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西高速公路JXZT-1标路床水泥土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机西高速JXZT-1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五日目录1、编制目的 (2)2、编制依据 (2)3、工程概况 (2)4、试验目的 (3)5、施工现场准备 (3)5.1 工期安排 (3)5.2 施工方法及检验标准 (3)5.3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4)5.4 技术准备 (5)6、水泥土施工方案 (5)6.1、工艺流程图 (5)6.2 验收下路床 (6)6.3 测量放线 (7)6.4 填料要求 (7)6.5 控制素土摊铺厚度 (7)6.6 含水率测定及控制 (7)6.7 散布水泥 (8)6.8 拌和 (8)6.9 整平 (9)6.10 碾压 (9)6.11 养生和保护 (10)6.12检测验收 (10)7、质量控制 (11)8、质量保证体系 (13)8.1.质量目标 (13)8.2.质量保证措施 (13)9、文明施工 (16)10、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6)11、环境保护措施 (16)12、创优措施 (16)路床4%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方案1、编制目的为确保机西高速公路JXZT-1标K25+600~K32+000段路床水泥土填筑质量,全面落实业主提出的“样板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创优”的首件工程评估工作。
通过K31+850-K32+000段路床水泥土处理试验段施工,掌握最佳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推广到全标段指导路床填筑施工。
2、编制依据2.1、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2.2、《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2.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2.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3、工程概况根据《郑州机场至周口西华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纸设计》有关内容、业主、监理要求,结合本标段具体情况,全线上路床40cm部分采用掺4%水泥土进行填筑。
本标段起讫里程K25+600-K32+000全长6.4km,上路床40cm全部采用掺4%水泥改良土。
本次试验段选于K31+850-K32+000长150米,该段下路床已施工完毕,并完成冲击碾压工作,驻地办、总监办验收合格,具备进行段路基上路床4%水泥土施工条件。
4、试验目的1、确定施工集料的配合比例、松铺厚度及标准施工方法。
2、检验施工机械从备料、拌合、运输、摊铺到压实的配套性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3、得出合理的人员、机械和拌合深度、压实组合、松铺系数。
5、施工现场准备5.1 工期安排K31+850-K32+000段上路床水泥土试验段,计划2014年5月25日开工。
5.2 施工方法及检验标准路床试验段填筑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布灰拌和)、碾压夯实、检验签证、整修。
各区段或流程内采用流水作业,施工过程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化施工,配备能力匹配的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并配备自卸汽车、自行式平地机、振动压路机、洒水车。
水泥土试验段填料先进行含水率、密度、土的液限、塑性、塑性指数、颗粒分析等试验。
并事先做好水泥土拌合物的标准击实试验以提供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经过EDTA滴定、压实系数等检测手段得出路基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技术数据。
用以指导上路床水泥土工程全面施工。
路基基床底层采用水泥土填筑,水泥掺入量4%,压实系数≥0.96(《两阶段施工图纸》)。
5.3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现场人员配备:施工作业面配备现场负责人一名,技术员1名,测量人员1名,试验人员1名,施工人员8名。
1、人员配备姓名职务职称分工叶伟杨项目总工高工全面技术指导赵卫华项目副经理工程师现场指挥张广瑜工程部长工程师技术指导、数据收集于洋技术主管工程师现场技术负责人刘东华队长工程师现场指挥杨宝君质检工程师工程师质检负责徐龙军试验工程师工程师试验负责马浪测量主管工程师测量负责人2、施工机械配置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性能单位数量1 挖掘机ZZSLC型台 22 推土机SD13型台 23 装载机ZL50D型台 14 振动压路机22T 台 25 路拌机WB210 台 26 自卸车16m3 辆157 洒水车10m3 辆 28 平地机PY160 台 13、测量试验仪器表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 全站仪尼康DTM532 套 12 水准仪DSZ2 套 23 罐砂筒φ150mm 个 14 电子称ACS-30 台 15 烘箱台 16 EDTA 套 25.4 技术准备试验段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核对,搜集相关技术资料,并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一方面认真学习设计图中的相关设计要点,掌握设计意图,另一方面复核工程数量,深入学习和掌握路基施工参考图纸及检验标准,编制施工计划、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做好工程备料计划,在线路两侧设置的导线点和水准点,组织测量人员对控制桩进行联测,对路基中桩、边桩进行测量放样。
6、水泥土施工方案6.1、工艺流程图润。
挂线施工。
6.4 填料要求对已经做完击实试验的土料进行适当筛选,清除腐殖土,植物根系。
当填料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通过室内试验确定4%水泥土最大干密度为1.878g/cm3,最佳含水量为11.6%左右。
水泥堆放做到上铺下垫,做好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控制现场贮存量,保证现场水泥用量不影响施工生产,并做到先到先用。
6.5 控制素土摊铺厚度下路床验收通过后,进行上路床第一层素土摊铺,参考路基94区填筑的松铺系数1.25作为控制标准,路基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即素土填筑的松铺厚度为25cm,因每车土约16m3,在下路床顶布方格进行素土填筑,上路床素土填筑宽度为31.36m,平分为5份,每份宽度为6.27m,下路床上画出10m*6.27m的方格线,每格填筑方量为:10*6.27*0.25=15.6m3,即每方格填筑1车土,在填筑完成后用推土机进行整平,做到摊铺均匀。
