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产业分析报告

橡胶产业分析报告

天然橡胶产业分析报告一、天然橡胶及其属性天然橡胶通过提取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

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

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

天然橡胶的自然属性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是指从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

天然橡胶的物理特性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

天然橡胶的化学属性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

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橡胶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

天然橡胶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较强的物质,光、热、臭氧、辐射、屈挠变形和铜、锰等金属都能促进橡胶的老化,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胶的致命弱点,但是,添加了防老剂的天然橡胶,有时在阳光下曝晒两个月依然看不出多大变化,在仓库内贮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

天然橡胶的耐介质特性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碱性能,但不耐浓强酸。

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则溶胀,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一般说来,烃、卤代烃、二硫化碳、醚、高级酮和高级脂肪酸对天然橡胶均有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则受塑炼程度的影响,而低级酮、低级酯及醇类对天然橡胶则是非溶剂。

天然橡胶的规格划分天然橡胶可分为标准胶(又称颗粒胶)、烟胶片、浓缩胶、白绉胶片、浅色胶片、胶清橡胶和风干胶片等,最常用的是标准胶和烟胶片。

标准胶分为一级(SCR5)、二级(SCR10)、三级(SCR20)、四级(SCR50)四个等级,烟胶分成1~5号烟胶片(RSS1~RSS5)五个等级。

天然橡胶的种植分布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现已布及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印度、越南、尼日利亚、巴西、斯里兰卡、利比里亚等。

我国植胶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此外台湾也可种植,其中海南为主要植胶区。

现在,中国的橡胶加工业正值蓬勃发展时期,各地的橡胶业不仅加快了中国工业的进程,也带动了各地的经济建设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国仅海南、广东、云南等地气候条件可以种植,可用面积约1500万亩,目前已种植1400万亩左右,年产量在60万吨左右。

橡胶成品种类通用型橡胶的综合性能较好,应用广泛。

主要有:①天然橡胶②异戊橡胶③丁苯橡胶④顺丁橡胶特种型橡胶指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橡胶。

主要有:①氯丁橡胶②丁腈橡胶③硅橡胶④氟橡胶⑤聚硫橡胶此外,还有聚氨酯橡胶、氯醇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等。

二、橡胶行业发展情况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

可见,橡胶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后向产业十分广阔。

近几年来,橡胶行业得到不少发展,已有细分行业稳中有升,新生橡胶细分行业则飞速发展,但同时,橡胶行业也还存在环境、资源、灾害、创新等问题。

2004年,全国天然橡胶种植总面积69.62万公顷,开割面积45.19万公顷,干胶产量57.33万吨。

其中农垦橡胶种植面积41.1万公顷,民营28.52万公顷,分别占全国橡胶总面积的59.03%和40.97%。

2005年,海南遭遇50年罕见的干旱和百年不遇的台风灾害,天然橡胶生产遭受重创。

为挖掘国内天然橡胶种植、加工的发展潜力,增加自给,中国橡胶行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认真贯彻国家安全、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方针,并取得重大成果。

尤其是橡胶助剂行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绿色环保型助剂大幅增长,防老剂优良品种产量比例已达80%,促进剂达50%,有毒、有害、高致癌的NOBS生产量得到有效控制;废橡胶综合利用率达65%以上,再生胶及胶粉后加工利用领域扩大。

2006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讨论通过并发布《中国橡胶工业“十一五”科学发展规划意见》及橡胶行业“十一五”实施名牌战略规划意见。

这是首次由协会组织制订的行业规划。

规划表明,橡胶工业“十一五”期间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全行业要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橡胶工业的强国。

中国橡胶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到2010年,中国天然橡胶总消耗量将达到230万吨,橡胶工业的产品结构将有较大变化,新型产品、更新换代产品增多、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扩大,生产技术有明显进步。

橡胶行业的特征决定了当一国的橡胶行业成熟后,该行业的景气状况与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将保持很强的相关性:其发展周期的长度与该国经济周期的长度相当,走势同向;但由于橡胶行业属于基础工业,它的周期变化要略提前于经济周期的变化。

另外,同样由于橡胶行业处于国民经济生产链的前端,其周期波动的波幅要小于产业链末端行业的波幅,也小于整个经济的波幅。

因此,从产业投资的角度看,成熟的橡胶行业比较接近收益型投资行业。

世界主要的橡胶产业国天然橡胶树属热带雨林乔木,种植地域基本分布于南北纬15℃以内,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约占世界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的90%。

生产国主要有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印度、越南、缅甸、斯里兰卡等,尤以前三国为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且将所产天然橡胶的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其中,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占产量比高达90%以上。

天然橡胶消费国:东亚(中国、日本等)、美国、西欧,消费国主要依赖进口,尽管我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居于世界前5位,然而产量满足不了消费,消费量的三分之二依靠进口。

我国进口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越南等国,主要通过厦门、上海、青岛、天津等口岸。

