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1优质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1优质课件

(1)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和为__2_0___克;
(2)若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3克,那么
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为__1_7___克;
(3)若参加反应的A物质与B物质的质量比为
1:4,那么A的质量为__4__克,B的质量为 _1_6__克。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叶绿素在日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 与水转化为淀粉和氧气,由此可推断出,淀粉中( )
2、粉刷后的石灰墙壁已基本干燥,但住人后往
往又会变潮湿,这是因为 ( B)
A.熟石灰变成生石灰和水 B. 熟石灰和CO2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D. 墙壁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3、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该物质一定是
( D)
A.木炭
B. 一氧化碳
C. 酒精
D. 含碳元素的物质
拓展:2HN2aOOH+CO2=Na2CO3+
H2O
4.氧化性: C
+
CO2
高温பைடு நூலகம்
==
2CO
点燃
2M g + CO2 == C + 2MgO
下边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
(1)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
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O3=CO2↑+H2O

(2)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呈红
练习
8、试管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
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黑色
粉末是
( )D
A、氧化铜
B、四氧化三铁与木炭粉
C、铜与木炭粉 D、氧化铜与木炭粉
9、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
的方法正确的是
( B)
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
B. 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五、六单元
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
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符合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只适用于化学反应
不能漏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2、为什么质量守恒?
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 量都没有变化。
3、A+B C+D的反应中,若生成10克C 和10克D,则:
回顾:一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 性质 溶于水的气体。
①可燃性 2CO + O2 点==燃 2 CO2
化学 性质
②还原性
CuO+CO =△
高温
Cu+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③毒性
吸入CO后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 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
氧气结合,导致生物体内缺氧。
32
6g
x
2 158g 32
6g x
x 32 6 g 0.6g
2 158
答:加热分解 6g高锰酸钾,可
以得到0.6g氧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灰厂
有一批石灰石原料,其中只含有的一种杂质是二氧化硅(二 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高温时不发生分解反 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取用2 g这种石灰 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30 g分 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每次稀 盐酸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 像见下图)。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结论:原假设 成立[填(1)、(2)、(3)编号]。
以下幻灯片的题 目供选择使用!
19、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与 CuO
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 发生了变化 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 空气污染
Ⅰ、加热草酸制取CO的发生装置中可能用到的仪器有:①试 管②烧杯③长颈漏斗④酒精灯⑤铁架台(带铁夹)⑥带导管的橡 胶塞⑦量筒⑧集气瓶,用到的仪器是__①__④__⑤__⑥__。(填序号)
Ⅱ、下图是用干燥、纯净的CO气体还原CuO的性质实验装置 (假设各步试剂是足量的)
A、洗气瓶甲中盛有的溶液是___N__a_O_H__溶液 ;
20、下列含碳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最低
的是
( A)
A.CH4 B. CO C. CaCO3
D. C
10、实验室常用固体草酸(H2C2O4· 2H2O)受热来制取CO气 体,方程式H2C2O4·2H2O=CO↑+ CO2↑+3H2O,将生成的CO2和 水蒸气除去后,即可得到较纯净的CO气体。试回答:
为: 这些物质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
3、各种碳单质物理性质有差异的原因
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4、各种碳单质相似的化学性质是: 可燃性(燃料)、 还原性(冶金) .
5、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化学性质 稳定 ; (2)可燃性(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木炭在氧气充足情况下燃烧
C+O2点=燃 CO2 ②木炭在氧气不足情况下燃烧
⑸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 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 其原因是 气压增大,使酸与大理石脱离接触 。
回顾: CO2的性质
1.通过CO2灭火可知道
CO2的化学性质 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
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
.
2.CO2溶与水生成 CO2+H2O=
不稳定的酸 H2CO3H=2HCO2O3 + 3.COC2与O2石+灰Ca水(O反CH应O)22=↑ CaCO3↓+
2、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等多种单 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C A .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6、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
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 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下列有关C60的说法
(2)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3)装置B的作用是

(4)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
有变化,这说明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前滴入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当有
二氧化碳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
说明

③写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 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
回顾: CO2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CO2的原料是:
石灰石或者大理石与稀盐酸
2.有关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I2+H2O+CO2↑
3.收集CO2方法及原理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
4.
鉴定
验满
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燃烧的木条接近瓶口
CO2 澄清的石灰水 涂有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瓶口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步骤
例 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 设未知量 • 写出化学方程式并
配平
•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 对分子质量和已知 量、未知量
• 列出比例式、求解 • 简明地写出答案
解:设加热分解 6g高锰酸钾,
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
2×158
K2MnO4 + MnO2 + O2↑
2.小王、小张、小杨三位同学对CO2通入滴有紫色石 蕊试液的蒸馏水变红色进行了深入研究。
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假设:(1)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2)

(3)

实验证明:

蒸馏水
稀盐酸
大理石
二氧化碳 浓硫 制取装置 酸
A B

干燥的蓝色
石蕊试纸
C
D
氢氧化 钙溶液
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5 g 第二次加入5 g 第三次加入5 g 第四次加入5 g 第五次加入5 g
剩余固体的质量 1.5 g 1.0 g 0.5 g 0.3 g 0.3 g
复习
回顾: 碳单质
1、碳元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例如: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焦炭.炭黑.C60分子等
2、有吸附性的碳单质是: 木炭.活性炭 . 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物质具有吸附能力是因
2C+O2点=燃 2CO
(3)还原性(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木炭还原二氧化碳
C+2CuO高=温2Cu+CO2↑ C+ CO2高=温 2CO
练练习
1、下列几种情况,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
D 相同元素组成”的事实是( )
A.它们的熔点相同
B.都不溶于水
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D.完全燃烧后都得同一产物——二氧化碳
色,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 柠檬酸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径:
途径:
①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燃烧;
气。
③动植物尸体经微生物分 ②江河湖海溶解了大量
解。
的二氧化碳
怎样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烧; 2.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甲 CO ,乙 CO2 ,丙 H2CO3 ,丁CaCO3 。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甲→乙;②乙→丙;③乙→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