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
Teaching Tools In Plant Biology
© 2012 Hunan Nomal University
• FER 别名TYK3、fer (fps/fes 相关性) 酪氨酸激酶 • 基因表达物fer (fps/fes 相关性) 酪氨酸激酶(磷蛋 白质NCP94) • 定位5q21 • 概述FER基因由1017个腺嘌呤、535个胞嘧啶、 636个鸟嘌呤和762个胸腺嘧啶组成。FER蛋白是 一种FPS/FES类非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其作用 是控制细胞之间的粘连,并且通过生长因子受体 把信息从细胞表面传递到细胞骨架上。
Teaching Tools In Plant Biology
© 2012 Hunan Nomal University
(3)水平或垂直放置于25℃温室中光照培养。
(4)培养一个星期后,观察野生型与突变体植株的
表型。
五、结果与分析 根据fer表型并查找相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分析该基因在植 物生长发育中的可能功能。
Teaching Tools In Plant Biology
© 2012 Hunan Nomal University
三、材料、器材和试剂
1、材料
野生型拟南芥种子,fer突变体种子。
2、器材
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培养皿、移液器及其
tip头、三角烧瓶。
3、试剂 70%乙醇、15%的Bleach、MS盐、维生素B2、 肌醇、蔗糖、琼脂粉。
(6)吸去管中液体,加入1ml灭菌水,上下震荡1min。
Teaching Tools In Plant Biology
© 2012 Hunan Nomal University
(7)重复步骤(3)4次。 (8)吸去管中液体,加入1ml灭菌水,置于4℃,2~4天
后种植。
注意:上述操作均在超净台上完成。
四、实验步骤 1、拟南芥种子的消毒与种植 (1)取若干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与fer突变体种子放入 1.5mlEP管中。 (2)加入1ml75%的乙醇消毒,震荡1min。
(3)吸去管中液体,加入1ml灭菌水,上下震荡1min。
(4)重复步骤(3)4次。
(5)吸去管中液体,加入1mlBleach,上下震荡1min。
植物生物学实验
Teaching Tools In Plant Biology
© 2012 Hunan Nomal University
实验一 拟南芥的栽培及突变体植株的表型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拟南芥种子消毒及无菌种植的方法。 2、了解拟南芥突变体植株的表型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拟南芥植物具有生育期短、繁殖快、基因组 小等特点,被列为植物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无菌 条件下培养拟南芥,可以提高其成活率和进行表 性观察与分析。
2、拟南芥在无菌平板上的种植
(1)配制两瓶100ml的1/2MS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消 毒,待培养基温度降至50℃左右时,其中一瓶加ABA溶 液,使其ABA终浓度为0.5um,到平板,冷却凝固。 (2)用100ul的移液器将灭菌后的种子一粒一粒种到平 板上(未加ABA的平板为对照组)。用封口膜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