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功和机械能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功和机械能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机械能》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本卷中g取10N/kg 卷面共9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27分。

每小题后面共有四个选择,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符号填写在提后的括号内)
1、小明同学站在匀速上行的电梯上由一楼升到二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小明的动能大小保持不变
C.小明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D.电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如图1所示,一瀑布的落差(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约为100m。

在0.1s内有18kg的水流过瀑布顶端,经过4.5s落到瀑布底端。

质量为18kg的这些水从顶端落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约为()
A. 4×102W
B. 1.8×105W
C. 1.8×104W
D. 4×103W 图1
3、在“学习机械能及其转化”时,“想想做做”栏目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情景,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

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开手。

头保持不动,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锁在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
C.铁锁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铁锁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图2
4、图3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A、FB,所做功分别为WA、WB,则:()
A、FA=FB,WA=WB
B、FA<FB,WA=WB
C、FA<FB,WA<WB
D、FA>FB,WA>WB 图3
5、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W与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像如图4,由图4可知,
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甲>F乙
B. F甲<F乙
C. F甲=F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4 6、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所引起的大规模海啸,冲毁了建筑,卷走了村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海啸具有极大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海啸行成的海浪具有巨大的()
A.电能
B. 核能
C. 机械能
D.内能
7、在一次参观中,外地游客丁先生从渠江公园乘电梯到思源广场,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丁先生的()
A、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B、动能不断增大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8、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物体做功越多,物体受到的力越大。

B、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物体受到的力一定越大。

C、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时,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功不一定越多。

9、用一个机械效率为70%的滑轮组,将重为2240N的重物提起,所用的拉力为800N,则滑轮组至少由()组成
A、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

B、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
C、1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

D、2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

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26分)
10、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拉力撤销后,物体又前进了10m。

若拉力做的功为500J,则拉力的大小为 N。

11、小红家正在装修房子,她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搬运方案,
帮助工人师傅将沙子、水泥等材料运到四楼阳台,四楼阳台到
地面的距离为9米,若工人用500N的力将重为800N的材料
提升到四楼阳台,她做的有用功是,该装置的机械效

是。

图5
12、甲乙两台机器,它们的功率之比为3:1。

当它们做相同的功时,所用时间之比为:,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的功之比为:。

13、请分析以下两个有关能量的问题。

(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强弩之末不能穿透薄薄
的丝绸,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它的有关。

(2)旋转图7中的吸管后,将可乐罐放在桌面上,罐就会运动图7 起来,这是因为罐中的橡皮筋积蓄了能。

三、实验探究题:
14、图9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
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图9
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的关系。

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 J。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不变。

15、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
图10
(1)请你在图10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
的额外功(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
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

(4)由本实验(填“能”或“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
跟物重均有关。

四计算题:
16、如图11,重为3.2×104N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以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斜坡的机械效率为80%.求卡车:
图11
(1)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爬坡时的牵引力;
(3)爬坡时的速度.
17、(6分)如图12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

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 N的拉力F在1分钟内将总重为900 N的泥土匀速提升5 m。

在这段时间内:
(1)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图1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A
6、C
7、A
8、D、
9、C
二、填空题:
10、20 11、7200, 80% 12、1:3, 3:1
F
13、(1)速度 (2)弹性势
三、实验探究题:
14、⑴斜面的倾斜程度20% 4 ⑵高斜面的倾斜程度
15、(1)如图
(2)相同;大;大 (3)C (4)不能
四、计算题:
16、解:G=3.2×104N P=9.6×104W S=0.5m2 =80%
(1) p=F/S=G/S=3.2×104N/0.5m2=6.4×104Pa
(2) W有=W总×①
W有=Gh ②
s =2h (倾角为30°)③
由①~③得
s=2 W总/G
∴ F引= W总/s=W总×G/2W总×=G/2=3.2×104N/2×0.8=2×104N
(3) 由P=F引v
v=P/F引=9.6×104W/2×104N=4.8m/s
17、(1)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
W有=Gh=900N×5m=4500J
(2)拉力F移动的距离S为:
S=3h=3×5m=15m
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
W总=FS=400N×15m=6000J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P为:
P=W总/t=6000J/60s=10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W有/W总×100%=4500J/6000J×100%=75%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