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3期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 o .3,2008 总第100期 J O U R N A LO FH A R B I NU N I V E R S I T YO FC O M M E R C E S e r i a l N o .100[收稿日期]2008-03-03[作者简介]崔 澜(196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金融会计与审计研究。
[财务与会计]浅谈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内控中的主要违规问题及审计对策崔 澜(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36)[摘 要]金融审计作为审计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促进加强金融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目前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审计对策加以风险防范,以期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关键词]内控;金融风险;审计内容[中图分类号]F 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12(2008)03-0063-02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 V i o l a t i n g P r o b l e m s o f L o a n s i nI n t e r n a l C o n t r o l sa t 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a n dA u d i t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C U I L a n(H a r b i n F i n a n c i n g C o l l e g e ,H a r b i n 15003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 s a ni m p o r t a n t t a s k t o a u d i t s u p e r v i s i o n ,f i n a n c i a l t h e a u d i t h a s p l a y e d a n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p r o m o t i n g f i n a n c i a l m a n a g e m e n t ,g u a r d i n g a -g a i n s t a n dd e f u s i n g f i n a n c i a l r i s k s .I nt h e f a c e o f t h e n u m e r o u s p r o b l e m s i no p e r a t i n g t h e 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l o a n s ,p o s i t i v e a n de f f e c t i v e a u d i t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s h o u l db e t a k e nt o p r e v e n t t h er i s k s .T h i s e s s a y a i m s a t m a i nv i o l a t i o n i na u d i t t h o u g h t s ,a u d i t c o n t e n t a n d a u d i t f o c u s i ni n t e r n a l c o n -t r o l s i nl o a n s a n d h o p e t o i n c r e a s e a u d i t s u p e r v i s i o n ,i m p r o v e t h e s e l f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c o m m e r c i a l b a n k s ,g u a r da g a i n s t f i n a n c i a l r i s k s t o m e e t t h e n e e d s o f t h e f i e r c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 p e t i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i n t e r n a l c o n t r o l ;f i n a n c i a l r i s k ;a u d i t c o n t e n t 面对近年来金融市场由以负债业务竞争为主逐步转向以资产业务竞争为主的新形势,各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了经营策略,加强信贷营销力度,落实信贷规范化管理,信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由于有些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其贷款业务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及时调整审计对策,促进加强金融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发挥审计更好的作用。
一、银行贷款业务内控中的主要违规问题1.贷款数量方面的违规。
滥用会计科目核算贷款,主要指用限于金融机构之间使用的会计科目来核算和反映其向企业发放的贷款;从事虚假委托贷款,把一般存款直接转入委托存款科目,从而扩大委托贷款,不仅逃避了规模监控,而且达到少缴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目的;利用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变相发放贷款,利用信用卡透支的便利变相发放贷款;开出无贸易背景的远期信用证、保函和银行承兑汇票等。
2.贷款投向方面的违规。
利用各种方式改变贷款投向,从中谋取利益的违规或违法行为。
例如,以流动资金的名义变相发放固定资产贷款;商业银行直接或者间接通过向与自己业务往来密切的企业发放贷款,然后自己挪作他用;将贷款投资于非自用房地产;将贷款投资于股票买卖业务;将—63—贷款投资于非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单位便利,向其关系人或关系户投资或者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以贷收息和以贷缴税。
3.贷款利率方面的违规。
有的金融机构违规多收贷款利息的现象屡见不鲜,擅自提高利率标准,巧立名目提高利率,在贷款期限上做文章。
4.贷款质量方面的违规。
主要以隐瞒不良贷款最为突出,如借新还旧,违规展期,调账调表,混淆不良贷款构成。
5.核销贷款损失方面的违规。
例如,弄虚作假,为骗取核销贷款损失指标,伪造假凭证,出具假证明的手法;内外勾结,由金融机构出面申请核销贷款损失后,明里已核销,实则由贷款企业继续归还贷款,而还款则不知行踪。
针对上述五种原因,从审计实践看,是需要重点揭示的问题,因此,要采取适当的审计对策。
二、审计对策1.审计思路。
首先,对银行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测试,以判断内部控制的可靠性。
其次,应设计和实施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其主要做法是测试贷款余额和收入确认。
最后,对信贷资金舞弊事项的审计,重点是对贷款去向的跟踪调查。
审计人员在检查每笔贷款时,根据资金的划转,追踪贷款的去向,并将之与银行贷款台账、贷款合同等记录进行核对,确定贷款的真实性。
此外,在验证资产负债表报告日的贷款真实性过程中,最好的办法是延伸审计调查或直接向借款人发函,从而确定样本贷款的真实性。
2.审计内容。
(1)检查各种资金支付、利息收入及应计利息记录,进行核对。
(2)验证报告日资产负债中的信贷资产的真实性。
在验证资产负债表报告日的贷款真实性程序中,实施延伸审计调查,从而确定样本贷款的真实性。
(3)核对报告日资产负债表中的信贷资产的价值与可靠性。
(4)确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披露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真实和公允地予以表达。
3.审计重点。
(1)在审计正常贷款获取并审阅其余额积数表时,审计人员应关注重复出现的借款人及相关联的借款人。
为避开各种限制,有的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人采用分次形式发放贷款,或通过借款人的关联企业分户发放贷款。
因此,审计人员在对正常贷款进行审计时,应高度重视重复出现的借款人和与其相关联的借款人,除获取并审阅其相关法律性文件外,还应采取延伸相关单位,通过对工商、税务、法院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询问、调查等形式了解情况,取得证据,从而发现正常贷款中存在的风险和违法违纪问题。
(2)重点关注损失贷款的金额、结构以及形成的原因和责任。
查清确已流失、无望收回的损失贷款的金额;查清损失贷款造成的应收利息坏账金额。
对损失类贷款的审核,要延伸到贷款企业逐笔调查核实。
重点核实企业经营状况和还贷能力。
要查明损失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分银行贷款管理不善责任、银行人员以贷谋私责任、企业经营不善责任、企业故意逃废债责任、政府决策失误责任等不同情况,对损失数额较大的贷款,要追查落实责任人。
(3)重点关注不良贷款。
在查清不良贷款数量的基础上,查清次级、可疑类不良贷款在各行业的分布结构及其所占比重。
对形成不良贷款比重较高的行业,通过调查和分析,总结其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盘活信贷资产的有效途径,查处违法违纪问题。
(4)重点关注票据贴现、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的金额和原因。
从查账入手,可采用书面审阅、前后核对、口头查询、延伸审计等多种审计方法,审查票据法定要件和商品交易行为的真实性,揭示其中的违规贴现、骗贷行为。
总而言之,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审计,是整个商业银行审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充分掌握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通过各种手段对外延伸和印证,发现和查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和大案要案线索,以实现揭露问题、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促进改革的目的。
同时,审计中应不断改进审计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优势,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责任编辑:姜 野]—64—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 J o u r n a l o f H a r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o m m e r c e N o.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