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南京大学行政管理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61)公共管理基础、(933)行政管理学一、(661)公共管理基础的参考书目为:《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933)行政管理学参考书目为:《行政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管理新论》黄健荣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共行政学》严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政治学研究方法》严强、魏姝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公共行政的概念》张康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关于英语其实我的英语基础还是比较差的,起码在考研之前,这让我在英语学习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坎要过,不过好在只要过了这个坎,英语成绩一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为了度过这个坎,我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去看英语,用到的资料就是木糖英语的真题和单词,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就只是看英语不停的坎,付出了读文章读到恶心的代价,虽然当时觉得真的很痛苦,但是实际上现在想来还是值得的,毕竟英语的分数已经超乎我的想象。

如果你的英语也很差,真的没必要自卑,拿自己的弱项去对抗别人的强项,徒增烦恼。

在我复习的时候我不仅做了真题还顺带着背了真题里面的出现的高频率单词,这个基本上是背了两遍,虽然没有背的很熟,但是也丰富了词汇量,做真题,再背一背真题里出现的好句子。

关于单词,一共50个list,我每天就背一个list,背完后把单词抄到纸上,到晚上后就用铅笔把中文意思写出来(因为考研英语对拼写要求很低,所以大部分我们看到单词只需要反射出来什么意思就好!!!!!第一遍用了50天,同时可以每天做点阅读,每天做几篇模拟题(因为真题很重要,需要珍惜),第二遍单词每天过两个list,你会发现第二遍以后你的阅读有质的飞跃,因为单词都认识,我一直过单词过到考试。

单词没啥问题真题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一般每套真题阅读控制在四个以内。

因为不管题怎样,总会有一两道纠结的题,但是控制在四个以内就可以保证不拉分。

最后两个月集中突破新题型和完型填空,你会发现,只要单词没问题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千万不要相信英语有捷径,捷径的终点就是悬崖摔下去,我有个同学就用了什么单词书,最后就是他阅读什么都看不懂,拼命学技巧,最后还是会错很多,捷径是致命的,英语单词就是王道!!!!真题我是做了两个月,8月份到10月份,因为重点其实要放在专业课,我的英语说到底就是背单词,做题,把真题阅读里的单词也背过。

阅读确实分值很高,很重要,考研阅读一般会按照段落顺序出题,因此你们在做题之前可以先在每段开头和句首标上序号,一般在五段到七段之间,每段差不多会出一个题,有多余的一两段应该是没有出题的,但不是说这段没用,该读还要读。

在标完号之后,读后面五个问题的前两个问题,只读问题的题目。

然后从第一段开始读,读到第一个问题的出题点停住,细读,然后把第一个题解了。

接着往下读,读到第二个问题的出题点,细读然后接着解题。

然后回过头来再读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定位第二个问题出题所在段落的下一个段落(不一定是第三段因为中间可能存在着非出题段),以此解题,重复此方法,直至做完。

为什么让大家每次读两个问题而不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呢,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两个问题比较短,大家读完了不容易忘记,而且一次读两个做题效率会最高,再一个是防止两个问题有一个问题的出处比较隐晦,你读的时候会读不出来,比如第一个问题的出处你没找着,然后却读到了第二个问题,这时候你就要格外注意前面的段落了,是不是自己没读仔细。

第三个原因是防止出现主旨题(这种题必须通过全文理解把握)的情况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你大部分单词都不认识,什么方法都帮不了你,所以不管前期还是后期都不要放下对单词的记忆,把词汇量提上去。

专业课是拿高分的关键,专业课好,总分高,专业课不好,总分低,这是没得说的。

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专业课难了的话,很多人不过线的,本来考前觉得自己目标是140的,大都只有100分,本来觉得自己120的都是70,80分。

经验总结如下:1)3—6月份,打基础,教材+网课(有的内容不考,不看即可),翻看每一章的教材,并做每一章节的习题,然后做相应的研教新版的练习题,将不会的重点勾画下来,在第二轮复习时还要仔细琢磨。

