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高三 (5)班郭嘉麟
【实验目的】制备 (NH 4)2SO4·FeSO4·6H 2O,了解复盐的特性。
【实验原理】 Fe + H 2SO4= FeSO4 + H 2↑
FeSO4 +(NH 4)2+ 6H 2O= (NH 4)2 SO4Fe SO4· 6H 2O
将制得的硫酸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 (NH 4)2SO4在溶液中混合,经加热浓缩、冷却后得到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晶体。
【实验用品】 Fe 屑, 10 % Na2CO3溶液, 3 mol ·L-1H2SO4,(NH 4)2SO4,蒸馏水 ,无水乙醇 ,锥形瓶,玻璃棒,漏斗,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蒸发皿,滤纸,量筒,托盘
天平
称取 Fe屑洁净 Fe,再次称量酸溶
【实验流程图】成热过滤计算,称量加硫酸铵蒸发
称量成品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1.称取 3gFe 屑,放于锥Fe 屑变洁净.
形瓶内,加入
15mL10% Na2CO3溶
液,小火加热 10 分钟以
除去 Fe 屑上的油污,用
倾泻法倒掉碱液然后用自
来水再用蒸馏水将铁屑洗
涤干净,然后干
燥,记录其质量 m1(Fe)
2.往盛有 Fe 屑的锥形瓶
中加入 15 mL,放在水浴
上加热至不再有气泡放出,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
涤锥形瓶及漏斗上的残渣,吸干。
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
将留在锥形瓶内和滤
纸上的残渣收集在一起用
碎滤纸吸干后称重
m2(Fe),由已作用的 Fe
屑质量算出溶液中生成
的FeSO4 的量Fe 屑量变少,溶液变为浅绿色, 加热过程时 ,有气泡放出 ,
3. 根据溶液中FeSO4的量,接反应方程式计算并称取所需(NH 4)2SO4固体的量,倒入上面制得的 FeSO4溶液中。
水浴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
放置冷却,得(NH
4)2SO4·FeSO4·6H2O 晶体。
4.用无水乙醇冲洗晶体
2到 3 次 ,以去除表面水份 , 用两块滤纸吸干无
水乙醇 ,观察晶体的颜色和形状。
称量晶体质量
记为 M ,计算产率。
加入 (NH 4)2SO4后无明显现象, 溶液仍为浅绿色 , 蒸发后 ,晶体呈浅绿色
得到浅绿色晶体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m1 Fe
M产率m2 Fe
【实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