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7篇我和老师都喜欢红色刘亦菲小朋友是个文静、内向的女孩,今天全班小朋友跳绳的时候,亦菲总是跟在我身后;亦菲你怎么不跳绳啊?她小声的问我:老师,你喜欢什么颜色呀?我喜欢红色呀。
她高兴地说太好了,老师,你知道我喜欢什么颜色吗?还没等我说话,她马上说:老师我告诉你吧,我也是喜欢红色。
是吗?你为什么喜欢红色呀?她说:红色好看、漂亮;去年夏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淡红的连衣裙,漂亮极了。
今年过年时,妈妈给我买了大红的棉袄,在我头发上扎个粉红的蝴蝶结,我又穿上妈妈为我买来的红皮靴,谁见了我都说我漂亮.......所以我最喜欢红色。
老师你为什么喜欢红色呀?我喜欢红颜色,也是因为红色好看;你看,过年时大门上都贴上红色的对联,挂上红色的灯笼;放红色的鞭炮,女孩们穿上红色的衣服,多漂亮啊;看到红色我就高兴。
亦菲小朋友高兴地对小朋友们大声说:我和老师一样都喜欢红色。
看着孩子那兴奋劲,我也从心里感到高兴。
就因为和老师喜欢的颜色一样就那么高兴,孩子是多么想得到大人的肯定啊,让我们多亲近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吧,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孩子犯错时,请不要忙着指责案例一:铭远,你不认真听讲,看后面干吗?孟德子玉叫我。
她叫你,你就不认真听讲了?是她叫的我,我又没错。
还狡辩案例二:有这样一个故事,他是一个从小就喜欢钢琴演奏的男孩子,而且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台下是万千观众,他们个个屏息静听着,对男孩子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
渐渐的,男孩子变得高傲无比,每逢观众向他鼓掌时,他脸上都明显带着一丝不屑。
有人曾因此向他提出过建议,甚至有一位观众还当面指责他面目越来越可恶了,可他都不屑一顾,他觉得那些人是在嫉妒他。
男孩的老师也意识到这种骄傲自满的情绪的会毁了男孩,但直接劝说肯定不会收到效果,于是老师拿出几张男孩演出的照片给他看,并对他说:孩子,你依然很漂亮,可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眼神中少了些真诚;你的演出依然十分精彩,可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眼神举止却少了些谦逊。
照片中的你就是观众眼中的你,如果你能坐在台下看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在照片中果然看到了自己倨傲的表情,从此以后他一直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进步。
他叫朱尔让桑,不仅在钢琴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发明了摄像机,留名青史。
当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气、愤怒,然后指责对方,就像案例一中的教师一样,不问为什么就去指责孩子,虽然教师把自己当时生气、愤怒的情绪发泄了出来,但可想而知,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就更别谈让孩子认识到错误了,何况这本身并不是孩子故意犯的错。
每个人都不会刻意去犯错误,孩子也是一样,一次调皮,一次撒汤,一次不经意的打闹,一次不细心的写错,都缘于孩子好玩天真的个性,当我们不去了解原因,不去理解孩子,只知道一味的指责孩子,这样只会让调皮的孩子更胡闹,让内向的孩子更孤独。
如果此时,老师用温暖且带调皮的话语对孩子这样说:你们两个小宝贝在说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可不可以下课讲给我们听呢?说不定孩子们会立即把目标转移到教师身上,而且孩子的心灵也不会受到打击和伤害。
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孩子,对他们说一些温暖的话,并帮助孩子一起分析犯错误的原因,这样不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能促进师幼关系。
案例二中的小男孩也同样犯了错误,而老师却用坐在台下看自己这样的设想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试想如果当时老师只是一味的指责孩子,那只会引起孩子激烈的辩解和反抗,不仅伤害到了孩子,而且还伤害了师生感情,孩子以后也绝不可能拥有很大的成就。
因此,孩子犯错时,请不要忙着指责,也许您的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都会使未来的科学家、艺术家受益终身。
香喷喷的脸蛋新的学期开始了,小班的孩子们这几天的表现一直让我担忧,经过一个寒假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入园以后有很多的不适应,迟到的孩子多,中午睡觉、吃饭,常规上面也不如上一学期做得好,我知道这些都是因为孩子们对幼儿园的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
涵越的奶奶打来电话,说涵越这几天每天早晨不但不想起床而且还不洗脸,就像今天早晨劝了好长时间也没洗成,快要到点了,只好送去了,真是拿他没办法,请老师嘱咐一下孩子,因为孩子最听老师的。
我告诉他这件事情我前几天就发现了,不是只有涵越自己,还有几个孩子也是这样,早晨不想起床不想洗脸。
其实这件事情我也经常地在幼儿园和他们讲,可是回到家里,就不管用了,这也与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有关,这件事我应该怎样去说服那些孩子们,这也是我这几天考虑的一个问题。
今天晨间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今天上幼儿园有没有洗脸?孩子们一听都回答:洗了。
奥,小朋友们做的真棒,那我来看一看谁洗的脸最干净。
孩子们听了用手抹着脸说:老师,我得最干净。
我看到他们都想上来,于是我说:咱们请涵越小朋友上来,让老师看一看。
涵越很不情愿的走上来,涵越的脸虽然没有洗,但是看上去也不脏。
我轻轻地问:涵越,你洗脸了没有。
涵越低着头说:洗了。
奥,那咱们请子萱上来和你比一比,看看谁的干净。
子萱是我们班一个很干净的小女孩,当子萱上来的时候,我低头闻到了一股的清香味。
我心中突然有了主意,我和孩子们说:子萱的脸真香啊,不信你们闻一下。
这时孩子们也都聚拢过来,用鼻子闻了闻。
老师,子萱是擦了油油了,我的脸也擦了,不信你闻闻。
子越凑过来让我闻,真的我也闻到了子越脸上的那股香气,虽然她和子萱使用的不同的油,但是脸上都有香味。
这时涵越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油油,也很香。
我故意低头闻了闻说:唉,涵越那你的脸怎么不香啊?恩,我没洗脸,明天我洗脸擦油油。
这就对了,明天擦上油油,来上幼儿园让老师闻闻香不香,好不好。
好。
涵越高兴地笑了,孩子们还在谈论着擦油的事情,可以看出孩子们都想让自己的小脸变得香香的。
