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列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应用领域:用在干旱、寒冷、丘陵地区农作物早期地膜覆盖和荒地、沙地、盐碱地和滩涂整治以及工程道路护坡、固沙造林绿化和渠道防渗、树木防冻等领域。
成果简介:第二、三、四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是以褐煤、风化煤或泥炭对造纸黑液、海藻废液、糖蜜废液、酿酒废液或淀粉废液进行改性,同时黑液又作为腐植酸的抽提剂,生产土壤所需的有机肥;木质素、纤维素和多糖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然后再与各种添加剂、硅肥、微量元素、农药和除草剂混合制取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
该液态地膜既具有塑料地膜的增温、保墒、保苗的作用,又有较强的粘附能力,可将土粒联结成理想的团聚体;彻底解决了造纸黑液、海藻废液、糖蜜废液、酿酒废液或淀粉废液和塑料地膜对土地和环境污染,同时又增加了集农药、肥料和农膜于一身的特点和用后翻压入土,可成为土壤改良剂;可现场喷施造膜;可自然出苗;对地形地貌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应用表明,土壤表面喷洒液态地膜可提高地温1~4℃,蒸发抑制率30%以上,土壤含水量提高20%以上,土壤容重降低6~10%,土壤中水稳性团粒数量(>0.25mm)可增加10%以上,作物生育期提前3~10天,0~50cm土体的含盐量降低50%左右,不同作物的增产幅度多在20%以上,每亩地使用成本仅10元钱左右。
该成果可应用在干旱、寒冷、丘陵地区农作物早期地膜覆盖和荒地、沙地、盐碱地和滩涂整治以及工程道路护坡、固沙造林绿化和渠道防渗、树木防冻等领域,为治理沙尘暴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手段。
同时该成果对实现循环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生物质综合利用、消除白色污染、高浓有机废水污染和秸秆就地焚烧污染环境、影响飞行和交通安全的痼疾提供了技术支撑。
2005年在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农技总站、胶南市科技局、平度市花生站、莱西市花生站、胶南市农技站等相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第三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在平度市、莱西市、胶南市以及山东科技大学进行了花生、玉米和红薯大田对比种植试验,试验证明:使用液态地膜和使用塑料地膜的产量相当。
由于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可利用当地作物秸秆,生产成本很低,各县分别建厂,秸秆收集方便和运输费用低,生产厂家在生产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的同时得到高附加值的纤维浆,无污染排放,降低了液态地膜的生产成本和投资;农民使用廉价方便的液态地膜,增产增收、消除了白色污染、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保护了土地,实现了多赢。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服务。
2.石油羧磺酸盐技术应用领域:石油开采业。
成果简介:石油羧磺酸盐技术是利用空气在金属复合型催化剂的作用下,对宽范围(550℃)原油馏份在高效内循环氧磺化反应器进行液相氧化和自由基磺化反应,得到石油羧磺酸盐,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发一套全新的循环式连续生产工艺,用此工艺技术生产的石油羧磺酸盐由于分子结构和原油极为相似,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以极大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达10-4Mn/m数量级),提高原油采收率达22%以上,而且该工艺具有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产品性能好、操作简单、投资小、经济效益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采用该技术工艺生产石油羧磺酸盐,除产生一些容易处理的废水外,没有废气、废渣的产生,符合环保要求。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3.低粘油煤水浆技术应用领域:热工、热能、燃料。
