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橡胶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2019橡胶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橡胶机械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2月目录一、橡胶机械行业发展概况 (4)1、行业概述 (4)(1)行业概况 (4)(2)发展历程 (5)2、竞争格局 (5)(1)行业总体规模 (5)(2)橡胶机械行业竞争格局 (6)(3)轮胎模具竞争格局 (6)二、橡胶机械面临新机遇 (7)1、轮胎保有量大,替换胎市场繁荣兴起 (7)(1)汽车产业仍将保持快发展 (7)(2)广泛出口美国替换胎市场 (8)(3)替换胎市场迎来春天 (9)2、轮胎产业升级,半钢胎成新投资方向 (10)3、外资轮胎厂本地化采购成新趋势 (11)三、细分产品分析 (12)1、密炼机 (12)(1)技术方向:大容量化 (12)(2)行业竞争格局 (13)2、成型机 (14)(1)全钢胎成型机 (14)(2)半钢胎胎成型机 (15)(3)市场需求 (15)3、硫化机 (17)(1)技术方向:液压硫化机 (17)(2)市场需求 (18)4、压延、裁断机械 (19)5、检测设备 (19)6、子午线轮胎模具 (19)(1)半钢胎模具兴起 (19)(2)工艺分析 (20)(3)市场需求 (21)四、投资建议及重点公司简况 (21)1、投资建议 (21)2、巨轮股份 (22)3、豪迈科技 (23)4、赛象科技 (24)5、蓝英股份 (25)6、大橡塑 (25)五、主要风险 (26)一、橡胶机械行业发展概况1、行业概述(1)行业概况橡胶机械主要包括轮胎橡胶生产过程中炼胶、压延、压出、裁断、成型、硫化、检测等工序的关键设备,主要由密炼机、压延挤出机、裁断机、成型机、硫化机、模具、检测设备等构成。

我国橡胶机械拥有全套轮胎生产线的能力,技术水平已满足子午线轮胎的需求,尤其是机群式产品密炼机、成型机、硫化机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发展历程总体上我国橡胶机械的发展同时经历着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两个过程。

从80 年代开始橡机企业先后引进了15 项橡机制造技术,涉及11 个企业,在这些引进技术中成功率不足50%,引进制造技术比较成功的主要是益阳橡塑、蚌埠化机和青岛高校软控三个企业。

在自主技术开发,80 年代化工部设备国产化办公室正式把子午胎设备列入国产化计划,由国家补助部分资金,安排10 余家橡机企业承担,前后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子午胎国产化设备全部研制成功,陆续开始成批生产,企业效益大增,出现了天津赛象、北京敬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和桂林橡胶设计院等很多颇具活力、蒸蒸日上的新型橡机企业。

2、竞争格局(1)行业总体规模全球市场:2010 年全球橡胶机械市场销售收入约33.22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6%,增幅主要来源于印度和中国,中国增长了27%,印度增长了10%,其他区域处于均衡态势。

国内市场:2011 年上半年我国27 家主要橡胶机械厂家销售收入为39.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以此推算我国橡胶机械上半年总销售收入达到52.8 亿元,比去年同年增长21.6%。

(2)橡胶机械行业竞争格局2010 年全球橡胶机械31 强中,中国有13 家制造商上榜,其中前10 名有2 家中国企业,分别是软控股份和益阳橡机,中国橡胶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已占全世界的33%。

(3)轮胎模具竞争格局轮胎模具产业是橡机产业的重要分支,轮胎模具产业的发展与橡机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它起步于上世纪70 年代,发展于90 年代后期和新世纪10 年,随着子午胎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轮胎模具业协会会员单位的销售收入从2004 年的7.5 亿元增至2009 年的19 亿元,平均年增长42%。

