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药理期末重点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药理期末重点

吸收部位血流量; 可吸收药物的组织总表面积;
药物与吸收表面的接触时间; 渗透压差和电位差; 膜厚度;
环境pH。 药物性质:分子小,脂溶性大
经消化道吸收的药物: 需有较高的脂溶性和一定的水溶
性。
不同药物,不同疾病治疗给药途径就不同: 硝酸甘油;肾上腺素;青霉素G;庆大霉素;胰岛素
pH对消化道药物吸收的影响:
复习提要
试题题型: 填空:20(40空) 名词解释:10(5个) 单选题:30(30题) 简答题:40(10题)
复习重点:
药动学(ADME)、药效学 药物(按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主要类型
分类 药物作用机制、主要临床应用 药物主要不良反应 一些重要概念
理解是基础,记忆是必须
新药临床研究
Ⅰ期临床:安全性;耐受性(和药动学初步)。
长期使用拮抗剂,引起受体数量(密度) 升高。对激动剂敏感性增强。
β-阻滞剂普奈洛尔:rebound; thyroid hormone:β受体增敏 。
②受体下调(脱敏作用): 长期使用激动剂,引起受体数量
(密度)下降。对激动剂敏感性也下 降。
L-Dopa治疗帕金森氏病; 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
Heroin.
**首过代谢(首过效应): 药物经吸收通过肝脏时,在未进入体循环
之前,已有小部分或大部分被代谢失活,此现 象称首过代谢(first pass metabolism,FPM), 它一般减弱或推迟药效。
**有的药物需经首过代谢才能形成活性形式, 如可待因、环磷酰胺、普萘洛尔。
三、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靶组织 游离 结合
其它组织 游离 结合
药物 吸收
游离型药物 血液循环
排泄
结合型药物
代谢物
生物转化
二、药物吸收(Absorption of Drug): ** 指药物从给药位点进入血液的过程。 ** 药物吸收速率和吸收率:主要取决于
给药途径。 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速率:
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注射>口服>皮肤 iv为完全吸收,无吸收过程,全部药物直接
根据Handerson-Hasselbalch equation:
log
[non-protonated drug] [protonated drug]
=
pKa-pH
example: Aspirin: pka=3.5。
胃液pH=3.5时,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各50%;
胃液pH=1.5时,log值=2,其反对数为100,
第二信使: 1、cAMP 2、cGMP 3、Ca2+ 4、 磷脂酰肌醇: 三磷酸肌醇(IP3) 甘油二脂(DAG)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 水溶性物质、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物质不能
进入脑脊液。脂溶性小分子易进入。因为:
a. 脑、脊髓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紧 密;
b. 脑毛细血管外有大量胶质细胞包围;
Ⅱ期临床:有效性及其范围;安全性;
药物相互作用;药动学。
Ⅲ期临床:有效性确证;不良反应;
效剂量等。
药物相互作用;有
上市后的监测:Ⅳ期临床
大规模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
(3) 膜受体:
a、膜受体:是膜上嵌入的蛋白质,由露出 膜外的调节部位和嵌入膜内侧的活性部位 (酶)两部分组成。
当生理活性物质与受体调节部位结合时, 受体蛋白构象被诱导发生变化,使活性部位 激活,激活的酶活性在胞内催化特定的反应 产生生理活性物质,从而把膜外信号跨膜传 入细胞内。
**治疗指数(TI): TI = LD50/ED50 药物安全性参数之一:LD50/ED50,LD5/ED95 安全范围: LD5与ED95之间的距离。
**ED50: 达到最大药效 50% 的剂量,或使 50%个体产生效应的剂量;
**LD50:半数致死剂量。
重要概念-- 肾功能衰竭:药物消除能力下降、
**生物利用度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量和速度。 基本概念:
**AUC: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curve)。
**MEC:最低有效浓度 (min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MSC:最高安全浓度 (maximal safe concentration);即最低毒性浓度。
进入血液循环。 po则为部分吸收。
药物吸收方式: 1.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仅有少数药物通过主动转运吸收。 2. 被动扩散(passive diffusion)
绝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吸收。 脂溶性小分子药物易于透过生物膜。 少数水溶性药物可通过亲水通道或膜孔 进入胞内。
被动扩散的影响因素: 药物浓度梯度;
生物利用度主要参数的意义: • AU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
表示药物吸收的程度和总量。
• Cmax--峰浓度 与治疗效果及毒性水平有关。
• Tmax--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间。表示吸收的速度。
2. 药物吸收速率:
** ⑴. 治疗窗(therapeutic window):
即MSC 与 MEC 之间的范围—安全治疗范围
c. 脑脊液屏障。 BBB是指血管内皮细胞, 软脑膜和神经
胶质细胞所构成的一种有特殊结构和功能 的统一体。
药动学
ADME
(four pharmacokinetic processes)
**吸收— 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代谢— Metabolism **消除— Elimination
即非离子型药物浓度是离子型的100倍。使 其
在胃中的吸收增加1倍。
弱酸性药物的Ha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
[non-protonated drug]
log
[protonated drug] = pKa-pH
可转换为:
[ =A+ ]
[ AH]
[=解离10型pH]-pKa
[非解离型]
4大类受体
1、离子通道受体: a.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b. 电压依赖型离子通道受体。
2. G蛋白偶联受体(GPCR) : 最多。 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 4.细胞内受体(胞浆,核内)。
受体上调或下调: up-regulated or down-regulated。
受体数量(密度)升高10%,药效增强100% ①受体上调(增敏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