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物装载的技术条件(精)

货物装载的技术条件(精)


货车容许载重量(P容)
1、货车标记载重量(P标)。 2、特殊情况可以多装的重量(P特),即由于 货物包装、防护物重量影响货物净重,或机械 装载不易计算件数的货物装车后减吨确有困难 时,可以多装但不得超过货车标记载重量的 2% 。 3、货车的增载量(P增)。
P容= P标+ P特+ P增
老《加规》货车增载量的规定:
思考:
1、两车负重跨装,中间加挂一辆游车时, 在计算重车重心高度时,是否应考虑游车的 自重?
2、带有货物转向架的重车重心高怎样计算?
重车重心超高


通过配装重心较低的货物降低重车重心高 度。配重的条件: ① 车辆的载重能力尚有富裕; ② 车地板上有可供配重的位置,且符合 装载技术条件的要求; ③ 有到达同一到站且重心较低的货物可 配装。 选用地板面较低(如凹底平车)或自重较 大,空车重心高度较低的货车装载。
货物下加横垫木(续)

a=0时,
4[ M ] K1 l 9.8Q
4[ M ] Q 9.8(l K1 )
货物直接装在 车地板上
4[ M ] K 2(l ) 9.8Q
K1=K/2
8[ M ] Q 9.8(2l K )
一车装载多件货物时,避免集 重装载的条件
偶 数 件
(m)
3t 2t 2t 2t 2t
P62N(含P62NK、P62NT)、P63、P64(含 6 P64GH、P64GK、P64GT、P64K、P64T)、 P65(含P65S)型棚车
1t
货物重心在车辆纵向的合理位置
RA P标 2
P标 a Q( 0.5 ) l 2
RA RB 10
a a Q( 0.5 ) Q( 0.5 ) 10 l l
例题二
重26t,长7m,宽2.8m,高2m及重
6t,长5m,宽2.2m,高0.8m的均重货
物各一件。 确定可否用一辆N17型平车装运。
8500mm 6500mm 2500mm
解:两件货物紧密装载,全长12m,重6t的货 物一端与车端比齐装载。 6t的货物距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为 6500-2500=4000mm 26t的货物距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为 (5000+3500)-6500=2000mm
20 32
23.5 35.5 27 39
1300~未满2500
2500
30
43
车辆横中心线两侧承受对称载荷
横垫木中心线间距(mm)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横垫木长度(mm)
1300~未满2500 2500 1300~未满2500 2500 1300~未满2500 2500 1300~未满2500 2500 1300~未满2500
最大容许装载量(t)
13 17 14 20 17 21 24 30 32
2500
1300~未满2500 2500 1300~未满2500 2500 1300~未满2500 2500
42
43 49 46 55 50 60
6000 7000 8000
车辆两枕梁中心线两侧等距离 内承载
例题 三
重40t,长6m,宽2.2m,高2.6m均重 货物一件,重心高1.3m。试确定装载方案。 解:设使用N9(车地板面高1260mm,自 重22t,载重60t,l=9.72m,L=13.4m,空 车重心高900mm)一辆装载,横垫木(两 根)高140mm,货物重心落到车辆中央。 装后,货物重心自轨面高 h=1260+140+1300=2700mm

配重,在车辆另一侧配装其他货物,使
配装后货物总重心落在车辆纵中心线上
或总重心横向偏离量不超过100mm。
货物重心在车辆横向的合理位置
等断面体货物一件,重36t,长10m,横断面形状如 图所示,拟用N16一辆装运。拟定装载方案。
一车多件货物总重心横向位移公式
b1 Q1
b2
Q2
Qn
b1Q1 b 2Q 2 ... b n Q n b (mm) Q1 Q 2 ... Q n
RA
RB
纵中心线
横中心线
货物重心或总重心偏离车辆横 中心线的情况



超长均重货物,为节省一辆游车,采用 一端突出车端的装载方案时; 非均重货物,如果将货物重心落到车辆 中央,一端突出车辆端梁,需要加挂游 车,而另一端车地板长度尚有空余,为 了节省游车时; 一车装载两件或多件货物,各件的重量 和外形尺寸又互不相等时,其总重心往 往不可能落在车辆中央。

一定要避免集重装载。
避免平车集重装载的技术条件

一车装载一件货物时,避免集重装载的 条件
货物直接装在车地板上
货物下加横垫木

一车装载多件货物时,避免集重装载的 条件 偶数件货物、奇数件货物
一车装载一件货物,货物直接 装在车地板上
x
a
B
RA
RB
货物直接装在车地板上(续)

