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普通班
计划成本
15
100
1 500
实际成本
125
4 800
要求:
(1)计算材料消耗量变动、材料价格变动对直接材料成本的影响,计算两种因素影响的总额;
A.%B.%C.%D.%
9.以下分析方法中,只适用于同质指标数量对比的方法是( )。
A.构成比率分析法B.对比分析法
C.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对比分析D.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10.某企业2010年成本为650万元,销售收入为980万元。则该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率为( )。
A. 40%B. 60%C. % D.151%
C.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但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D.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分批法主要适用于( )。
A.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
B.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C.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
四、计算分析题
1. W企业仅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该产品成本。2010年5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8万元,直接人工成本15万元,制造费用3万元。当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69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7万元。月末该产品完工55件,在产品9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5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2小时。
7.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成本在下一步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还可以分为( )。
A.单项结转B.综合结转C.分项结转D.分批结转
8.以下关于逐步结转分步法说法正确的有( )。
A.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B.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C.能够全面的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的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大量大批且为单步骤生产情况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是( )。
A.品种法B.分步法C.逐步结转分批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
2.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是( )。
A.品种法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
A.7120B.6800C.6320D.2950
二、多项选择题
1. W公司是一个加工制造企业。该公司该生产步骤的顺序,分别设置加工、装配和油漆三个生产车间。公司的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车间分别设置成本计算单。装配车间成本计算单中的“月末在产品成本”项目的“月末在产品”范围应包括( )。
A.“加工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4.分批法核算中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
5.平行结转分步法也叫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
6.对比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在采用这种分析法时,应当注意相比指标的可比性。( )
7.对比分析法中对比的基数由于分析的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有计划数、定额数、前期实际数、以往年度同期实际数以及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和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等。( )
A.平行结转分步法B.逐步结转分步法
C.综合结转法D.分项结转法
6.在下列方法中,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成本核算是( )。
A.平行结转分步法B.综合结转法
C.分项结转法D.逐步结转分步法
7.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指( )。
A.各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பைடு நூலகம்中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6. 以下产品单位成本各主要项目分析的公式,表达正确的有( )。
A.直接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
B.直接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
C.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D.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D.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
12.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一般采用( )进行分析。
A.对比分析法
B.构成比率分析法
C.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对比分析
D.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13.以下计算公式列示正确的有( )。
A.销售收入成本率=销售收入/成本×100%
1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属于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115元,上年实际产量为1000件,本年实际产量为1500件,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110元,则本年甲产品成本降低额为( )元。
A.6200B.-7500C.5D.7500
12.某企业W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32元,其中,原材料70元,直接人工35元,制造费用27元。则W产品中直接人工的构成比率为( )。
A.-225元,1025元B.225元,-1025元
C.200元,-1000元D.-200元,1000元
15.W公司生产的甲产品由三个生产步骤加工完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本月第一生产步骤转入第二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3900元,第二生产步骤转入第三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4100元。本月第三生产步骤发生的费用为2500元(不包括上一生产步骤转入的费用),第三步骤月初在产品费用为800元,月末在产品费用为280元,本月甲产品中产成品成本为( )元。
10.以下关于成本计算说法正确的有( )。
A.一个企业可以同时应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B.一个企业必须使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C.一个车间的不同产品,由于其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因而,可以同时应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D.即使是同一种产品,其各个生产步骤、各种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之间,由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也有可能把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15.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变动的因素有( )。
A.产品产量变动
B.产品品种比重变动
C.产品单位成本变动
D.产品单价变动
三、判断题
1. 生产类型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也不同,这一不同主要体现在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上。( )
2. 品种法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 )
3.分步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
2010年12月
项 目
材料消耗数量(千克)
材料价格(元/千克)
直接材料成本(元)
计划成本
200
3 350
实际成本
170
3 400
W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度。H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的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所示:
直接人工成本与实际对比表
2010年12月
项 目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
每小时工资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3.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分步法特点的有( )。
A.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B.月末为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还需要将归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除了按品种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其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
D.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此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B.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
C.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
D.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14.下列有关成本分析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应当注意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B.产值成本率越高,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C.销售收入成本率越高,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D.成本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差
4.按照产品加工的顺序,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完成才能计算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是( )。
A.品种法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
5.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这种方法属于( )。
B.“装配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C.“装配车间”已经完工的半成品
D.“油漆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2.下列指标中属于构成比率的有( )。
A.制造费用比率B.产值成本率C.直接人工比率D.销售收入成本率
3.以下说法属于品种法的特点的有( )。
A.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B.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
11.以下关于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列示正确的有( )。
A.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可比产品按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上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B.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C.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
要求:
(1)计算2010年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
(2)计算2010年乙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
(3)计算H公司2010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
3.W企业只生产H电子部件,2010年计划成本和2010年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如下表所示:
直接材料计划与实际成本对比表
B.各步骤产成品与各步骤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C.产成品与月末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
D.产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8.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属于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300元,上年实际产量为1800件,本年实际产量为1000件,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298元,则本年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