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静物写生
一、教学时间:180分钟(讲授60分钟)
二、学生分析:
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水粉写生的色彩基础知识,能基本表现画面的立体感,有一部分同学表现空间感较差,色彩表现欠丰富,而有基础的同学还有部分同学色彩变化欠微妙。
所以要结合具体静物分析色彩变化规律。
三、教学目标:
着重表现静物的空间感、立体感,结合具体静物分析色彩变化规律。
四、教学重点:
表现静物的空间感
五、教学难点:
分析色彩变化规律。
对色彩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感性阶段。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画、演示教具。
学生准备:范画、水粉绘画工具。
七、教学过程:
1、通过作业讲评导入:
设疑提问:1、为什么一部分同学表现空间感较差,色彩表现欠丰富。
2、为什么有部分同学色彩变化欠微妙。
3、同学之间探讨、交流。
4、教师答疑、补充。
(空间感:1、静物前后距离未在明度、纯度、冷暖方面进行比较。
2、画面缺乏在光源、上下、左右空间的变化比较。
3、所有静物处理没有主次,面面俱到。
色彩变化:主要受环境色影响因素,1、光源的远近。
2、物体间的距离。
3、物体的质感差别。
)
2、同学们的写生由简单到复杂,水粉组合静物绘画方法与步骤。
1、整体观察:确定表现方式(顺光、半侧光、逆光)和构图(删减、添加、变化与统一、造势等)以及画面的主色调(冷暖、鲜灰等)
2、构图(生动、富于变化)
3、铺大调子。
(注意色相、明度、纯度、空间的变化)
4、细致刻画阶段。
(画关系阶段。
注意上下关系、左右关系、前后关系,静物间相互的色相、明度、纯度、距离等对比关系。
)
5、出示学生优秀作品,小结,针对讲课内容领略作品的魅力。
八、课后作业:
水粉静物组合写生。
1、注重空间感、色彩变化丰富(初学者)。
2、注重充分发挥色彩表现性,增强画面形式美感(有绘画经验者)。
九、作业展评: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