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PPT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PPT课件


密度和空气相比如何(向上或 向下排空气法);不易溶于水, 不与水反应(排水法)
2.实验操作
固体药品的取用 酒精灯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液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镊子 (1)酒精的体积 (1)少量:胶头滴管 俯视 (2)粉末:纸槽 (2)火焰加热部位 (2)一定体积:量筒 (3)一定质量:天平 仰视
2.实验操作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实验室规则
1.“三不”原则:不摸、不闻、不尝
2.“最少量”原则:液体1~2mL,固体 铺满试管底即可 3.药品处理:放入指定容器中
二、实验装臵及操作
1.实验室制取气体装臵的选择
(1)发生装臵: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 固液不加热 固固加热,固液加热、固液不加热
(2)收集装臵:生成物的性质
4、说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1)2H (2)Fe2+ (3)2NH4+ (4)2H2O
二、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单 质 元素 化 合 物
子 原
分子 离子
金刚石 汞等 氧气 水等
氯化钠等
三、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如:空气
物 质
纯净物 区 别
物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 元 质 素 种 元素必是氧元素。 种 数 数
1.X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离子,则 该离子的符号为( B )。 A.X B.X2C.X-2 D.X2+
2.已知R3+核外有m个电子,该元素原 子的质子数为( A )。 A.m+3 B.m-3 C.3-m D.m
3.从相对稳定结构看,除稀有气体元素 外,其他元素的原子结构都不是相对稳 定结构,因而有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倾 向,这是原子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和 相互结合的内在原因。一般地说,金属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4 )个, 失去 在化学反应中( )电子形成具有 阳 相对稳定结构的( )离子;非金属 ≥4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个,在 得到 化学反应中( )电子,形成具有 相对稳定结构的( )离子。 阴
练习:根据化学方程式 2X+2CO====N2+2CO2,推测X 的化学式为 (D )
A、N2O4
C、NO2
B、N2
D、NO
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 式子。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3.注意:化学方程式的条件中 “△”、“点燃”和“高温” 意义是不一样的,一定不能混 用。 4.要会读化学方程式。
“0 4.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 “0
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或原子团中加 点元素的化合价
0 +4 +7 +6 -3 +5
Mn MnO2 KMnO4 K2Cr2O7 NH4NO3 . . . . . .
+6
SO4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D B 的NaCl、Cl2、______ 、______ 、 KClO3、HClO4则在空处应填下列物 质中的 A. MgCl2 B. KClO2 C. HClO3 D. Ca(ClO)2
表示构成该物质的一个粒子 微 表示该物质粒子的构成 观 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该物质的 几个粒子
以CO2为例说明化学式的意义:
宏 观 表示二氧化碳有碳、氧两种元素组 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表示CO2这种物质;
微 表示一个CO 分子有一个碳原子和 2 观 两个氧原子构成;
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四、几个常用化学用语的意义: 1、元素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 宏 表示一种物质(金属、固态非金属(除 (什么情况?) 观 I2)和稀有气体)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微 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该元素 观 的 几个原子 以“Fe”为例说明其具体意义?
化学式的意义?
表示一种物质 宏 观 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元素
金属单质 如:Fe、Al等 非金属单质 如O2、S、P等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稀有气体 如:He、Ne、Ar等 酸 HCl、H2SO4、HNO3等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碱 NaOH、Ca(OH)2等 盐 NaCl、Na2CO3、CuSO4 区 金属氧化物 Fe3O4 别 氧化物 SO2、Na2O、Fe2O3 非金属氧化物 CO2
为什么化学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 绚丽多彩,为什么说化学甚至科学是 一把“双刃剑”? 答:第一,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 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 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 密切的关系(课本P2第三自然段); 第二,但是环境问题随着科学和 工业发展也日益严重,比如,水 资源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 物污染等。
塑料制品中,聚乙烯可以 作为食品包装袋,颜色越浅所 含有毒元素越少;
第四、五单元 物质构成及质量守恒定律 一、几种构成物质微观粒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 分子 种粒子。 构成物 质的微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粒?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阴 阳 离 离 子 子 (--) (+)
分子 的特 点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对于分子的特点分别举例说 明之。
从原子的概念如何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 分子分裂成原子,这些原子再重新结合成 生成新分子的过程,原子在反应前后不变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的结 构
核外电子(-) 是否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一般氢原子无中子
1.实验测定
(1)H2在O2中燃烧 (2)电解H2O 2H2O==2H2↑+O2↑ 正极 负极 2.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 元素组成的 1 2 体积比 气 体 O2 H2
点燃
二、H2的性质及制取
1.物理性质:相同条件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爆炸极限,验纯; △ (2)还原性,CuO+H2==Cu+H2O 现象:固体由黑变红,试管口 有水珠出现 H2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3.制取:氢前金属+盐酸、稀硫酸
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 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 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烧杯B臵于大烧杯外(如图所示)。观察 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 什么?
原子中的 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中量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忽略电子的质量可得关系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用途)
1.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N2: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又由 于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利用 液氮的低温作手术的冷冻麻醉剂,或超导 材料的制冷剂。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极不 活泼,所以也可以做保护气, 焊接金属、充填灯泡;通电 发光作电光源。
三、氧气的性质及制取
六.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 . 应后生成的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 . . 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概念中的“参加”和“生成 ”;
(2)质量守恒定律只能应用于化学变化 ,而不能用于物理变化。
自然界为什么会存在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 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 有改变。 练习: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 CO2,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元素,可能含有( )。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检验 采用排水法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气体 检 收集气体 检验 中水 验 气体 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蒸汽 生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 中氧 含量 成 形状、硬度等;点燃时, 气含 的 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 量的 产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 哪些变化 不同 物 的白烟,探究是 CO2、还是H2O、 探究烛焰分层及温度分布 或者冷凝的石蜡?
1.物理性质:液态、固态为淡蓝色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与金属Mg、Fe、Al,非金属P、C、S、 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一光二热 三生成”。 MnO2 3.制取:2H2O2=====2H2O+O2↑ △ 2KMnO4===K2MnO4+MnO2+O2↑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九年级上册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组成、结构:元素组成物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分子、原子构成物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变化
体现
描述
性质
1.区分“变化”和“性质” 描述“性质”时一般有“有、能、 可以、会”等字眼,是结果的描述 。 2.区分“物理”和“化学” “性质”中“物理”一般是可见的 状态 “变化”关键是“有无新物质产生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 宏 条件分别是什么。 观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 之间的质量比
微 (3)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原 观 子或分子个数比。 以C+O2====CO2为例说明其意义?
点燃
五、化学式和化合价 1.背诵常见元素化合价顺口溜:在 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为正价,非 金属元素通常为负价 2.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SO42- CO32- NO3- NH4+ OH-
石 墨
深灰色、有金属 很小,有滑 用作润滑剂、 光泽,不透明的 腻感;导电;电极、制铅笔 细鳞状固体 很高 芯
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一、大气污染(与第七单元联系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