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党风廉政建设创新案例

全国党风廉政建设创新案例

全国党风廉政建设创新案例一“四个中心”探索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式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西湖镇试点开展了会计核算中心、资产管理中心、投资服务中心、综治调处中心“四个中心”建设,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面向农村基层的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铸造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型,被市纪委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一、“四个中心”主要内容一是成立会计核算中心。

村级财务管理不到位,成为“村官”腐败的温床。

针对全镇11个村的财务管理良莠不齐,忽多忽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个别村财务混乱,坐收坐支,大额白条入帐;有的村建帐不及时,财务审计时往往先帮其建帐后审计,遗留下许多财务问题。

有的村会计、出纳常期不对帐,出现现金被个人挪用的现象。

有的虚开发票,侵占集体资金。

有的村开支大手大脚、招待假公济私等。

村财务监督小组由于体制和管理的原因,也束手无策。

针对各村财务存在的这些问题,镇“村级财务领导小组”,在区财政部门指导下,制定了《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实施办法》。

从年初开始,实行了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从事业单位分流人员中聘请4名能力强、业务精的同志担任会计,每人负责几个村,全方位统管村级财务。

具体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开设银行帐户,统一票据管理,统一报帐程序,统一档案管理,统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中心成为集体资金“保险柜”。

二是成立资产管理中心。

西湖镇矿产资源丰富,过去乡镇集体企业发展较快,固定资产较多。

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原有集体企业多数停产或倒闭,有的企业虽然有留守人员看管维护,但效果不是很理想,集体资产变成“唐僧肉”,被偷被盗经常发生,流失十分严重。

通过建立资产管理中心,配备人员,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在区财政部门指导下,制定了《西湖镇集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全镇集体资产的管理,规范集体资产使用行为,有效发挥集体资产的综合效益,分层建立“四大管理体系”,即:生产经营类企业资产管理,非生产类企业资产管理,行政村集体资产管理和镇机关集体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中心成立不久,对全镇19家企业资产从建筑面积、现有固定资产、债权债务、企业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产权登记,镇、村两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已全面启动,做到帐目清楚,台帐健全,帐实一致,盘活集体存量资产,资产管理中心成为集体经济“聚宝盆”。

三是成立投资服务中心。

近年来,随着铜陵市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西湖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各地投资商纷至沓来。

由于没有专门机构给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投资机遇频频丧失。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建立投资服务中心,确定固定人员对客商进行全程代理,从项目的选址、项目申报、协议商谈及签订到项目注册、税务登记等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投资者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同时对已入户的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今年上半年,引进各类项目29个,完成注册资金700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7%。

受理咨询1000余人次,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树立起政府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投资者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投资服务中心成为外来客商“新客栈”。

四是成立综治调处中心。

今年以来,全区40多项重点工程,80%在西湖镇,征地拆迁任务重,社会维稳压力大。

为此该区成立综治调处中心,确定固定办公地点,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坐班,24小时值班。

对群众来信来访,严格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分级办理、限期处理”的“五理”机制。

做到“三声四要四一样”,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群众要热情,听取反映要耐心,答复问题要明确,处理问题要认真;对初次办事者像熟悉人一样,对再次办事者像朋友一样,对老弱病残者像亲人一样,对群众利益像自己的一样。

调处中心对上访的群众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压政策”,而是摸清底数,认真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妥善处理群众上访问题。

一次,家住无为县的徐海珍来到调处中心,反映其兄徐长海在联复村大山煤矿出工伤,由于未签劳动合同,矿里不同意按工伤事故赔偿,市劳动部门也不受理,要求镇政府帮助解决。

并扬言如果此事解决不好,她们全家人要到市政府去上访,情绪非常激动。

接访领导一边耐心地做上访人的思想工作,一边安排人员调查处理,最后双方达成协议,矿山以22万元人民币一次性赔偿徐长海工伤事故损害各项损失,避免了一起家族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调处中心还制定了签到制度和通报制度,既提高了办事效率,也改进了机关作风,群众比较满意。

中心自成立以来,共受理来信来访260余起,全部办结,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当而引起越级上访、群体上访事件,较好地化解了矛盾,为群众及时排忧解难,综治调处中心成为农村社会“稳压器”。

二、主要做法突出一个重点。

镇党委、政府对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将加强“四个中心”建设作为安民富民、兴镇强镇的一项重要性的政治任务,列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会、走访老党员老干部等多项活动,加强同党员群众的交流和沟通,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宣传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提高思想认识作为前期工作的重点,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中形成了不抓不行,非抓不可的共识。

