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习课件】第三章园艺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学习课件】第三章园艺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取控制的生物种群,因为农药控制别的有害生物而杀伤了该种群的
天敌,亦即消除了该种群的自然控制因素,使该种群很快重新增长,
以致形成猖獗为害。再增猖獗与抗药性常相伴而生。因产生抗药性,
而加大用药量,进一步杀伤了天敌,导致更大的再增猖獗。如是形
成恶性循环。残留指的是化学农药在农产品上的残留。一些化学性
质稳定、不易自然降解或生物降解的内吸性农药,残留问题尤为严
重。有些农药对人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人们不仅因直接
接触农产品而受其害;例如,水果、蔬菜不在安全采收期、在农药
残留超标的情况下就采摘上市,供人们食用;同时还通过食物链间
接摄入农药;农药随食物链逐级富集,所含浓度越来越大,因而越
来越富有危险性。产生抗药性,加大用药量,残留量更大,所以二
者是密切相关的。
医学ppt
2
第一节 综合治理的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理想的防治病虫害的方 法。19世纪以来,人们对生物防治有了极大的兴趣。20 世纪40年代,由于人工合成了有机杀虫剂,随后又合成 了杀菌剂等,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效果明显,化学防 治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但是经过长期大量使用后, 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污染环境,并且诱发病虫 害产生抗药性以及大量杀伤有益生物。人们终于从历史的 经验认识到依赖单一方法解决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是不完善 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治有害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不利 影响,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简称IPM的防治策 略,并成为控制植物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方法。
医学ppt
6
我们要尽可能地协调运用栽培园艺控制技术、物理机械控制技
术、生态控制技术和生物控制技术。在使用化学控制技术时,
合理使用农药,包括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
控制指标用药;严格针对控制对象选择最适农药;尽可能使用
选择性农药;尽可能更替农药;注意安全用药;掌握适当浓度
和用量;掌握用药时机;选用最适合的剂型和施药方式;选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学ppt
4
我国在1975年春季农林部召开的“全国植物保 护工作会议”上,确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 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并作了如下解释:“把防作 为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 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生物 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 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从内容上看,我国提出的 “综合防治”与国际流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品生产中,禁止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学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
杀线虫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禁止使用生物源、矿物
源农药中混配有机合成农药的各种制剂。因此,“无公害园艺
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将大大丰富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
医学ppt
7
合治理的实践。
二、综合治理的原则
(一)从农业生态学观念出发 植物、病原(害虫)、
(二)从安全的观念出发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关系密
切,要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又考虑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协调 选用一种或几种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栽培管理、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物理机械防治、药剂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 各项措施协调运用,取长补短,又要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以达 到最好的效果。同时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医学ppt
1
自从20世纪40年代人工合成有机农药以来,有机农药的广泛使用
在控制植物病虫害、草害和鼠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
由于农药的长期使用和滥用,造成了有害生物的抗性、再增猖獗和
农药的残留问题。抗性指的是生物长期接受药剂处理使其后代产生
抗药性。再增猖獗指的是生物群落中原处于自然控制下,不需要采
天敌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它们同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又 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发生和消长又与共同的生态环境的 状态密切相关。综合治理就是在园艺植物播种、育苗、移栽和管理 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节生态系统中某些组成部分,创造一个有 利于植物及天敌的生存,不利于病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 防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用药部位等。
近年来,提出的“无公害园艺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
与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观点是一致的。在
“无公害园艺产品”生产中,规定了允许使用、限制使用、禁
止使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种类、使用次数,规定了一整套的无
公害综合治理技术和操作规程。“绿色食品”中的A 级食品生
产中,限制使用、禁止使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种类;在AA级食
医学ppt
5
1986年11月中国植保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在成 都联合召开了第二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提出 综合防治的含义是:“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 的体系,是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 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即以农业生态全局 为出发点,以预防为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控制因素, 达到控制病虫发生的目的;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相互协 调,取长补短,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防治方 案,利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应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 综合治理不是彻底干净消灭病虫害,而是把病虫害控制在经 济允许水平以下;综合治理并不降低防治要求,而是把防治 措施提高到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水平上。
医学ppt
3
一、综合治理的含义
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是从“有害生物综合治 理”引伸来的。由于园艺产品大多数是直接食用的,因此,其 安全性特别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提倡和推广“无公害园 艺产品”与“绿色食品”,其生产过程正是以更安全、更有效 的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为基础的。
早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在于使用各种控制措施, 并有简单的协调。而在60年代末期提出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思想,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并具有了系统思想。1967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马召开的“有害生物综合控 制”专家讨论会上,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 )的概念:“有害生 物综合治理是依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与其环境间关系的一种 管理系统,尽可能协调运用适当的技术与方法,使有害生物种 群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