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爬架方案

外爬架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简介 (1)第一节架体构成 (1)第二节架体工艺参数 (1)第三章施工部署 (2)第一节升降架作业计划及资源投入 (2)第二节升降架布置 (4)第四章附着式升降架施工工艺 (5)第一节升降架的组装 (5)第二节导座式升降架的升降 (8)第三节升降架的使用与维护 (10)第四节升降架的拆除 (10)第五节特殊部位施工方案 (12)第五章防电、防雷措施 (12)第一节防电措施 (12)第二节防雷措施 (13)第六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3)第七章升降架的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15)第八章升降架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20)附图:01 于家堡还迁房工程6号、7号、10号楼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平面布置图02 于家堡还迁房工程14号楼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平面布置图03 于家堡还迁房工程20号楼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平面布置图0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立面图05 导向座附着方式(一)06 导向座附着方式(二)07 导向座附着方式(三)08 升降架经过塔吊附臂处做法图09 外墙外大模板支设示意图10 翻板做法11 升降架电气控制电路图附表:01 导座式升降架施工验收表02 升降架每次升(降)作业前检查记录03 升降架每次升(降)作业申请表04 升降架升(降)完成后验收交接记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于家堡还迁房工程建设单位为天津滨海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

结构标准层高2.8米,6#、7#、10#、14#楼地上33层,20#楼地上34层。

本工程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做建筑外围护脚手架。

第二章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简介第一节架体构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系统由五部分构成:架体主结构、升降系统、架体、电气控制系统、架体防护。

1. 架体主结构:由导轨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构成。

导轨主框架为整体式结构,现场施工时直接安装不需另行组装。

2. 升降系统:由连接螺栓、上吊点、电动葫芦、下吊点构成。

3. 架体:使用建筑工程通用 48钢管搭设的外双排脚手架,架体内外排间距900mm,距墙间距一般为400mm。

4. 电气控制系统:由总控箱、分控箱、遥控系统构成。

本升降脚手架的升降采用电动葫芦升降,并配设专用电气控制线路。

该控制系统设有漏电保护、错断相保护、失载保护、正、反转、单独升降、整体升降和接地保护等装置,且有指示灯指示。

线路绕建筑物一周布设在架体内。

5. 架体防护:随架体搭设同步完成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有底部密封板、翻板、立网、水平兜网、护身栏杆等构成。

第二节架体工艺参数架体主要工艺参数如下表: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升降架作业计划及资源投入1. 架体分组按流水段分布将架体进行合理分组,分组后的架体每组5~10个点。

分组过大,增加供电负荷,同时升降作业时需要投入较多看护人员,准备工作及加固工作工程量亦较大,不利于流水施工,每施工流水段划分为1~3组。

其中点为固定墙体上的拉结点,组为能单独升降的片。

2. 升降架组装进度计划升降架体要获得很好的使用性和安全性,必须保证架体与结构间的连接达到合理适用,架体从标准层开始组装,组装时架体即可做为外防护架使用。

按主体进度要求同步施工。

要保证超过主体作业面至少1.5m。

3. 升降计划架子的升降以满足土建的施工进度要求为准,通常情况下每升降一层的操作时间为1~2个工作日。

4. 人员准备组装时投入劳动力15~30人左右,以后每升降一层的操作时间为1~2个工作日,劳动力投入5~8人。

5. 施工机具配备(1) 厂家以下机具、材料:(2) 自备材料:第二节升降架布置1. 平面布置架体布置时需考虑以下几点:(1) 架体任意两点间布置距离满足以下要求:◆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大于8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大于5.4m;◆架体分组端部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1/2水平支承跨度和3m;◆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大于110m2;(2) 架体外皮尽量布置成大平面,避免出现多处拐角,以方便剪刀撑搭设,增强架体整体性。

(3) 主框架布点尽量避开飘窗板、空调板、框架柱等部位。

(4) 塔吊附臂安装时穿过架体内部,主框架布点需错开附臂位置。

(5) 需考虑施工电梯位置的留设,电梯位置处架体在装修阶段拆除后,两侧端部悬挑需满足要求。

本工程使用架体的外围周长(架体内皮)合计为760米,共布置24组168榀升降脚手架,其中6号、7号、10号、14号楼各布置4组31榀升降脚手架,平均点距为4.32米,20号楼布置8组44榀升降脚手架,平均点距为5.10米,详见附图。

2. 立面布置(1) 定型主框架按步距1.9m设计,本工程层高2.8米,升降架覆盖5层,共设计搭设8步架,架体全高15.2m,架体宽度0.90m(内外排立杆中心距)。

(2) 剪刀撑与每根立杆均用扣件扣牢,相邻剪刀撑间距为两根立杆间距,即3.6m,剪刀撑与水平夹度在45°~60°之间。

外排剪刀撑搭设至顶。

(3) 架体上部悬臂高度不得大于架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否则与楼层必须做水平临时拉结。

第四章附着式升降架施工工艺第一节升降架的组装1. 组装程序当主体施工到标准层后,开始组装架体,架体组装工艺流程如下:2. 搭设找平架施工至标准层后,准备搭设用于支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找平架,找平架在原临时双排外脚手架上搭设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升降架内外排距结构外皮距离分别为1300mm和400mm,临时双排脚手架内外排立杆须错开此位置,如下图:找平架上皮搭设在结构楼面标高上0.5m左右,便于施工。

找平架要统一抄平,结构转角部位亦要高度一致。

3. 组装水平支承桁架搭设完找平架后,即开始组装水平支承桁架(因其主要由A型桁架和B 型桁架组成,因此俗称AB片),支承桁架与拟建结构之间的距离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好,并及时与主体施工人员取得联系,协商好标准层主体模板工程的支模空间,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组装时按主体施工的先后需要,尽量做到同时从两处以上的拐角开始组装。