6.6 含水率测定及控制我标段土质为砂性土,在水泥土施工前要进行闷水,保证其含水量。
对已经整平的素土进行含水率确定,施工过程中发现含水率是否合适,是影响水泥改良土填筑压实系数的最主要因素。
现场施工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1.6%+2~4%为最佳,含水率大了影响碾压收面,小了压实质量得不到保障,用灌砂法做压实系数时不容易达标。
因此在素土整平后,水泥散布前应采用过干洒水或过湿晾晒的方法控制含水率。
6.7 散布水泥上路床水泥土施工宽度为13.65m*2=27.3m,平分为8份(每份宽度为3.41m),用白灰在画出3.41m*4m的方格,根据4%水泥土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为1.878g/cm3,可计算出每个方格的水泥用量(水泥土压实厚度按0.2cm计算),压实度不小于96%,每3.41m*4m方格的水泥用量为:1.878*1000*3.41*4*0.2*0.96*0.04=197kg(约4袋)。
散布水泥前先检查压路机及路拌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工作状态正常,油料充足。
散布水泥要求是先散布袋装水泥,待水泥袋数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拆袋散布。
散布时分两组人,第一组负责拆袋并负责清理水泥袋,第二组用铁锹和扒子,均匀分布水泥。
两组一前一后协调配合。
6.8 拌和水泥散布均匀后采用路拌机进行拌和,拌和时要求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灰带、灰团、花面。
派专人用铁锹进场检测拌和深度,不得留有“素土”层。
相邻拌和段重叠拌合5米以上,相邻拌合边重叠拌合25cm以上。
拌合时要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若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应及时洒水进行调整。
拌合时要及时检查水泥剂量,使水泥剂量符合规范要求。
若水泥剂量小于规范要求,应及时调整。
拌合时应及时检查拌合深度,拌合深度应破坏水泥土下承层(约1~2cm)。
同时安排一组人用铁锹将边缘的土铲到施工路基范围内,使路拌机进行第二次拌和时能将其充分拌和。
拌和均匀后,由试验人员同监理人员同步进行含水量、灰剂量的取样测定,如满足要求,可以进行下道工序;反之,进行洒水、加水泥,再次进行拌和。
6.9 整平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采用推土机进行快速稳压,随即用平地机进行初平。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曲线段,平地机由高侧向低侧进行刮平。
用压路机立即在刚初平的路段上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然后再用平地机精平一次。
每次整平都按照要求的坡度和路拱进行。
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使接缝顺适平整。
水泥稳定土层表面的低洼处,严禁用薄层水泥混合料找补。
摊铺时,按“宁高勿低”的原则,最后整平(终平)时,按“宁刮勿补”的原则处理。
6.10 碾压整形完毕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用22t 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无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振动压路机碾压轮迹重叠0.4~0.5m,碾压由两边向中间进行碾压。
碾压速度控制在1.5km/h,再使用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前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后几遍控制在2~2.5km/h,横向错轮0.4~0.5m,直至压实度合格为止,(其间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压实度,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间的关系曲线)。
对于压路机无法压到的位置,采用小型冲击夯夯实,确保碾压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试验人员随时检测压实度,压实度控制在96%以上。
6.11 养生和保护水泥土填筑后采用覆盖土工布洒水保湿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不得使改良土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并控制好交通,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当水泥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测压实质量,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施工。
6.12检测验收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相关实测项目进行检查。
符合要求就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否则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1、平整度检测:用3m直尺按规定频率(每200米2处10尺)检测平整度,平整度偏值不大于15mm。
2、外观鉴定:表面平整,无坑洼、无弹簧、无杂物等现象,边线直顺,曲线圆滑。
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1△压实度(%)零填及挖方(m)0~0.30 ——94按附录B检查。
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3 0~0.80 ≥96≥95—填方(m)0~0.80 ≥96≥95≥940.80~1.50 ≥94≥94≥93>1.50 ≥93≥92≥902△弯沉(0.01mm) 不大于设计要求值按附录I检查 3水准仪:每200m测4断23 纵断高程(mm) +10,-15 +10,-20面经纬仪:每200m测4点,4 中线偏位(mm) 50 1002弯道加HY、YH两点5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米尺:每200m测4处 23m直尺:每200m测2处6 平整度(mm) 15 202×10尺水准仪:每200m测4个7 横坡(%) ±0.3±0.51断面8 边坡不陡于设计值尺量:每200m测4处 1 7、质量控制1、填筑过程中,按验收标准要求进行压实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