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1、下列单元不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
A、岛弧;
B、丘陵;
C、裂谷;
D、盆地。

2、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3、花岗岩属于()
A、酸性深成侵入岩;
B、中性浅成侵入岩;
C、基性深成侵入岩;
D、基性浅成侵入岩。

4、燕山构造阶段属于()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

5、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
A、笔石;
B、珊瑚;
C、半淡水鱼;
D、三叶虫。

6、岩层产状要素包括()
A、走向、厚度、倾向、倾角
B、走向、倾向、倾角
C、走向、厚度、倾向
D、走向、层面、倾角
7、下面关于断层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断层是由断层面、断层线、端盘、断层带、倾角等几部分组成的
B、正断层是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C、平推断层是断层的两盘基本没用垂直位移,断盘岩层只沿断层线方向有水平移动
D、逆断层是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8、“大陆漂移说”认为地壳以( )
A.水平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
B.水平和升降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
C.升降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
D.构造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
9、按地下水埋藏条件将地下水分为哪三种类型()
A、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B、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C、气态水吸着水和重力水
D、毛细水、薄膜水和重力水
10、降水渗入系数不受下面哪些因素的影响()
A、地表土层的岩性和土层结构
B、地形坡度和植被覆盖
C、降雨量大小
D、开采量大小
11、滨海地区的供水应寻找和开采哪类地下水()
A、表层潜水B 深部承压水C、浅部承压水D、含水透镜体
12、地下水的补给方式不包括下面()
A 、大气降水和凝结水B、地表水人工导水和储水工程
C、含水层之间
D、矿物结构水
13、下面那种松散岩石的给水度最大()
A 、砾石B、砂C、粉砂D、粘土
14、潜水等水位线不能解决哪些问题()
A、决定潜水水流流向,提供合理的取水位置
B、评价水质
C、计算潜水的水力坡度,估算埋藏深度、含水层岩性或厚度变化
D、确定地下水和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
15、地下水补给方式不包括下面哪一种方式()
A、大气降水、凝结水
B、地表水、人工导水工程和储水工程
C、含水层之间
D、矿物结构水
16、饱水带孔隙中的水主要以哪几种形式存在()
A、重力水
B、重力水、结合水和气态水
C、重力水、结合水和毛细水
D、重力水、毛细水
17、河谷冲积层中的地下水一般不具有哪些特征()
A、含水层沿整个河谷呈带状分布
B、含水层水质均匀、水质较好、水质埋深浅
C、主要靠大气降水、河水和两岸的基岩裂隙水供给
D、具有承压水的特点
18、我国对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时,一般不包括下面哪些()
A、水的物理性质和水中普遍盐类成分
B、水中有毒物质和各种细菌
C、水中放射性元素
D、水的来源
19、海洋与大陆间的水分交换为()
A、大循环
B、小循环
C、内循环
D、外循环
1.画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的埋藏立面图?简述各自的概念及特点?
答:(1)上层滞水是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至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它是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下渗时,受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的阻托滞留聚集而成。

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称为潜水;潜水的特征:
由于潜水面上一般无稳定的隔水层存在,因此具有自由表面;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处向潜水位较低处流动,流速取决于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水力坡度;潜水通过包气带与地表相连通,大气降水地表水等通过包气带直接渗入补给潜水,因此分布区与补给区是一致的。

潜水的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随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4分)
(2)承压水是指充满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其主要特点是有稳定的隔水顶板存在,没有自由水面,水体承受静水压力,与有压管道中的水流相似;往往水面在承压含水层之上,承压水与外界联系较差,与地表直接联系大部分被隔绝,所以它的埋藏区和补给区不一致承压水埋藏深度一般都较潜水大,水位、水量水温、水质受水文气象影响较小,因此富水性好的承压水层是理想的供水水源。

但其稳定水位高于或接近地表,为开采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4分)
2.简答从山前到平原洪积物中地下水的一般规律。

见教材
4.简述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答:在河流相的垂向剖面中,下部为河床亚相,常为河流相沉积的主体,一般厚度较大,主要由河床滞留砾岩、砂岩(边滩或心滩)组成,因位于河流相剖面的下部,又称为底层沉积;剖面上部为堤岸亚相与河漫亚相,称为河流相的顶层沉积,主要由粉砂岩、粘土岩等细粒沉积组成。

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组合所组成的垂向剖面下粗上细的结构称之为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5.某地区有一承压完整井,其半径为0.32米;含水层为沙卵石,厚度为42.3米;
影响半径为350米;抽水实验结果为:
S1=1.2m Q1=5400 m3/d ;S2=2m Q2=9000 m3/d ;S3=2.5m Q3=11250 m3/d
试求出渗透系数K。

(12分)
解: (1) 根据三次抽水实验结果作Q-s 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基本成曲线关系如图(省) (4分)
因此可以直接利用关系式:
K=0.366Q(lgR-lgr) / (4分)
=0.366×5400×(lg350-lg0.32) /(42.3×1.2)
=118.32m/d (4分)
2. 写出达西公式,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其中渗透系数物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8分)
答:(1)Q=K.h/L.A 或Q=-KAdH/dx (2分)
K ---渗透系数dH/dx—水力坡度A—渗流过水断面
渗透系数物理意义:当水力坡度为1时的地下水流速。

(2分)
(2)它不仅取决于岩石的性质(空隙大小和多少),而且和水的物理性质有关,如果孔隙性好透水性就好。

(2分)
其适用条件为Re=ud/r <1~10 (2分)
4.某地一承压完整井,含水层为粗砂层,已知含水层厚度为25米,井孔半径为40cm,含水层渗透系数为40m/d. 如果按影响半径为400米;潜水含水层的厚度为18米,井内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的距离为12米时,井的每秒出水量为多少升?(13分)
解:承压完整井:Q=2.73KMs/lg(R/r) (4分)其中:M——含水层厚度M=25米r——井孔半径r=40cm
K——渗透系数K=40m/d R——影响半径R=400m
s=H-h=18-12=6m, (2分)
Q=2.73KMs/lg(R/r)=2.73×40×25×6/lg(400/0.4)
= 5460 m3/d=227.5 m3/h.=63.2L/s (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