国内现有轮胎模具企业约30 家,具有相当规模和开发能力的轮胎模具企业有10 多家,主要有山东豪迈、广东巨胎和揭阳天阳等企业。

二、橡胶机械面临新机遇1、轮胎保有量大,替换胎市场繁荣兴起(1)汽车产业仍将保持快发展橡胶机械主要运用于轮胎的整个生产过程,而轮胎行业又依附于汽车行业。

2010 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 万辆和1,806.19 万辆,已经连续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销国。

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我国汽车产能保守3,124 万辆(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根据各大汽车集团规划,2015 年全国总产能或将超过4,000 万辆。

东兴汽车行业研究员保守预计,未来5 年汽车年均增速也将保持在10-12%左右。

(2)广泛出口美国替换胎市场轮胎出口占子午线胎总产量的35%(假设出口胎全部是子午线轮胎),而出口目的地中,2010 年美国市场占22%,如果从特保案之前的数据来看的话,这一数据2009 年更是高达35%(特保案09 年9 月开始实施)。

虽然我国出口美国的轮胎主要用于替换胎二级纵队和三级纵队市场,但也反映出了我国轮胎产品仍具有相当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中国即将启动的替换胎市场而言,中国轮胎企业的机遇更大。

(3)替换胎市场迎来春天2010 年我国配套胎和替换胎(子午线轮胎)市场需求总量超过2.3 亿条。

虽然目前国产子午线半钢轮胎主要出口至国外用于替换胎市场,但随着特保案对轮胎行业的打击,一些轮胎企业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国内替换胎市场。

在汽车发达国家,替换胎占整个轮胎市场的2/3。

2011 年9 月,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1 亿辆,替换胎市场需求量将超过配套胎,作为已经大量进入美国等发达国家替换胎市场的中国轮胎行业,在本国替换胎市场上将大有可为。

2、轮胎产业升级,半钢胎成新投资方向初步统计,最近我国先后启动的全钢轮胎项目有近四十个,首期规模30 至60 万套,但最终目标多在200 万套。

待这些项目全部达到规划目标,我国全钢胎将新增能力4,000 万套,到时我国将拥有全钢胎生产能力1.2 亿套。

这一数字已大大高于市场需求。

近年我国橡胶机械70%以上销售在全钢胎设备。

我国半钢现由外资及合资占主流,外资与合资占的比重大约为70%。

根据我国轮胎“十二五”规划及轮胎企业规划,我国轮胎工业发展重点将在半钢胎。

我国轮胎企业尤其是山东一些企业在全钢胎得到实惠并拥有一定积累后,我国半钢胎投资有明显加速迹象。

初步统计“十二五”我国半钢项目在20 个以上,新增半钢胎规模在2 亿条以上。

3、外资轮胎厂本地化采购成新趋势一方面,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的大趋势,全球采购成为必然,随着世界轮胎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加快,国际轮胎巨头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尝试在国内采购轮胎模具和橡胶机械。

另一方面,米其林等世界知名轮胎企业已经全部进入大陆市场,随着投资额的增加,他们不断地释放其设备购买力,进入开放市场采购更多的东西。

只要上述轮胎企业每年购买橡胶机械的支出平均增加3%到4%,全球轮胎机械销售收入每年就可望增长10%左右。

四大巨头已逐步接受中国产的橡胶机械,在与米其林等世界级轮胎企业商贸中,我国橡胶机械企业能够学习到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同时日本三菱、神户制钢等逐渐淡出橡胶机械,给我国橡胶机械最好的机会。

日本三菱、神户制钢已基本放弃机械式硫化机等产品生产。

世界轮胎前10 强企业都已在中国内地布局建厂,他们在高端的子午胎生产方面占据优势,轿车子午胎占我国75%的市场份额,载重子午胎占25%。

在这些企业的轮胎生产线上,国内橡机企业提供的各种橡机设备约占10%~30%,其中以硫化机、密炼机居多,甚至达到50%以上。

采购从零散到成批,从小量到大批,金额从几百万到上亿元。

三、细分产品分析1、密炼机(1)技术方向:大容量化密炼机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是设有一对特定形状并相对回转的转子、在可调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状态下间隙性地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的机械,主要由密炼室、转子、转子密封装臵、加料压料装臵、卸料装臵、传动装臵及机座等部分组成。

