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同等学力法学综合串讲班--法理学讲义
2017同等学力法学综合串讲班--法理学讲义
1
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
2、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讲义资料
授权性规则,即“可为”,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
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它又可分为
(1)权利性规则,是规定一般的主体(如公民和法人)行使权利之规则。
(2)职权性规则,是指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之规则。(例如,宪法
定。授权性规则一般是任意性规则。
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
则。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再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
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
5、确认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确认性规则:即对在法律调整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各种行为方式和行为关系进行评
同,它虽然也规定了上述内容,但往往留有一定余地,允许执法者在法定幅度以内根据
具体情况作出个别裁量。
4、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是指其规定的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
则。义务性规则一般是强行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又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行决
专 门 法 律 原 反映和体现法律运作自身特点和 法治原则、无罪推定、非法证据排除
则
规律性的原则
等
3
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
(二)法律原则的功能 1、对法的制定的作用 (1)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 (2)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保障 (3)对法律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2、对法的实施的作用 (1)指导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2)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 (3)限制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
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开征时间和征收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准用性规则,是指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在此问题上应援引
或参照其他相应规定的规则。(例如,我国商业银行法第 17 条:“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二、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分类:
分类标准
四项基本原则、计划生育原则、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等
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所 适用的、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原 则
适用某一法律部门中特定情形的 原则
反映和体现一定形态社会关系的 基本内容,确认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制度的原则
宪法中的各种原则 英美契约法中的要约原则和承诺原则 保障人权、私有财产神圣等原则
法律规则。看到这个规则法官就该知道如何办案,普通行为人就该知道如何行为,不需
要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法律应该具有确定性,所以大多数法律都是确定性规则。
委任性规则,指把制定法律的权利交给其他国家机关,由其他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
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 12 条 对储蓄
法两大分支构成,又称英美法系。
3、民法法系与普通法系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上是相同的,都重视法治等。
(1)在法律思维方式方 ○1 民法法系属于演绎型思维,
面
○2 普通法系属于归纳式思维,注重类比推理
4
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心)
(2)在法的渊源方面 ○1 民法法系中法的正式渊源只是制定法,
价,通过授予法律权利和设定法律义务对该行为关系予以确认并加以调整的规则。确认
性规则所调整的行为关系在该规则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如民事关系等,其作用只是按照
2
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
讲义资料
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这些关系加以区分和选择,将某些既存的社会行为方式上升为法律上
的权利义务,使之合法化和规范化,从而纳入法律调整的轨道。
讲义资料
考点二: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
○1 是指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 19 世纪初 (1)属于这一法系的除了欧洲大陆国家外,还
《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有曾是法国、德国、葡萄牙、荷兰等国殖民地的
法律的总称。○2 由于该法系的影响范围主 国家及因其他原因受其影响的国家。例如,在非
1、民法法 要是在欧洲大陆国家,特别是法国和德 洲有埃塞俄比亚、南非、津巴布韦等;在亚洲有
(5)在法典编纂方面 ○1 民法法系的主要发展阶段都有代表性的法典,特别是近代以
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活动。
○2 普通法系在都铎王朝时期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立法活动,近代
以来制定法的数量也在增加,但从总体上看,不倾向进行系统的
法典编纂。
(6)其它
两大法系在法院体系、法律概念、法律适用技术及法律观念等方
面还存在许多差别。
考点三:法律价值
一、法律与秩序 1、建立和维持社会政治秩序 2、维护权力运行秩序 3、建立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 4、维护社会生活秩序 二、法律与自由(反过来就是其概念。自由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既限制又保障) 自由的定义学说众多,各家意见也不尽统一,对于考生来说没有必要纠缠于概念的 争议中。考生应当重点掌握自由和法律之间的关系。以下两点考生应该予以注意: (1)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自由是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之一。良法应当是自由之法。 (2)自由是有限度的、有范围的,而这个限度和范围由法律来设立。对于公民个 人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对国家机关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 (3)基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说法律既保障自由又限制自由.在这里要回答的一个 问题是:法律何时及何种情况下限制只有是正当的。
第 119 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
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
义务性规则,即“应为”和“勿为”模式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
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
(3)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
2、法律一般性地赋予主体以普遍平等的法律资格或法律地位。
3、法律平等地设定主体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4、法律平等地分配法律责任。
四、法律与人权
(一)人权特点
1、普遍性
2、基础性
3、综合性
(二)人权作为法的价值的意义
1、人权指出了立法与执法应坚持的最低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
2、人权为权利损害提供相应的法律救济与途径。
通法为基础和传统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法 要是曾为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许多国家和地
律的总称。○2 由于主要渊源于英国普通 区,如美国、加拿大、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
2、普通法 法,又被称为普通法法系、英国法系;○3 新西兰以及非洲的个别国家、地区等。
系
以判例法为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又称为判
例法系;○4 由于在现代是由英国法与美国
构成性规则:是以该规则的规定作为产生某种行为方式的前提条件的法律规则。在
构成性规则生效之前,受其调整的社会关系并不存在,只有当规则产生之 后,相关行
为才可能出现。如关于税种、税率的规定,才产生了具体的税收关系。
6、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与准用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
为的规则。(例如,物权法第 186 条 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抵押人约定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3、绝对确定性规则与相对确定性规则
所谓绝对确定性规范,就是具体而详尽地规定了主体的权利、义务或法律责任及其
界限,未给执法人员的个别调整留下自由裁量的“空白”的规范;相对确定性规范则不
二、法律渊源的种类
1、制定法 2、判例法 3、习惯法 4、惯例
三、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一)正式渊源 1、宪法 (1)宪法属于最高法,位于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最顶端; (2)宪法是授权法,它授予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全力;故从逻辑上来 讲宪法先于国家机关产生。 (3)根据人民主权理论,制宪权作为国家的本源性权力,只能由人民享受; (4)按照我国的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 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保障宪法的实施。 2、法律 (1)此处所讲法律乃狭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3、行政法规与规章 4、军事法规与规章 5、地方性法规 6、自治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7、行政规章 8、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9、国际条约和协定
3、人权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
五、法律与正义
(1)正义是在涉及利害关系的场合,要求平等地对待他人的观念形态,即把个人
应得的东西归予个人;
(2)从实质内容看,正义体现按为平等、公正等具体形态。正义有实体正义和程
序正义之分;
(3)实体公正指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
(4)主要是指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
5
三、法律与平等
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
讲义资料
(一)法律确认和保障平等的基本方式:
1、法律把平等宣布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
2、法律确认和保障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
3、法律确认和保障社会财富、资源、机会与社会负担的平等分配。
(二)法律确认和保障平等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机制:
1、法律以确认和保障普遍平等为原则而以特殊平等为补充。
产生的基础
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 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 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
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
类别 公理性原则 政策性原则
基本原则 具体原则 社会原则
特征
举例
由法律原理构成,是由法律上之 法律平等、诚实信用、无罪推定、罪
事实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
刑法定
一个国家或民族出于一定的政策 考虑制定的原则,具有时代性、 民族性、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