把握两个环节。

“四个中心”工作成效如何:关键在人,只有大家思想意识提高了,人的素质增强了,“四个中心”质量才有保证。

因此,该镇在建设“四个中心”时,注意把握好两个环节,一是把握好宣传,向广大党员干部和村大力宣传“四个中心”重要意义,不断激发他们关心参与“四个中心”建设的积极性,做到与民互动。

二是把握好人员素质,配齐配强“四个中心”工作人员,把那些遵纪守法、公道正派、热爱集体、关心群众、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同志选调到“四个中心”中来。

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通过“四个中心”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村集体经济重大事项由群众参与决策,提高了集体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增强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感,进而化解了干群矛盾,村干部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经济上,村民也把干劲用在生产上,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与市委组织开展的“观念大转变,思想大解放,全民大招商,环境大整治”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结合起来,把村议事会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参谋和智囊团,为村级经济发展出谋献策,把“四个中心”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把“四个中心”建设与解决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农民普遍关心的村级集体水面、荒山、荒滩的承包、租赁以及集体闲置资产的处置、村财务收支等惠农资金补贴热点问题。

落实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人员到位,各村相继建立了与镇配套的组织,为“四个中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培训到位,采取以会代训方式对“四个中心”工作人员、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镇联系村干部以及抽调人员就“四个中心”工作的意义及具体操作程序、方法进行培训。

三是指导到位,除会议布置外,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抽调人员经常深入到村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确保“四个中心”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经费投入到位,镇村两级做到硬件配套,标牌制作。

在此基础上,镇村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投入几十万元落实了“四个中心”办公场所,投入了办公经费,确保了“四个中心”工作正常运转。

做到五个统一。

为了使“四个中心”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做到规范、有章可循,该镇实行了五个统一。

一是统一办公场所;二是统一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四是统一档案管理;五是统一检查验收标准。

突出六个抓。

一是抓两头。

西湖镇定期对11个村进行摸排,确定好中差。

抓住好的村,促进中等村,带动差的村,以达到整体推进。

二是抓薄弱环节。

交通不便,偏远的村最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总认为上级检查去得少,针对这一情况,在具体工作中,该镇把偏远的村作为薄弱环节,常抓不放。

三是抓质量。

要求“四个中心”工作每一环都不能放松,环环相扣,至始至终保持高质量运行。

四是抓群众满意度建设。

在抓好“四个中心”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时,还注意抓好每项工作开展村民满意的程度。

五是抓督查指导。

镇党委建立了党委委员抓点联系制,直接指导督查参与所联系点的工作,除实行定岗定责督查外,该镇还采取集中统一检查,不打招呼抽查,联系村帮助村自查。

六是抓工作延伸。

为在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四个中心”工作,该镇在各村推行了村民议事日和理财日工作,规定每月9日、19日为全镇各行政村的民主议事日和民主理财日,在民主理财日工作中,并统一刻制了2枚印章,一枚为“拒付章”,一枚为“核报章”,对合理的票据盖核报章,对不合理的票据盖拒付章,接受村民监督。

三、初步成效实践证明,成立“四个中心”并规范运作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机关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途径。

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得民心、顺民意、保稳定、促发展的治本之策,深受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对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一是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

通过村帐镇管,现在村级财务基本实现了“四有、四无、五相符”。

“四有”即:库存有限额、管理有制度、理财有组织、监督有机构;“四无”即:无胡花乱支、无公款私借、无贪占挪用、无白条顶库;“五相符”即:即帐实、帐款、帐据、帐表、帐帐相符。

达到了帐簿标准化、票据统一化、业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的“四化”要求。

二是实现了集体资产增值保值。

资产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已对镇19家企业资产从建筑面积、现有固定资产、软件资产、债权债务、企业状况五个方面进行了摸底核实,镇、村两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已全面启动,力争做到帐目清楚,台帐健全,帐实一致,盘活集体存量资产。

三是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

投资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为投资者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从项目的选址、项目申报、协议商谈及签订到项目注册、税务登记等提供一整套的前期服务工作。

同时对已和户的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树立起政府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投资者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

综治调处中心自成立以来,共受理来信来访260余件,全部办结,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起因调解不当而引起越级上访,较好地化解了矛盾,为群众及时排忧解难。

四、几点启示一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是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该镇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就一定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把握方针原则,作出科学决策,保证顺利落实,沿着健康轨道向前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