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焦裕禄精神给
我的启示
兰考县闫楼乡高寺小学五年级赵梦燃
辅导老师:赵艳华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学习焦裕禄精神给我的启示
最近《焦裕禄》电视剧在各电视台热播,每晚我都认真地观看,我对焦裕禄的事迹更加了解了。
虽然他已经去世近六十年,但他的名字深深地印在几代人的脑海中,他的精神永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
他就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看了电视剧我们了解到焦裕禄一生成长与奋斗的人生轨迹,讲述了他坚韧顽强,奋发向上,情系人民、公而忘私的感人事迹。
抗日战争期间,焦裕禄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
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
焦裕禄忍受不了日寇的残害,于一九四三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无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苏省给一家姓胡的地主扛了两年长工,住在地主一头是猪窝、一头是牛草的小棚里。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始终努力勤奋,积极向上,永不抛弃自己的梦想和希望终究逃出困境。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人生追求。
他在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时值我们兰考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后来尽管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
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 小咸菜。
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
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
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焦裕禄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这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干实事,亲自考察调研农村生产生活而发自肺腑的话语,话语朴实中带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对党的忠诚。
看完焦裕禄事迹,总结了焦裕禄精神——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当代学生的精神财富和做好各项班级工作的行动指南。
我们学生应该学习焦裕禄不怕苦的精神。
我们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我们要有深入钻研的决心和信心,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能攀登科学的顶峰;班主任布置的各项任务,我觉得都应该身先士卒,勇挑重担,把困难留给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
我们学生应该学习焦裕禄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调节费,反而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
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
焦裕禄积劳成疾,因病去世病,焦裕禄“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向着更高目标迈进,需要艰苦奋斗的作风,即使到了宏伟目标实现的那一天,艰苦奋斗的作风也不能丢。
我们要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的精神,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精神,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忘我奉献的精神,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早日成才,决心在党的领导和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决心彻底改变兰考面貌,在兰考这块土地上,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焦裕禄同志彻底改变兰考面貌的遗愿,正在我们后人的继续奋斗中逐步变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广大农村的发展描绘了壮美蓝图。
作为学生,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社会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就应该以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为榜样,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闯出一片天地,做出一番成绩,体现自身价值,为实现中华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