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水文学-第1章
全面、客观、适应性强
1.3 随机水文学的应用
(四)在防洪安全设计和风险分析方面 对入库洪水建立随机模型,由模型模拟出大量灌水过程 线,根据水库调洪准则分别调洪演算得到坝前年最高水 位系列,点绘坝前年最高水位频率曲线,推求相应防洪 特征水位。
近20年来,随机模拟法不断尝试应用于水文系统风险分 析中。如三峡水库防洪风险问题等。
随机性变化规律表现为不同周期的对应水文数据值不等,
曲线形状相差较大。这是由于过程受众多因素影响所
致。
——随机水文过程
纯粹确定性水文过程是不存在的。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96年1月 7月 1997年1月 7月 1998年1月 7月
自然环境下的水文循环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下的水循环
• 非参数随机模型研究 避免了序列相依结构和概率密度函数形式的人为假定。 非参数贝叶斯随机模型、最近邻抽样随机模型、非参数解集 模型等。
• 其他随机模型研究 小波分析随机模型、小波网络模型
近10年来,随机水文学发展特点: • 偏重解决实际问题
• 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广泛应用
• 生产、科研、教学相结合
1.4 随机水文学的发展
回归类模型: 结构简单、概念清晰、参数不多、易于实现。 如: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解集类模型: 能同时保持总量和分量的特性和协方差结构, 且分量之和等于总量。 如: 水量分配问题
近10年来,随机模型研究进展:
• 非线性随机模型研究 传统的随机模型一般都是线性的,而水文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自回归模型、双线性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遗传算法等 演化算法估计非线性随机模型的参数。
第一章 绪言
1.1 概述 1.2 随机水文学的方法 1.3 随机水文学的应用 1.4 随机水文学的发展
1.1 概述
一、水文序列
水文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称为水文序列(或 水文过程)。
1996.1 1996.2 1996.3 1996.4 1996.5 1996.6 1996.7 1996.8 1996.9 1996.10 1996.11 1996.12
52.9
1998.5
38.1
1998.6
109.7
1998.7
213.9
1998.8
20.4
1998.9
8.5
1998.10
8.2
1998.11
21.3
1998.12
0.9
12.9
22.8
23
57.5
38.4
130.4
286.6
76.1
23.3
10.4
4.4
水文序列具有确定性变化规律和随机性变化规律。 确定性变化规律表现为水文序列具有明显的(年、月等 ) 周期性变化。——确定性水文过程
纯粹确定性的水文过程是 不存在的
二、随机水文学 随机水文学是以水文过程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过程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为手 段的一门学科。
随机水文学的研究重点是与时间紧密有 关的随机现象,即随机水文过程。水文变 量的时间顺序极为重要。描述随机水文过 程的数学模型,称为随机水文模型。
随机水文学的任务是在全面随机分析的基础 上对随机水文过程建立起反映水文现象主要 变化特性的随机水文模型,以解决水利水电 工程规划、设计、运行及水文水资源水环境 各种分析、计算和研究等的实际问题。
随机水文过程→随机水文模型→模拟水文序列→水文特征值
1.2 随机水文学的方法
一、随机模拟法
研究随机水文过程变化特征的方法,称为随机水文学方法 或随机模拟法。 根据水文系统观测资料的统计特性和随机变化规律,建立 能预估系统未来水文趋势的随机模型,由模型获得随机模拟 序列,再进行水文水资源系统分析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 种方法。
2、随机模拟法特点:
(1)随机模型全面表征水文现象统计变化的特性, 不同的模型表征水文现象变化特性的重点有所差异。 如: 时间模型、空间模型、时空模型
(2)由随机模型能模拟出大量的水文序列。 由水文序列获得频率曲线和各种特征值,用于工 程规划和设计。 (3)大量的模拟序列表征着未来水文现象可能出 现的各种情况。
随机水文学
主讲:李治军 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总体规划
【课程名称】随机水文学 【授课对象】水利类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授课时间】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32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授课方式】PPT课件辅以板书 【教 材】王文圣等.《随机水文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授课目标】
掌握随机水文序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 特征; 掌握随机水文分析方法; 掌握基本随机水文模型的构造方法与 求解技术。
一般步骤:分析各水文要素的特征,描述研究的问题; 确定模拟目标和系统状态变量,建立随机模型; 估计随机模型的参数; 验证模拟结果,求解实际问题。 核心内容:建立随机模型,进而获得大量模拟序列
二、随机模拟法的特点
1、传统分析方法 实测序列法:根据实测数据进行预测。 缺点:只能进行概率性预测,无法体现随机 性因素的影响。 设计过程线法:依据观测值,分析计算洪水序列。 缺点:假设设计洪水位的频率与洪水量频率 相同。实际上相同时段的洪水量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相差较大,洪水 位具有不确定性。
12.6
1997.1
0
1997.2
12.2
1997.3
40.4
1997.4
42.9
1997.5
84.2
1997.6
156.8
1997.7
168.7
1998.8
36.9
1997.9
21.6
1997.10
12.1
1997.11
4.8
1997.12
4.6
1998.1
16
1998.2
9.2
1998.3
2
1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