成果简介:煤作为燃料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其燃烧效能和降低环境污染,煤浆燃料能节约能源并对环境有利。
煤浆燃料可分为油煤浆和水煤浆,油煤浆的粘度太高,只节省部分油;水煤浆虽然可节省更多的油,但单位体积热能低,而且其制备要求使用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况且用水煤浆作为替代燃料时,喷嘴雾化器和燃油锅炉必须重新进行设计,使得水煤浆不能广泛作为工业规模用油的代用品。
低粘度水基油煤水浆由40%~50%的煤粉、15%~30%的重油或煤焦油、25%~35%的水及1%添加剂组成。
煤粉是主要的燃烧成分,一般选精洗的低硫、高热值的优质煤。
水的重要作用是提高煤炭的燃烧活性并使煤转化为一种流体燃料,易泵送、雾化。
添加剂的作用是实现煤与水保持浆状介质,是形成油煤水浆的关键。
水基油煤水浆(OWCM)是继COM和CWM之后,人为提高煤浆燃料的热值和降低其着火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煤基代油流体燃料,它与油煤浆和水煤浆(COM和CWM)相比有以下优点:①燃料油的加入,使得油煤水浆比水煤浆具有较低的燃点和粘度(300mPaS左右);②水基油煤水浆作为工业燃料,燃烧相中又引入了另外一种液相颗粒,有助于稳定性的增加;③水基油煤水浆是通过喷嘴雾化的悬浮液-乳化混合物。
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微爆炸和水-汽过程,这些效应结合在一起使油煤水浆有良好的燃烧效率,微粒煤烟少,环境污染小,并且对于锅炉和喷嘴都有较低的粘度;④水基油煤水浆是把含少量分散剂和乳化剂的轻油或重油添加到煤在水中的分散体系中,组成浓浆,水基油水煤浆的颗粒远远小于油煤浆和水煤浆中煤的颗粒粒度,这一特性使油煤水浆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燃油锅炉,对锅炉和喷嘴的改造费用较低,而且还可以作为重型柴油机的代油燃料;⑤水煤浆的制备,要求使用挥发分较高的烟煤,而水基油煤水浆的研制可采用挥发分较低的无烟煤、褐煤、粉焦等,为我国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开拓新途径。
水煤浆、水基油煤水浆、重油、天然气单位热值价格比较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4.新型乳化煤焦油燃料技术应用领域:热工、热能、燃料。
成果简介:煤焦油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但煤焦油的产量远大于化工用量,致使有大量的煤焦油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我国每年有3000万吨的重油用于燃料燃烧,近年来,世界的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煤焦油的价格较重油低。
如果能用煤焦油作为燃料代替重油用于燃油锅炉中,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新型乳化煤焦油燃料可以改善煤焦油在燃烧中的特性,提高煤焦油的燃烧效率,实现烟气的低污染排放。
新型乳化煤焦油燃料是由70%~85%的煤焦油和加有添加剂的水形成均匀的乳状液,与外加表面活性剂的乳化重油或煤焦油相比,流动性、稳定性大大增强。
通过前置高强度高速预燃室技术,新型乳化煤焦油燃料实现了效率高、烟尘少、环境污染小的燃烧。
我国现有近2亿吨的焦炭产量,副产3000多万吨煤焦油,现在绝大部分直接用作燃料,存在燃烧喷嘴易结焦、燃烧时易生成炭黑、燃烧不完全并产生大量烟尘等问题。
乳化煤焦油可以改善煤焦油在燃烧中的特性,提高煤焦油的燃烧效率,实现烟气的低污染排放,使煤焦油成为清洁的液体燃料。
目前,我国每年消耗的重油达3000万吨,其中80%以上用作燃料,在炼油厂、化工厂、炼钢厂等许多地方一般都使用重油作燃料。