一定载荷条件下,需要的车辆负重面长 度
需配装的货物重量:
Q总 ( H 2000 ) 62(2061 2000 ) Q配 7.6(t ) 2000 h配 2000 1500
应配装单件重2t,重心高240mm的货 物4件。 这件货物若用N12(车地板面高1180mm, 自重20.5t,空车重心高720mm)或N17 (车地板面高1209mm,自重20.4t,空车重 心高690mm)装载,重车重心高度不会超 过2000mm。
标记载重量60t的C62A、C62A(N) 、 C62B型敞车允 许增载2t。
使用60t平车装运军运特殊货物,允许增载 10%。 国际联运的中、朝、越铁路货车,以标记载重 量加5%为货车容许载重量。 货车上涂打有禁增标记的,不准增载。
铁道部新增货车增载规定
允许增载货车车型、适装货物品类及允许增载 量见表
车辆横中心线同一侧n件货物的总重心 至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a必须满足: l [M ] a (m m) 2 9.8nQ
一车装载多件货物时,避免集 重装载的条件
奇 数 件
每侧n件货物总重心至车辆横中心线的距 离a必须满足:
4l (2n 1) K [ M ] a (m m) 8n 9.8nQ
车辆负重面宽度(mm) 1300~未满2500 2500 1300~未满2500
最大容许装载量(t) 15 20 16
2500
1300~未满2500 2500 1300~未满2500 2500
23
17 26 18.5 29
1300~未满2500 2500
1300~未满2500 2500 1300~未满2500 2500
bn
重车重心高度

货物装车后,将车辆和其所装货物视为 一个整体,该整体的组合重心自钢轨面 起算的高度。 重车重心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000mm。

一车负重,重车重心高:
Q车h车 Q1h1 Qn hn H (mm) Q车 Q1 Qn
跨装,重车重心高:
Q车1h车1 Q车2 h车2 Qh H (m m) Q车1 Q车2 Q
重车重心超高(续)

无法降低重车的重心高度时,应按规 定限速运行,以保证重车运行安全。
重车重心高度 区间限速 通过侧向道岔限速 (mm) (km/h) (km/h) 2001~2400 50 15 2401~2800 40 15 2801~3000 30 15
避免集重装载的技术条件

集重装载:货物装车后车体主要部件 (中梁、侧梁、横梁、枕梁等)的工作 应力(或工作弯曲力矩)超过其许用应 力(或最大容许弯曲力矩)。
落到车辆中央需要使用游车的方案。
一车多件货物总重心纵向位移公式:
a1
Q1 Q2 Qn
an
a2
a总 a1Q1 a 2Q 2 an Q n mm) Q1 Q 2 Q n
式中: a总—多件货物总重心至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mm; Q1、 Q2……Qn —每件货物的重量,t; a1、a2 …… an—每件货物中心至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在车辆横 中心线同一端的取同一符号,mm。
8[ M ] Q 9.8(2l K )
货物下加横垫木

加两根(对称)
货物下加横垫木(续)

一定载荷条件下,需要的横垫木中心线 间距
4[ M ] l K1 l 2 a 9.8Q l 2a

一定横垫木中心线间距下,最大容许装 载的货物重量
4[ M ] l Q 9.8(l 2a K1 ) l 2a
重车重心高度:
Q车h车 Qh 22 900 40 2700 H 2061 (mm) Q车 Q 22 40
有到达同一到站的货物多件,每件重2t, 重心高240mm;车地板上尚有位置,车辆 载重能力还富裕20t,具有通过配重降低重 车重心高的条件。 设在40t重的货物两端的车地板上配装, 只装一层,配重货物装后重心距轨面高: h配=1260+240=1500mm
讲课人:杨 芳
铁路货物装载的技术条件

货物装载的基本技术条件
避免集重装载的技术条件 超长货物装载技术条件
货物重心在车辆的合理位置
《加规》第十一条
装车后货物总重心的投影应位于货车纵、 横中心线的交点上。 特殊情况下,必须偏离时,
横向偏离量不得超过100mm;
纵向偏离时,每个车辆转向架所承受的货 物重量不得超过货车容许载重量的二分之 一,且两转向架承受重量之差不得大于 10t。
例题一
重45t,长12m,宽2.5m,高1.5m货物 一件,重心距一端为7m,使用N16(标记载 重60t,车底架长13m,销距9.3m)一辆装 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