进口天然橡胶实行配额制,进口包括三种方式:来料加工、双限和一般贸易,其中只有一般贸易部分能够参与期货市场的交割。

我国橡胶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云南、广东、山东莒县、河北等地。

三、天然橡胶产业链特点及风险分析我国天然橡胶产业领域和其他加工行业一样,主要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组成部分。

上游包括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在我国主要包括海胶集团、云南农垦、广垦集团这三大国企,以及遍布海南、云南、广东等地大大小小的民营天然橡胶种植加工企业。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中游主要是大大小小的橡胶贸易企业。

国内天然橡胶的贸易和其他大宗商品如铜、钢材等就定价原则来说有很大不同。

天然橡胶虽然也为大宗商品,但其贸易中的定价仍旧以传统一对一询价为主,这与有色金属和钢材明显不同——金属现货往往比较权威的集中定价市场。

天胶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涉及天然橡胶消费的橡胶制品业及以汽车行业为代表的终端消费企业。

橡胶制品业主要包括轮胎、胶带、胶鞋、医疗器械等,其中轮胎行业是其中最主要的天然橡胶消费行业。

对于天胶种植及加工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时面临天胶销售价格下滑。

在人工成本和种植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销售价格的下滑会导致企业利润的下滑和胶农收入的减少,从而影响天胶种植及加工企业发展。

例如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急挫,世界金融市场陷入低迷状态,投机者纷纷抛售橡胶期货,使橡胶价格大幅回落。

农垦橡胶加工企业干胶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民营橡胶加工企业保本经营,生产的干胶大量库存,胶农收入锐减。

天然橡胶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橡胶制品业,这主要又包括轮胎制造业和非轮胎制品业。

轮胎制造业无需太多介绍,而非轮胎制造业则主要包括:胶管胶带、胶鞋、气球等。

近年来,中国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拉动了市场对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等合成橡胶的需求量。

但由于产能的限制,中国生产的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无论在产量还是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市场要求,每年进口量仍然很大。

橡胶制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附加值不高,天然橡胶的原材料成本通常约占50%左右,原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及行业的竞争力。

在天胶价格急剧上涨过程中,橡胶制品的生产成本急剧上涨,而成本转嫁给下游的终端消费企业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这将会造成橡胶制企业盈利能力的下滑,从而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

在市场不景气时,企业的采购成本虽然会降低,但由于下游的消费放缓,同产企业会降低产能,这时企业的常备周转库存有跌价减值的风险,但这对于那些库存合理的橡胶制品企业影响不大。

在天然橡胶产业链中,处于生产和消费环节中间的就是为数众多的橡胶贸易企业。

从我们实际考察看来,国内天然橡胶的贸易和其他大宗商品如铜、钢材等就定价原则来说有很大不同。

天然橡胶虽然也为大宗商品,但其贸易中的定价仍旧以传统一对一询价为主,这与有色金属和钢材明显不同——金属现货往往有个比较权威的集中定价市场——有色金属主要有长江有色市场,钢材主要有上海钢材电子市场。

虽然如今信息化和电子化的发达直接导致天然橡胶各贸易商报价在任一时段都趋向于高度一致,正常的贸易很难带来利润空间。

贸易商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依靠“做行情”,即在相对价格相对低位囤货,在市场价格相对高位卖出。

依靠“做行情”的贸易方式在市场发生极端变化时必然存在较大的风险,例如在金融危机时就出现了大量的贸易商和少数轮胎厂违约事件。

四、天然橡胶期货对橡胶产业链的影响(一)天然橡胶期货概况目前国际主要的天然橡胶期货交易场所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新加坡商品交易所。

虽然都交易橡胶期货,但这三个交易所的标的物却不完全相同。

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期货的交割标准品全乳胶(SCRWF)和进口3号烟片胶(RSS3)。

在国内天胶期货品种推出以后,天胶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经营模式、盈利模式都发生了改变。

天胶期货推出以来,以农垦为代表的国内的生产型企业积极参与天胶期货市场。

2004年6月29日云南农垦集团成立了产业股份公司,对天胶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了统销。

产业公司通过现货和期货两个渠道完成销售任务。

一方面参考期货市场价格确定现货销售价格,另一方面,作为现货销售的补充,在期货价格理想时,直接通过期货交割实现部分销售。

期货与现货结合保障了农垦销售任务的顺利完成。

产业公司放开收购,胶工、胶农不再担心胶卖不出去的问题,并且胶款能够得到全额兑现,提高了一线种胶、割胶人员的积极性。

集中销售和期货交割渠道形成后,单个农场不再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到全国跑销售,减少了中间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回扣现象的发生,云南农垦各农场原来庞大的销售队伍精简了。

另外为了能够满足上期所期货交割的要求,2005年3月起,农垦统一了橡胶产品的包装和标识,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强化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品牌意识,并推行了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天胶的生产质量和品牌效应日益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