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急剧飚升,用乳化煤焦油代替原油或重油,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且乳化煤焦油具有挥发性高、发热量大、灰分少等特点,使得其具有燃烧效率高、烟尘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尤其是燃油锅炉和窑炉改烧乳化煤焦油燃料较为方便,改动极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煤焦油低硫低灰的特性也使得乳化煤焦油燃料在燃气轮机发电同时造气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另外,用乳化煤焦油气化成本比重油气化成本低得多,并且乳化煤焦油浓度较高,进入气化炉水分减少,使得合成气中有效成分(CO+H2)含量和产量比水煤浆制合成气方面大幅度提高,因此乳化煤焦油气化技术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国许多以油为原料的氨厂,因油价上涨导致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下降,都可以采用油改浆来提高经济效益。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5.复合硬沥青水浆燃料技术应用领域:热工、热能、燃料。
成果简介:该成果是用物理的方法将低热值、难利用的石油硬沥青或煤焦油硬沥青制成洁净程度增高的液体燃料,解决了石油硬沥青或煤焦油硬沥青的出路,实现了硬沥青的有效增值利用,用大量高软化点的硬沥青制备硬沥青水浆燃料也为重油加工的溶剂脱沥青工艺消除了硬沥青的出路瓶颈,对溶剂脱沥青技术的发展、合理利用原油资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煤焦油的深度加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硬沥青水浆燃料技术的推广也将会改变电力、石化及化工等工业部门燃料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效益。
我们开发的复合硬沥青水浆燃料是由60%~70%的硬沥青微粉借助于1%左右的表面分散剂的作用,分散到40%~30%的水中,形成流动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水基燃料。
硬沥青微粉是主要的燃烧成分,具有挥发性高、发热量大、灰分少、容易粉碎、粉尘的爆炸性小等优点。
水的重要作用是提高硬沥青粉的燃烧活性并使其转化为一种流体燃料以便于泵送、雾化燃烧;添加剂的使用是实现硬沥青粉、水保持浆状的介质,是形成硬沥青水浆燃料的关键。
硬沥青水浆燃料的特点:①复合硬沥青水浆燃料采用的硬沥青原料不仅可以是石油硬沥青,而且可以是煤焦油硬沥青;②硬沥青与适量的高软化点(>200℃)的尤里卡沥青或煤复合制浆,可以有效地改善硬沥青在球磨机中研磨和过筛时软化堵塞问题;③可以有效地调节硬沥青颗粒的粒度分布,以制取硬沥青浓度高达70%,粘度小于300mPaS(300r/s)稳定性良好的硬沥青水浆;④复合硬沥青水浆燃料具有燃点低,热值高,灰分少,燃烧效率高,烟尘少,环境污染小,燃油锅炉或窑炉改烧硬沥青水浆燃料时不需对锅炉和喷嘴进行大的改动等优点;⑤硬沥青具有低灰和高热值的特点,特别适合制备精细超低硫低灰硬沥青水浆燃料用于燃气轮机发电。
硬沥青水浆燃料技术为溶剂脱沥青技术和催化裂化或加氢改质技术组合的重油加工工艺开拓了十分广阔的前景。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6.常减压蒸馏深拔技术应用领域:石油化工。
成果简介:减压深拔技术就是在现有的重质馏分油切割温度的基础上,将温度进一步提高,来增加馏分油的拔出率。
减压蒸馏装置是炼油厂深度加工的基础装置,增加减压蒸馏装置蜡油的拔出量,减少低价值的渣油,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价值。
减压蒸馏装置深拔,其效益不仅体现在本装置上,更重要是体现在下游的催化裂化、焦化装置及整个炼油厂的综合效益上。
常减压蒸馏深拔技术是以常减压装置和催化裂化装置为一个大系统,针对直馏馏分油的用途,从工艺方面综合统筹考虑和优化,采用自行开发的系列专利设备技术和合理的操作条件。
以年加工300万吨胜利原油的燃料型炼油厂为例,常减压塔汽提段均采用NS导向提馏专用塔板,减压塔转油线四级扩径,减压塔采用NS进料分布器、NS层塔式液体收集器、NS抗堵喷射型液体分布器、NS洗涤段专用填料、SW型网孔规整填料、微湿式减压蒸馏技术和减二、三段采用直接传热技术。
其提高的拔出率按各炼油厂实际使用的情况,柴油按常压塔汽提段采用NS导向提馏专用塔板提高柴油收率3%,减压蜡油按减压渣油中低于538℃馏分含量小于3%,切割温度达到540℃,蜡油拔出率提高3%。
柴油和蜡油的差价按700元/吨,蜡油和渣油的差价按600元/吨,过热蒸汽用量保持原操作不变,则经济效益估算为:300 ×3%× 700 +300 ×3%×600 =11700 万元对于中石油所属炼油企业,只要原油蒸馏减压切割点从530℃提高到565℃以上,常减压总拔出率约提高4个百分点,按5000万吨/年原油蒸馏处理能力,年增蜡油收率200万吨,蜡油和渣油的差价按600元/吨计算,年增经济效益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