时间分配情况根据自己情况来定,可以缩短,可以延长。

轮流背诵、理解。

在这期间更细致研究了下这几年的真题,弄清楚学校的命题风格和高频率的考点,结合自己背诵的内容再巩固。

比较靠近考试的时候就开始刻意去背,并且把真题拿过来翻看,看看哪些是自己还不太会的再进行熟悉,最后刷了下研教新版的模拟题。

感觉后期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全时主观题,都要能有话讲。

2)7—9月份(最迟10月份),强化阶段,这一阶段是对重难点的突击,一定要做好,不然到后面就够呛的。

课后题第一遍做了记号的题目,该看第二遍了,对方法要有一个小小的总结。

例如我的错题上都会把知识点相应的标注出来,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在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学、行政职能概述、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改革概述、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行政伦理概述、行政伦理的结构与内容、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当代中国行政伦理、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行政组织概述、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人事管理、人事行政和人力资源开发、国家公务员制度、当地人事行政变革、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行政法治概述、行政立法、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行政伦理概述、行政伦理的结构与内容、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当代中国行政伦理。

看书的同时也可以看一看研教新版的练习题,真的很不错,适合稳扎稳打的同学用做平常练习。

研教新版总结了一些做题的规律,个人觉得这是锦上添花的一本书。

这本书上讲的非常有逻辑,讲了很多的实用解题技巧,书上把题目归类,并详细每一类题的标志和解题的方法,让我在备考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光看书是不太够的,除非当年的题目简单,不然拿高分就成问题了,如果你只是做了书和真题,面对一般的考研题目也许没有问题,但是遇到难的题目,你就载跟头了)。

这一阶段的题目练习可以选用研教新版的习题集,不仅复习知识点,还可以帮助我们练习解题思路。

考研专业课要拿高分,首先就是前面的基础分数一定要拿到手,不然后面再怎么好也就100多一点吧。

3)10—12月,冲刺练习。

这一阶段将会做大量的习题,来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也要对前面的知识反复复习。

到了11月份,就要参考各高校真题了,看看这些知识点能够怎么出题,一般是怎么出题的,每年差不多有两三道题是比较灵活的那种,你不能直接找到原话。

这除了要求你把该背的东西背熟外,知识面还得广一点,肚子里有货,能写的出来、编的出来。

自己严格按照考试要求练习,总结自己不足和知识漏洞。

留下几年真题用来最后一段时间练习。

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算前面没有复习好,吃透真题,也可保证高分(题目太难除外)。

几套模拟题大概用一个月就做完了,其中我把自己的错题都着重标注了,比如这样的题:就非常有迷惑性。

一个阶段要做一个阶段要做的事,在整理好自己的错题之后,还是要日常回顾才行。

后面的时间就是做大量的错题了,这可以来提高专业课能力,题目难度较大,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可以提高对难题的敏感程度,练习的越多成绩越好这是一定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来定。

不管是哪本书,书上讲的都是针对所有的考研学生,因此他所提到的问题你不一定全有,他没有提到的错误你未必没有犯过,所以一定要总结,你可能这道题不出错误,下次复习的话也会更加清楚明了。

平时的题一定要坚持去做,光靠书和真题是不太够的,特别你要考名校,不管题目是难还是简单,一定要考好,因为你的对手比你要厉害的多。

我们在做题时要记住,专业课的真题很重要,同样公共课的真题也很重要,比如政治和英语。

关于英语真题,阅读理解是重点,我们要将文章中的重点单词记下来,并需要一套好的真题解析,《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上的解析对题目分析就很透彻,而且最重要的是根据题目与原文分析答案,而不是在知道答案后,去反推为什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这种方法对做题能起到很大的帮助,而且也能用在做专业课的某些题上。

而政治的真题用法是分析容易出什么错误选项来误导你,这是需要按照马原、毛概等五个模块进行分析,而李凡《政治新时器》中就有一本关于真题分析的部分,内容很好,建议看一看。

本来是说专业课真题的重要性呢,结果说了一下公共课的,有点跑题了。

最后的最后,专业课还会要看你考的学校了,关键是收集信息,最好是有真题,没有真题是很难考到高分的,向学长学姐打听,网上买都可以,拿到真题最好。

时间的合理分配很重要,拿分的科目多花时间,只需要过线的科目少花时间,差的科目多花时间,稍微好的科目少花一点时间,最好是每门课时间按比重均匀分配,具体情况自己按自身情况安排。

记住一定要补短,和拿下长期积累的学科。

差不多就这些吧,废话不多说了。

别给自己灌那么多鸡汤,别老是感动自己。

你是不是自习室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一点都不重要。

关键是方法、效率!祝大家都好运吧。

写到这里,我的经验就跟大家分享完了,我个人的一些笔记和当时搜集的真题我都传到了high研APP,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因为考研不易,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上面私信我,一定知无不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