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39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腹水引流完全后分别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顺铂100 mg腹腔灌注,每周1次,连用3次。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腹围、血象、肝肾功能变化及胃肠道反应,评估总体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58/72),对照组为86.57%(58/67),2组总体疗效相当。

试验组骨髓抑制、肝肾损害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与顺铂相当,安全性明显优于后者。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scites. Methods Totally 139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sci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mL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was given to the treatment group,and 100mg cisplatin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rough peritoneal perfusion once a week,for 3 weeks. The changes of urine volume,abdominal perimeter,blood-Rt,function of liver and kidney,an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with a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total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56% (58/72)in treatment group,and 86.57% (58/67)in the control group,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s of bone marrow suppression,liver and kidney damage,and nausea and vomiting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were low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and cisplatin have equal efficacy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ascites,but the former was superior to the latter on safety.Key words:malignant ascites;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isplatin;peritoneal perfusion恶性腹腔积液为消化道肿瘤及妇科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当腹水逐渐增多时患者可因压迫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最常用的控制晚期恶性腹水的方法为单纯腹腔穿刺抽液,或腹腔穿刺抽液后腹腔注射化疗药等,但不能满意控制腹水。

复方苦参注射液作为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皂苷等,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具有抗癌止痛、调节免疫力、抑制癌肿等功效[1]。

近年来已有研究者将其联合顺铂等化疗药物应用于恶性胸腹水的控制,并取得了较好疗效[2]。

笔者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腹水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单药腹腔灌注治疗,旨在进一步明确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①有明确的恶性肿瘤病史;②本次入院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③腹水细胞学找到癌细胞或腹水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④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⑤腹腔灌注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①血红蛋白<80 g/L;②白细胞计数(WBC)<4.0×109/L;③血小板计数<100×109/L;④肝肾功能异常;⑤KPS评分<60分;⑥合并腹腔感染。

1.3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腹水的患者139例,采用掷骰子方法随机分配患者,单数为试验组,双数为对照组。

试验组72例,男43例,女29例,平均年龄(64.5±12.4)岁,平均身高(165.8±21.7)cm,平均体质量(58.3±11.4)kg,胃癌14例,肠癌17例,肝癌22例,胰腺癌11例,卵巢癌8例;对照组67例,男39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8±13.5)岁,平均身高(169.3±20.6)cm,平均体质量(56.8±10.5)kg,胃癌12例,肠癌21例,肝癌19例,胰腺癌9例,卵巢癌6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由B超定位后腹腔留置引流管,间断引流放液,尽可能将腹水引流完全(首次引流不超过1000 mL)。

试验组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 mL/支,批号20121228)30 mL+生理盐水50 mL腹腔灌注;对照组予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3100281DB)100 mg+生理盐水50 mL腹腔灌注。

每周1次,连续3周。

1.5 观察项目与方法1.5.1 腹水深度治疗前后分别经B超测量腹水最大深度。

1.5.2 尿量及腹围分别于腹腔灌注前1 d及治疗结束后测量24 h尿量及腹围,并对前后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1.5.3 骨髓抑制程度治疗结束后测定2组患者WBC。

0度:WBC≥4.0×109/L;Ⅰ度:WBC为(3.0~3.9)×109/L;Ⅱ度:WBC为(2.0~2.9)×109/L;Ⅲ度:WBC 为(1.0~1.9)×109/L;Ⅳ度:WBC<1.0×109/L。

1.5.4 胃肠道反应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

0度:无反应;Ⅰ度:恶心或暂时性腹泻(<2 d);Ⅱ度:短暂呕吐、腹泻,能耐受(>2 d);Ⅲ度:恶心呕吐及腹泻,不能耐受,需治疗;Ⅳ度:难以控制的呕吐或血性腹泻。

1.5.5 肝肾功能损伤程度治疗结束后测定2组患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

0度:≤1.25 N;Ⅰ度:1.26~2.5 N;Ⅱ度:2.6~5 N;Ⅲ度:5.1~10 N;Ⅳ度:≥10 N。

其中N为正常值上限,ALT、AST为40 U/L,BUN为8.2 mmol/L,Cr为132 μmol/L[3]。

1.6 疗效标准参照WHO疗效评价标准[4]。

完全缓解:腹水完全消失;部分缓解:腹水最大深度减少≥50%;无效:腹水无明显减少或继续增多。

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56%(5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7%(58/67)。

2组临床疗效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

2.2 2组治疗前后尿量与腹围的变化2组患者治疗后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腹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尿量变化幅度及腹围变化幅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2。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5。

3 讨论恶性腹水通常是肿瘤晚期的并发症之一,患者1年生存率不足10%[5]。

相对全身化疗而言,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诸多优点:①比全身给药量高2.5~8倍,提高了腹腔局部药物浓度;②延长了药物与肿瘤细胞的接触时间;③腹腔内化疗药物主要通过门静脉缓慢吸收,降低了化疗药在身体其他部位的药物浓度,特别是骨髓的药物浓度,全身毒副反应较轻[6]。

因而腹腔灌注成为治疗恶性腹水的首选方法。

目前,腹腔药物灌注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用于胸膜腔内化疗的药物一般均可用于腹腔化疗,现临床应用较广泛的药物为顺铂。

顺铂腹腔灌注虽可减轻全身不良反应,但部分患者仍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甚至出现腹腔感染、腹痛、肠粘连及肠梗阻等局部并发症[7],从而导致治疗无法继续。

复方苦参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由苦参、白土苓等多种中药提取、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皂苷等。

研究表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脱氧苦参碱等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而且可诱导某些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和促进凋亡。

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①抑制肿瘤细胞进入S期,使细胞堆积在G1期,又可促进G2期细胞进入M期;②抑制CD44和CD49黏附因子的表达;③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维护内皮细胞的完整,阻断肿瘤细胞与基质的黏附,从而减少肿瘤扩散转移的几率;④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ALT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8]。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将复方苦参联合化疗药物用于治疗中晚期实体瘤,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食管癌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9-12]。

另外,有学者采用复方苦参联合顺铂胸腹腔内灌注控制恶性胸腹水,在减轻顺铂副反应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3-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