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主要内容及对应条文
一、绪论
刑法制定依据、任务(1-2条)
罪刑法定原则(3条)
(一)基本原则及任务适用刑法平等原则(4条)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5条)
(二)刑法的适用(效力)范围
属地原则
属人原则
空间效力(第6—11条)保护原则
普遍管辖原则
适用范围
生效
时间效力(第12条)失效
溯及力
二、犯罪论
(一)犯罪的基本构成
简单客体
犯罪客体: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复杂客体主要客体
次要客体
必要要素:危害行为
客观方面:选择要素:危害结果、因果关系、行为的时间、地方和方法、手段
刑事责任年龄(17条)
自然人犯罪刑事责任能力(18、19条)
犯罪主体
单位犯罪:(30、31条)
犯罪故意(14条)
主观方面:犯罪过失(15条)
意外事件(16条)
(二)刑法上的正当行为(阻却犯罪成立的事由)
正当防卫(20条)
正当行为
紧急避险:(21条)
(三)犯罪的修正构成
犯罪完成形态:犯罪既遂(结果犯、危险犯、行为犯及举动犯)1.停止形态犯罪预备(22条)
犯罪未完成形态犯罪未遂(23条)
犯罪中止(24条)
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第25条)
2.共同形态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
犯(26、27、28、29条)(四)罪数类型
单纯一罪
实质一罪:继续犯、想象竟合犯、结果加犯一罪:法定一罪(数行为法定为一罪):结合犯、
集合犯
罪数形态数行为一罪
处断一罪(数行为处断为一罪):连续犯、
牵连犯、吸收犯
数罪:同种数罪:原则上不并罚,但在70、71条等情形下也并罚
异种数罪:并罚
三、刑罚论
(一)刑种
限制自由:管制(38—41条)
主刑剥夺自由: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42—47条)
剥夺生命:死刑(48—51条)
刑种
剥夺财产:罚金与没收财产(52—53条、59—60条)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54—58条)
剥夺居留权:驱逐出境(35条)
(二)量刑
量刑原则(61—64条)
累犯制度(65—66条)刑罚裁量自首制度(67条)
量刑制度(65—77条)立功制度(68条)
并罚制度(69—71条)
缓刑制度(72—77条)
(三)刑罚的执行
减刑制度(78—80条)
刑罚的执行
假释制度(81—86条)
(四)刑罚的消灭
追诉时效的期限(87条)
不受时效限制的情形(88条)
刑罚的消灭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89条第1款)
追诉时效期限的中断(89条第2款)
怎样学刑法:
1.处理好三层关系:法条解析能力法理分析能力实践运用能力;
2.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结合,学会运用理论发现问题、分析具体案件;
3.必备材料:刑法条文(包括司法解释)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