密炼机是轮胎生产和各种橡胶制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它直接关系到轮胎性能的稳定。

在汽车行业的带动下,轮胎需求量日益增加,密炼机开始向环保、节能、高速化发展,大容量设备正是顺应了此趋势。

此前,世界上只有日本神钢和美国法拉尔的两家企业能生产650 立升这种大容量密炼机。

目前,国内橡胶轮胎企业使用的多为370 立升容量的密炼机。

大橡塑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650 立升密炼机的炼胶量相当于1.6 倍370 立升密炼机的炼胶量,可为橡胶轮胎企业直接节省约20%的投资和15%的能源。

国内另一家密炼机龙头企业益阳橡机也完成了GE580 密炼机的研发工作,目前该公司GE650 密炼机的全套图纸也已完成设计,而世界上最大容量的密炼机为1,000 升。

(2)行业竞争格局目前我国生产密炼机的企业很多,最主要的有大连橡塑机械厂,其是最早生产密炼机的厂家,引进苏联图纸,直到现在国内橡胶厂大部分都是采用的该厂产品,1986 年公司就仿制出F270L 密炼机。

另一家企业是益阳橡机厂,其是60 年代我国新建的大型橡机厂,从西德引进GK 型密炼机制造技术,1987 年已生产出GK270 密炼机。

2010 年益阳橡机销售密炼机58 台,2011 年前11 月,销售了61 台,全年产量接近100 台。

2、成型机(1)全钢胎成型机90 年代以来,国外轮胎设备制造商推出的成型设备主要有日本三菱重工的SS2024SB 三鼓成型机、德国克虏伯的NR3 和TR3 型三鼓成型机以及荷兰VMI 公司的VAST-QUATTRO 三鼓、四鼓成型机和VAST4 四鼓成型机。

目前较先进的是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设备,我国自2002 年开始引进此设备并在几个轮胎公司中应用。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每台每班可成型130-150 条轮胎,产量比三鼓成型机增加40%,是两鼓成型机单机班产的近3 倍。

天津赛象科技、北京航天625 研究所、青岛高校软控、沈阳蓝英等企业的产品已相继推向市场,目前国内全钢胎项目基本上都采用了国产的两鼓、三鼓一次法成型机,四鼓成型机由于旋转鼓定位精度不稳定、占地庞大,国内未得到推广应用。

(2)半钢胎胎成型机半钢子午胎成型机该机分为一次法和二次法成型机。

国外使用最广的是一次法成型机。

国内轿车子午胎成型设备多采用二次法成型机,其胎胚存放、运输、多次定位等各种因素对轮胎的均匀性、动平衡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达不到成型高性能轮胎的要求,而性能较高的半钢子午胎一次法成型系统主要依赖进口,国内橡机企业目前产品不成熟,竞争力弱,目前我国只有北橡机电有限公司、北京625 所、青岛软控股份、恒驰智能、沈阳蓝英等单位能够生产一次法成型机,但市场上缺乏成功应用案例。

(3)市场需求子午线轮胎成型机需求量保持15%以上。

新增需求:我国轮胎需求量的增长取决于国内汽车产量增长、国内汽车保有量增长和出口增长,预测未来成型机需求量的几个核心假设是:1)假设未来两年我国汽车产量年增幅在8%,汽车保有量年新增1,500 万台左右;2)配套胎与汽车产量之间的系数关系是6.5X;替换胎与汽车保有量的系数关系是0.95X;3)2011-13 年轮胎出口分为1.5、1.7、1.95 条,不考虑2012 年轮胎特保案结束;4)半钢一次法成型机年加工轮胎30 万条,全钢一次法成型机年加工轮胎10 万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