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市场的研究与应用

电力市场的研究与应用

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电力市场的研究与应用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5 年 1 月 4日内容摘要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行性的重要基础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

目前厂网已经分开,电力垄断已被打破,电力市场最终将走向竞争。

本论文所要研究的电力市场的电力竞争,既针对中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及探索。

本次论文研究主要的内容:电力行业需要引入竞争,中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及探索。

通过对我国电力市场发展历程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电力市场未来的应用方向:电价形成机制(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输电价格形成机制,价格监管);双边电力交易;电力金融市场;容量市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场;跨区交易电力市场——调剂区域间的电力余缺。

关键词:南方电网;电力竞争;电力改革;电力市场的发展及探索;新电改;目录内容摘要 (I)1 绪论 (1)1.1 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1.2 国外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 (1)1.3 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 (2)1.4 南方电力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4)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4)2 电力市场相关内容概述 (5)2.1 市场的基本概念 (5)2.2 电力市场的概念 (5)2.3 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 (6)2.3 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7)2.4 电力市场环境分析 (7)3 南方电力市场系统分析 (8)3.1 南方地区经济及电力行业概述 (8)3.2 南方地区电力市场现状及电力消费特点 (8)3.3 南方地区地方电厂与电网 (10)3.4 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 (10)4 南方电力市场需求预测 (11)4.1 需求预测的基本理论 (11)4.2 南方地区电力市场用电量预测 (12)5 南方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13)5.1 南方电力营销面临的主要问题 (13)5.2 南方电力营销策略建议 (13)5.3 南方电力营销战略措施 (14)6 结论 (15)参考文献 (16)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1.1 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和责任,迅速地筹集资金,使电力建设飞速发展。

从1988年起连续11年每年新增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按全国统计口径达1,500万千瓦。

各大区电网和省网随着电源的增长加强了网架建设,从1982到1999年底,中国新增33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72,83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732,690MVA,而1950至1981年30年期间新增输电线路为277,257公里,变电容量70360MVA。

目前中国基本上进入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

电力市场发展的趋势,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电力企业转变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电力体制。

改革要有利于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改善对环境的影响,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积极稳妥、配套推进的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有步骤、分阶段完成改革任务。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国家发改委[2014]2379号通知: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是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对电网企业成本约束和收入监管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电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今年第39次常务会议,“新电改”方案——该方案获常务会议原则性通过,将择机向社会发布。

明确了电网企业的公共服务属性、改变了电网“吃差价”的盈利模式,最大的亮点在于网售分开,培育多种售电主体。

2015年1月1日正式推行试点的深圳电改模式,意在通过国际通行的准许收入模式,确定独立的输配电价,进而在发电侧和销售侧实现电价市场化,电网企业则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

1.2 国外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当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电力改革,探索走向电力市场的道路。

世界上最早实行电力市场的地区是拉丁美洲。

1982年智利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在电力行业解除管制并引入竞争的电力法,而实际上其发电领域的竞争早在1978年就已经存在。

随后,阿根廷(1992)、秘鲁(1993)、玻利维亚、哥伦比亚(1994)、中美洲的巴拿马、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1997)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英国为电力和低碳能源行业投资者提供安全且具吸引力的市场,通过这个市场为未来数十年投资。

英国电力市场极具雄心的改革将开启从现在到2020年在可再生能源、新核能源、碳捕获与存储及天然气领域约1000亿英镑的新投资机会。

此外,英国政府还将于2014年引入“发电容量市场”(C apacityMarket),鼓励从2018年起在灵活、可靠的电力市场投资,保证在异常需求时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日本经济产业省审议会出台了政府新的《能源基本计划》草案,对于核能发电,经产省从稳定供给、削减费用、全球变暖对策的观点,在确保安全的大前提下继续使用核电。

俄罗斯电力体制改革起始于1992年。

先后经过三个阶段(三轮),到2008年6月30日,运行了16年的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被拆分,标志着俄俄罗斯电力体制改革起始于1992年。

先后经过三个阶段(三轮),到2008年6月30日,运行了16年的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被拆分,标志着俄罗斯完成了电力改革,电网资产集中到联邦电网公司等大集团手中进行统一管理,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完成了电力行业的彻底分拆,发、输、配、售、调度、交易各环节完全独立。

谁也没有想到,2012年11月,普京签署总统令,计划将俄罗斯区域配电控股公司与俄罗斯联邦电网公司合并,组建集输电和配电于一体的俄罗斯电网公司。

2013年3月20日,合并重组计划正式进入操作阶段。

俄罗斯电力体制改革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美国近年来,随着能源安全、气候危机、环境保护等大环境的改变,美国电力市场建设突出表现为传统市场设计与适应新形势的市场建设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继续完善批发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市场、零售市场等,不断提高区域市场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开展适应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发展的市场机制建设。

需要指出,这2个方面并不截然分开,既有区别也有融合,如需求侧响应机制就是智能电网的最佳应用之一。

1.3 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我国电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从发展程度和政府政策上基本上经历了三个进程:(1)电力经营一体化阶段1978年至1985年主要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问题,推行“集资办电”。

由于电力建设资金长期不足,发电装机增长缓慢,引发了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调,全国经历了长期的缺电局面。

据原电力部调查,由于拉闸限电,企业生产经常“停三开四”。

1978年全国缺电在1000万KW左右,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电力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2)厂网分开,竞价上网1998年6月,国家电力公司提出了“实行网厂分开建立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实施方案框架”,明确了山东、上海、浙江三省(市)为第一批“网厂分开、竞价上网”试点单位。

1998年11月,国务院国办发[1998]146号文转发了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并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与山东、上海、浙江同时列为网厂分开、竞价上网的试点单位。

1999年底,山东、上海、浙江三个试点单位的“网厂分开、竞价上网”改革方案相继报国家经贸委审批。

2000年1月,山东、上海、浙江三个试点单位的发电侧电力市场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行。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改革方案与2000年上半年上报国家经贸委。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发电侧电力市场在2000年4月至9月相继投入运行(试运行)。

2002年2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文件),决定对电力工业实施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其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督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全面进入了市场化,改革的新时期。

根据改革方案,对原国家电力公司进行拆分和重组,组建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公司。

2003年3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正式成立。

同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电价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3]62号文件)发布。

200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出台,标志着电煤问题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一大步。

200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国家电监会等有关部门下发了《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实施办法,对电价改革措施进行了细化。

(3)“大用户直购电”试运行国务院批准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国发[2002]5号文件)的第二十二条:“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发电企业向较高电压等级或较大用电量的用户各配电网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

直购电的价格由发电企业与用户协商确定,并执行国家规定的输配电价。

我国正式批准的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分别是吉林与广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