水平支承桁架由标准节连接而成,在折转处、分组处等水平支承桁架布设困难时,可用钢管搭接。

在找平架上找好距离后,从两端拉线,在每根找平架短管上划出AB片位置,组装从角部开始,先安装B片,再逐个安装A片,并临时固定。

组装A片时,要使成型后A片中间的斜肋杆连续成“之”字型,如下图:内、外侧支承桁架连接到一定长度后,组装小横杆连结内、外支承桁架。

小横杆伸出架体外侧10cm。

组装前明确塔吊附臂的具体位置,注意组装水平支承桁架时在有塔吊附臂的地方断开,并用短钢管连接。

4. 吊装主框架按照平面图位置将主框架位置找好,除满足图纸要求外,注意以下几点:(1) 主框架的位置尽量避开飘窗板、空调板、框架柱等部位。

(2) 主框架要避开大模板的穿墙螺栓孔,避免主框架影响穿墙栓安装和拆卸。

(3) 尽量将主框架布于AB片立杆处,可少装一根立杆,减轻架体自重,使架体外排立杆间距一致美观,方便布设剪刀撑。

当水平支承桁架组装一部分后,随后吊装导轨主框架。

确定主框架位置后在AB片上划线标示,距主框架中心60mm处先搭设一根连接小横杆,利用塔吊将主框架吊装入位,起吊时要合理选择吊点,以能垂直升降。

入位后将主框架底部横杆与连接小横杆用4个转扣锁紧,并主框架两侧用两根6m 管打两个斜撑固定主框架,初步吊直后锁紧斜撑。

导轨主框架吊装、固定后,把固定导向座套在导轨上移至将要安装的位置,临时固定,并校正导轨主框架两个方面的垂直度,在结构顶板上预留拉结吊环,安装临时拉结,垂直度≤30mm,顶部晃动≤50mm。

5. 预留螺杆孔主体施工的同时,及时做好穿墙螺杆预留孔洞的预埋工作。

每层每点需留的螺杆孔包括导向座预留孔和吊挂件预留孔,按照附结构形式不同,包括附墙孔和顶板预留孔。

普通结构常用为穿墙孔,布点位于阳台或飘窗位置时,采用三角铁件或槽钢挑梁形式,此时为顶板预留孔。

穿墙螺杆孔洞预留位置尺寸,事先提供给操作班组,做好技术要求及交底,按要求预埋塑料管或钢管。

本升降架附墙螺栓采用M27螺杆。

预埋管选择Φ32(内径),在埋设时必须垂直于结构外表面,吊挂件附墙螺栓孔与导向座附墙螺栓孔相距350mm。

6. 组装架体随着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安装固定导向座,逐跨组装立杆、大、小横杆、铺脚手板,挂安全网,先搭设二步(或三步)架体供主体施工使用。

架体搭设随着主体的上升而逐步向上搭设,始终保证超过操作层一步架。

(1)组装顺序: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脚手板→踢脚板→安全网→底层密封板(2)立杆垂直度≤2mm(3)大横杆水平度≤5mm。

7. 安装固定导向座当主体混凝土结构脱模后,将固定导向座从导轨的临时固定处,移到穿墙螺杆处,安装穿墙螺杆拧紧所有螺母,螺母拧紧后,螺杆伸出螺母长度不少于3个丝扣。

固定导向座背板必须满贴结构混凝土面,并立即在导轨上扣4个定位扣件,并检查防坠摆针的灵活性、可靠性。

穿墙螺杆如要现场下料时,长度必须根据原材料长度综合考虑后才可下料。

8. 安装配电线路配电线路的安装必须由专业电工按设计安装,具体标准按现行有关标准(控制线路图见附图)。

第二节导座式升降架的升降升降脚手架在组装完成后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依据《导座式升降架施工验收表》见附表1),合格并领取《升降架每次升(降)作业前检查记录》(附表2)后,方能开始升降作业。

升降架升降程序:准备工作→升(降)架前检查→上吊点悬挂葫芦→葫芦预紧→松开导向座上的固定扣件→升(降)架→过程监控→临时停架→取下下(上)导向座→安装上(下)导向座→提升(下降)到位→安装导向座上的固定扣件→松开葫芦→恢复组间连接及安全防护→检查验收1. 准备工作(1) 升降前做好必须的准备工作,检查架体节点附着情况,吊钩、吊环、吊索及构件焊缝情况,摆针式防坠器的工作情况,弹簧是否失效等,并对使用工具,架子配件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合格后使用。

(2) 上层需附着固定导向座的墙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或超过10MPa方可进行升降,从上往下数的第二层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第三层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3) 按《升降架每次升(降)作业前检查记录》内容认真检查,合格后报项目部验收,升降前填写《升降架每次升(降)作业申请表》(附表3)报项目部批准后方可提升。

2. 固定吊挂件(1) 吊挂件采用M30穿墙螺栓固定在结构混凝土上,螺栓两边加垫片(80×80×10)(部分吊挂件只能一边加垫片),螺母拧紧后保证螺栓伸出螺母端面至少3个丝扣。

(2) 将吊挂件固定好后,电动葫芦固定于吊挂件上,通过吊索或吊环将架体勾挂住,并张紧链条,使每个葫芦的受力情况基本一致。

3. 架体的升降(1) 升降架提升时,在每榀导轨主框架最上一个导向座旁固定好吊挂件、挂好葫芦、链条的另一端挂住架体的吊点位置,全部工作完成后,所有葫芦同步提升,提升约500mm高度后拆掉定位传力扣件,继续提升到一定高度后,拆下最下面的导向座,并装在最上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