅱ减小C.Ⅰ增大、Ⅱ增大D.Ⅰ增大、Ⅱ减小7.(3分)下列做法能达到其预期目的的是()选项预期目的做法A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加过量的氧化铜、过滤B制取纯净液态氧气将液态空气升温使N2逸出C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加水溶解、过滤D检验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显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A.A B.B C.C D.D8.(3分)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对几种化肥进行简易鉴别:取少量固体分别进行实验,如表方案中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①实验②A观察固体颜色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B观察固体颜色加入Ba(NO3)2溶液中C加入足量水中加入AgNO3溶液中D加入足量水中加入Ba(OH)2溶液中A.A B.B C.C D.D二、化学填空题(本题4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9.(2分)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y=。

该元素与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0.(2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措施和认识错误的是(填选项序号)。

a.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b.为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因为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2)芯片是5G时代的关键元器件。

制造芯片的单晶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则构成单晶硅的粒子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11.(1分)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有一层臭氧(O3),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在此过程中改变的是(填选项序号)。

a.总质量b.原子数c.分子数12.(6分)“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病毒时可作环境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

如图为一种制取“84消毒液”的简化流程:图中A、B气体均为单质,混合液、Ⅰ、Ⅱ的溶质均为NaOH和NaCl。

回答下列问题:(1)B气体是一种新型能源,也可作燃料。

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写一点即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混合液Ⅰ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得到混合液Ⅱ和NaCl晶体。

(4)混合液Ⅱ中的NaOH与A气体发生反应②,产生NaClO、NaCl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时会产生有毒的Cl2,其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 对该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填选项序号)。

a.NaClO、H2O均为氧化物b.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c.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三、化学实验题(本题2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6分)13.(8分)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进行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需连接如图2所示装置Ⅰ、Ⅱ.为得到纯净CO2,装置Ⅰ、Ⅱ的导管口沿气体流动方向的连接顺序是。

装置Ⅱ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3)C中放置的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实验过程中小花的颜色(填“变红”“变蓝”或“不变色”)。

(4)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F中先熄灭的蜡烛是(填“甲”或“乙”)。

14.(9分)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课上,某同学向盛有约2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没有观察到现象。

请教老师后,他发现自己在滴加稀硫酸前忘了加入酸碱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反应情况,于是他对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

【实验原理】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做出猜想】猜想l: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

猜想2: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猜想3: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溶液呈碱性溶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分析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向试管里的溶液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滴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为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1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若pH7(选填“>”“<”或“=”),则溶液呈酸性方案2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化学计算题(本题2小题,其中15题2分,16题6分,共8分)15.(2分)黄曲霉素AFTB(化学式为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莓素,人类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发生突变,维而转变为癌症。

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6mg黄曲霉素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是mg。

16.(6分)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50g硫酸铜溶液样品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

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x=。

(2)计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4分)1-5 BCBBD6-10 AAC二、化学填空题(本题4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9.答案为:16;Na2S。

10.答案为:(1)c;(2)原子。

11.答案为:c。

12.故选:a。

故答案为:(1)热值高,无污染;(2)2NaCl+2H2O2NaOH+H2↑+Cl2↑;(3)过滤;(4)2NaOH+Cl2=NaClO+NaCl+H2O;(5)a。

三、化学实验题(本题2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6分)13.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2)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气体先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然后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装置除去水蒸气,即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除杂和干燥时,气体均由长管通入;故填:c、d、a、b;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3)①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色,故填:不变色;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实验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故填:甲。

14.方案1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若pH<7(选填“>”“<”或“=”),则溶液呈酸性方案2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四、化学计算题(本题2小题,其中15题2分,16题6分,共8分)15.解: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7+1×12+16×6=312。

156mg黄曲霉素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是:56g×=6mg。

故答案为:312;6。

16.解:(1)设生成4.9g氢氧化铜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m,氢氧化钠的质量为n。

CuSO4+2NaOH=Na2SO4+Cu(OH)2↓,160 80 98m n 4.9gm=16g,n=8g;生成4.9g氢氧化铜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g÷10%=80g;(2)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2%答: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2%。

故答案为:(1)80;(2)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