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3篇一、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我县于XX年4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称号。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坚持重视和加强全县幼儿园和幼教点建设,学前教育基础进一步夯实,保教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以示范幼儿园为主,其他公办园为辅,以园为示范,辐射促进乡镇中心幼儿班并引导带动民办幼儿园班的学前教育办学模式,全县学前教育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截至XX年底,我县有省级一类幼儿园即示范幼儿园1所,小学附属园即校中园3所,小学附属幼教点18个,民办园1所,散落的民办幼儿班32个。
全县学前三年适龄幼儿1990人,在园幼儿1973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1%,比十五末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100%,在全市位居前茅。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是个人口少、山高河多、群众居住相对分散的,总人口只有9.59万人的山区小县,虽然现有的幼儿园班布局与数量,能基本满足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不是我县学前教育的主要矛盾。
然而,随着我县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学前教育的质量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日益提高,我县学前教育现状,还存在以下问题:1.示范幼儿园所处位置拓展空间有限,更不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2.幼儿园位处城郊,尚属校中园,亟待形成具有独立法人、独立编制、独立举办、独立园舍的四独立幼儿园。
3.幼儿园、渔亭幼儿园校舍与活动空间较小。
4.5个乡镇中心小学附属幼教点及其他完小附属幼教点,因为缺乏投入保障,只能单纯依靠家长交费来维持园所正常的运转,且收费偏低,没有独立园舍、师资严重不足、办学条件落后、办学规模偏小,园舍设施设备不达标。
5.我县民办学前教育有一定基础,但布点不合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办园(班)规模小、办园(班)条件简陋,保教水平较低。
民办幼儿园的准入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举办者的办学行为亟待加以规范,各相关部门的职责需进一步明确。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以全面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为目标,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多方资源整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构建和完善新形势下以公办学前教育机构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努力提高全县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多方需求。
(二)发展原则1.坚持以“保基本、全覆盖、高质量”。
将学前教育作为发展教育、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实行全县统筹管理,逐年增加财政投入,优化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2.坚持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坚持政府投入、集体经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家长交费,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形成公办、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3.坚持科学测算,合理布局。
根据我县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变化情况,科学测算学龄前儿童数量分布,按照“就近入园、扩大规模、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合理确定幼儿园的布局,加快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班建设。
4.坚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
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提高,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强化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激发办园活力,提高办园效益,努力让更多的学前儿童接受更好的学前教育。
三、建设目标与任务(一)总体目标和任务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发展思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办园规范、师资达标、保教质量合格的学前教育网络。
至XX年底,全县3-5周岁人口约2023人,新增500个公办幼儿教育学额,使公办幼儿园学生数占在园适龄幼儿总数的65%以上,基本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
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99.5%,学前一年入园率保持100%。
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严格审批和年检制度,杜绝无证办园。
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公办、民办幼儿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分别达到90%以上和60%以上,继续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充分发挥县示范幼儿园指导示范作用,加强乡镇中心小学附属幼教点建设,使之相对独立,适当扩大规模成园;积极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商根据城市建设和学前教育发展需求,规划和建设居民小区幼儿园;以县示范幼儿园和幼儿园为主、以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为基础、以民办园为补充,逐步完善县、乡镇、园三级结合的教研网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形成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二)学前三年教育分类、分年度发展目标和任务公办幼儿园建设计划:XX年,改建西递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改建面积150㎡;扩建幼儿园,扩建面积300㎡。
按800元/㎡改扩建标准,所需资金36万元。
XX年,新建洪星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和宏潭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所需资金200万元;扩建渔亭幼儿园,扩建面积300㎡,所需资金24万元。
XX年,迁址新建示范幼儿园和幼儿园,以及美溪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按省厅450万元/每所,班额9-12班以内规模,作为城区新建幼儿园标准,按250万元/每所,作为新建农村幼儿园标准,新建三所幼儿园所需资金1150万元(不含征地资金)。
民办幼儿园建设计划:XX年,新建城区居民小区幼儿园,即公园首府幼儿园,所需资金450万元,主要由开发商投入。
XX年,改建原有的幼儿园,改建面积300㎡,所需资金24万元,主要由举办者投入。
普惠制幼儿园建设计划:XX年,在城区恰当地域新建一所普惠制幼儿园,所需资金450万元。
新增幼儿教师工资预测:XX年,新增公民办幼儿教师18人,新增工资总额37.2万元。
XX年,新增公民办幼儿教师14人,新增工资总额35.6万元。
XX年,新增公民办幼儿教师20人,新增工资总额52.8万元。
XX至XX年幼儿园资金来源计划:幼儿园资金主要来源由建设资金、教师经费和公用经费。
XX年,幼儿园所需资金83.4万元,除县级财政投入和幼儿园收费外,缺口资金20万元。
XX年,幼儿园所需资金742.5万元,除县级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及幼儿园收费外,缺口资金550万元。
XX年,幼儿园所需资金989.5万元,除县级财政投入和幼儿园收费外,缺口资金808万元。
三年三项经费来源总计缺口1628万元,主要依靠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解决。
四、具体对策与保障措施(一)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1.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各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依法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工作议事日程。
今后将把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作为对各乡镇政府工作实绩考核依据。
2.明确学前教育的管理职责。
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责任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订并实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前教育机构布局方案,保证每年有一定的财政拨款投入学前教育,并做到逐年增长;办好县示范幼儿园,不断改善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办好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
各乡镇政府负责要统一规划当地的学前教育机构布局,办好中心幼儿园;充分调动社区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渠道筹资,发展学前教育。
3.建立有效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
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物价、人社、公安、卫生、建设、民政、妇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学前教育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全县的学前教育。
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讨学前教育建设、管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各成员单位精选执法骨干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依法查处违法办学行为,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4.完善督导评估机制。
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整治无证办园、规范办园行为等内容作为教育督导重点,纳入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的指标体系,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指导,同时对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发展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应坚持政府拨款、举办者筹措、社会广泛捐助和学前教育机构自筹等多种渠道解决。
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低收费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积极补助扶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低保户)和残疾幼儿给予减免保教费。
2.优先保障学前教育建设用地、用房,对新建、扩建民办幼儿园按照国家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
对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和教育资源按规划需要,由教育部门组织兴建或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三)规范管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1.规范办园行为。
①严格准入制度。
所有幼儿园必须获得办学许可,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幼儿园资源信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治理无证办园,力争XX年前所有幼儿园达到办园许可标准。
②实行分类管理。
制定民办幼儿园分类定级标准,定期实行分类定级评估,民办园按优质园、标准园、合格园;公办园按省级示范园或一类园、市级示范园或一类园、县级示范园或一类园,建立健全分类定级管理办法,鼓励创建具有特色与品牌的民办幼儿园。
③加强安防措施。
健全幼儿园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100%配备安保人员和安防设施设备。
各幼儿园要把师生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园舍安全设施检查和一日活动中师生安全防范,努力做到就近招生。
接送学前儿童的车辆必须经公安交警和运管部门批准,须定期检测,保持车辆状况良好,接送时必须有教职工在车内监护。
严禁使用非法、非客运车辆接送幼儿。
加强幼儿园的食品卫生管理,食品的采购、运送、储存、加工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④规范收费行为。
公办幼儿园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收取的费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民办幼儿园收费实行办园成本核算、报备、审核和公示制度,严禁人为抬高成本,高价收费。
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为由收取额外费用,也不得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
2.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①坚持科学保教。
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学前儿童抓起。
各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保教结合,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学前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有幼儿园不得使用小学低年级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