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看中国龙文化

我看中国龙文化

我看中国龙文化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而在现实生活中与龙有关的事物更是比比皆是。

中国人崇拜龙,敬仰龙,更是自称为龙的传人。

可以说,龙,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已经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中。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中国人如此的崇拜龙,而龙又是如何产生的,它在中国历史上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对于龙的产生,学术界中所纷纭,各执一词,而我比较认同闻一多先生提出的“图腾合并说”。

“图腾合并说“认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虽然到目前为止,考古界,史学界还没有证据表明历史上曾有一个强大的以蛇作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兼并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但是中国自古便有蛟蛇化龙和鱼跃龙门等传说,这从侧面说明龙与蛇和鱼等动物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诗经·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部族以玄鸟为图腾,就是源自这个传说。

由此可看出,图腾在一个氏族部落中的地位,它不仅是人们崇拜的神物,更被认为是氏族部落的始祖。

中国人崇拜龙(或称龙神,区别于后来由佛教传入的龙王),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龙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神物,更重要的是源自中国人潜意识里都认为自己是龙的子孙。

说起这个,我认为与炎黄两帝有莫大关联。

炎黄两帝作为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身上有许多与龙有关的传说。

《潜夫论·五德志》云:”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

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

"《帝王世纪》云:"神农氏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

为少典妃。

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

"这些说法,将炎帝的出生与龙联系在一起,即认为炎帝是一个"龙种",或"准龙种"。

而关于黄帝与龙的史籍记载就更多了。

如《史记·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论衡·骨相》云:"黄帝龙颜";《列仙传》云:"黄帝自以为云师,有龙形;《路史》云:黄帝"日角龙颜"。

在这些典籍里,黄帝直接以龙的身份出现,即黄帝是龙的化身。

也就是说,在这些典籍里炎黄两帝是龙的后裔或本身就是龙。

而据载中国很多古老的姓氏追溯渊源,都可直接奉炎黄为始祖,例如陈姓出自姬姓,其后历经姚姓,妫姓,商氏,虞氏,最终因封地而得陈氏,是黄帝之孙颛顼裔孙虞舜的后代使用的姓氏。

这就是很多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的原因,而炎黄是龙的后裔或本身就是龙,那么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也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龙的传人了,这也就可以解释当今中国人何以如此崇拜龙了。

敬天祭祖是华夏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中国人敬天祭祖是因为人们认为上天和先祖能够给于我们庇佑,所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是要敬天祭祖的。

而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自然就会受到人们的崇拜。

中国的龙崇拜最早可追至八千年以前,最初人们崇拜龙,是因为龙作为一种神物,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

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是一个农耕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天时好,那么收成自然就好,如果遇到旱灾洪涝,那么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人们崇拜龙,是为了得到龙神的护佑,祈求能够年年风调雨顺,农作物才有好收成,这也是人们崇拜龙的另一个原因。

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需要神化自己的,以示自己本来就不是凡胎,统治万民是应天乘命。

于是,他们找到了龙,因为种远古图腾,不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它享受着全体族民无条件的拥戴,支配着全体民众的信仰。

人间帝王正是利用了民俗信仰这种强大的威慑里和惰性,偷天换日,把本来属于全体族员的“共同始祖”,说成是他一姓单传的祖先,从而成为了代天行命的龙子龙孙。

正是由于这种信仰的存在,巩固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在一定时间内维护了社会的安定。

新中国成立以后,封建统治者被推翻了,龙重新成为了华夏民族全族民的图腾,成为了凝聚海内外华人的精神象征,海内赤子,无不以“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自居。

可以说,龙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发挥着无以伦比的力量。

即使在民间,仍旧有许多传说与民俗,都与龙息息相关。

比如说龙生九子传说,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的传说,这些都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丝传奇色彩。

与龙息息相关的民间节日习俗也数不胜
数,像每年的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洒到厨房内,称为“引龙回”;小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

我国各民族与龙有关的节日及风俗各有不同,各有特色,但又都是建立在上古时的龙能施水布雨、能福祸人间这一概念之上的,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中的同一性,个性中的共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