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
接着我给孩子们讲小猪变干净了了的故事,并且和孩子们讨论:在幼儿园什么样的宝宝老师喜欢小朋友喜欢。
清楚地告诉他们如果是不洗脸,不讲卫生就没有小朋友和他玩,没有人喜欢他。
也许一件事情我们天天说不管用,也很难让孩子们做好,但是只要抓住了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你不用多说他们就会主动的去做,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不但要动脑筋,而且要从孩子自身喜好去考虑。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把孩子在幼儿园学得好习惯维持好,不要因为回到家就任由孩子,这样好习惯是很难养成的,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习惯成自然。
用心思考孩子的每一句话今天的天气阴,有风,幼儿比往常来得要晚一些。
我在门口迎接陆续来园的幼儿。
这时心语来了,在衣帽间,妈妈帮她脱了棉袄,可她还要把外套也给脱了,妈妈说:不可以,你里边穿的毛衣很薄,脱了外套会感冒的。
可她还是要脱。
最后我说:这样吧,心语你先穿着,等活动会儿,你感觉热了再脱下来,好吗?,心语这才勉强答应穿着外套。
不一会儿,在接下来的晨间活动中,心语来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我很热了。
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是想把外套脱了。
我摸摸她的小手,凉凉的,还没有暖和过来。
于是对她说:不行,不能脱,你的小手还很凉呢,这样会感冒的。
她听后,有点不情愿地走开了。
我心里有点纳闷,心语穿的衣服不是很厚,怎么会很热呢?我看看心语,这时,她自己已经把外套的拉链给拉开了,露出了里面的衣服,原来,今天她穿了一件漂亮粉色的毛线裙子,上面有漂亮的蝴蝶结、闪闪的亮片片,还有一串串的亮珠珠,配上一双红色小皮靴,真是好看。
我终于理解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心语想让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能关注她的新衣服。
于是我走到心语身边,惊喜的对心语说:呀,心语今天穿上新裙子了,真漂亮。
我的声音吸引了其他幼儿的注意,大家接着把心语围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夸她的衣服漂亮。
心语也很自豪的脱下外套给大家展示她的新裙子。
过了一会儿,大家的好奇心都转移了,心语也跟其他幼儿玩起了过家家游戏。
我就走到她身边,悄悄地对她说:心语,你今天真漂亮,心语听了更高兴了,我接着说:这件裙子很漂亮,可是不保暖,如果只穿裙子,会感冒的,我们还是把外套穿上吧,这样还能保护你的新裙子不被弄脏呢。
听了我的话,心语很乐意的点点头,在我的帮助下,心语穿上外套,之后,听见她对其他幼儿说:老师帮我穿上的衣服。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心语再也没有说很热要脱外套,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很开心,很快乐,做事情也很有信心。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工作中不光把表面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做,用心去关注、去体会、去思考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把每个孩子都看成天使今天中午午餐时间,我和田老师给中班就餐的孩子值班,我看到刘纬豪吃完了菜,就又给他盛上,回到座位上后,我悄悄对田老师说:刘纬豪虽然调皮,但这个孩子非常可爱。
田老师笑了笑说:你知道你为什么说他可爱吗?因为在你的心里你已经把他看成是天使了。
我知道这是田老师对我的褒奖,心里很感动。
同时,我也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当你把别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当你把别人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
对待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说语:这个孩子一点也不讨人喜欢一旦给孩子下了这样的定义,那么这个孩子在你的眼中就会永远没有了色彩,即使他有再优秀的方面,你也会看不到,特别是对那些情况特殊的孩子,也许他这一生在你的眼里将不会再改变。
有的孩子天生文静可爱,有的调皮好动;有的伶牙俐齿,有的少言寡语;有的聪明灵敏,有的反应缓慢这些都是孩子的性格,并不是他们故意非要做成那样,所以,我们不应根据孩子讨不讨人喜欢来给孩子定位,而是应通过多观察多了解他们,从而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不足,再从各方面去引导他们,慢慢地让他们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而不能因为孩子不讨人喜欢而否定了他们。
平时,那些活泼外向,发言积极的孩子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而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就会被冷落,其实,不管外向的还是内向的,爱说话的还是不爱说话的,他们的内心都是同样的丰富,都渴望着老师的关注。
在幼儿园里,所有孩子的目光焦点是老师,而老师的目光焦点是所有的孩子,希望我们能感受到每个孩子目光中投来的那份渴望,也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目光中的每一份温暖,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袖手旁观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从事幼教工作以来,我从来没带过小班,今年第一次带小班,几个月下来,我深深的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多么的强,特别是带领他们解小便的时候,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我身边,说实话有的时候我真的有点烦,但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我就不忍心不去帮忙,但往深处一想,孩子的自理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办?一天下午,我们正准备放学给孩子们穿衣服,突然,一个孩子吐了,我们忙着给他收拾,但其他的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要我们帮忙穿衣服,只有几个懂事点的孩子自己穿起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