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家长评价:
☆☆☆☆☆
【设计意图:从学生都喜爱的游戏情境入手,多次将同数连加的算式,用更抽象、更概括的“几个几”的方式进行表达,一方面架构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更加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在不漏痕迹中获得乘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从具体实物图到生活现象中的应用,进一步使学生在理解“几个几”的基础上,掌握乘法技能,体会乘法的简便。】
(2)加一加:我的加法算式是:,()个()相加。
(3)还有其它方法吗?(没有可以不填)
2、看完微课你还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上互学
1、课前检测:根据游戏写出加法算式。
1、教师指12名同学上讲台,根据教师口令进行组合,其他同学根据台上同学的组合写出加法算式。
2.经历把简单的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发展符号感。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代数符号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以“数学史”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家不断解决新问题的探索精神。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 Nhomakorabea数量关系。
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量。
2、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读法。
3、指导学生将游戏中的3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4、质疑: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比如这个1+2+4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吗?
5、师小结:并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产生乘法,只有加数相同的加法,才能产生乘法。
(2)循序渐进中掌握乘法的意义。
师:同学们,学了乘法以后,每个人都应该多一双乘法的眼睛,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想乘法是什么?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微课、课件、自主学习单
课前导学(课前在家完成,家长给予评价)
扫码看微课
【微课设计说明:从教材46页主题图入手,呈现生活情境中数量相同的情况,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既复习了数数和连加的相关旧知,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发现了每份同样多的特殊现象,更重要的是在生活经验和旧知重现中自然产生出“几个几”的新知识。】
2、全班同学每2人一组抱一抱,写出加法算式。
2、合作互学:
(一)潜移默化中理解乘法的含义。
1、师提问:同学们25个2相加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么样?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预设:学生说到乘法,指名学生板书25个2相加的乘法算式。
如果学生说不到,老师介绍:求25个2相加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出乘法算式。师板书课题。
(二)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神奇的魔盒
1、师介绍魔盒的玩法。(简单的说就是输入一个数,输出是另一个数)
让学生随机说几个数,师操作。
2、探究魔盒中的数量关系。
(1)你发现了魔盒的什么秘密?(2)能用一个式子概括出这种关系吗?
3、打开魔盒验证。
师小结:输入的数在变,输出的数也在变,但关系没变。
自我评价:
☆☆☆☆☆
1、知识链接:
我会口算
2+3+4= 3+3= 5+5+5+5= 2+2+2= 3+7+8=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把它们分成两类吗?
二、自学质疑:
1、微课助学:认真看微课,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用微课中学到的方法解答。
小火车:
过山车:
我选的项目是(),我的方法:
(1)数一数:()个()个数,共有()人。(用红笔把你的方法圈出来)
2、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你还有什么问题?(生提问题)
2、课上互学:
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
(一)用字母表示任意的数。
出示1张未拆封的红包图片,问:
(1)这个红包还没拆呢,猜猜我抢到了多少钱?
(2)猜的完吗?用什么表示这里面未知、不确定的钱数?
(3)这里面至少是几元?最多是几元?可以是1000元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微信红包原则。
8+8+8+6=()×()
7+7+7-7=()×()
3+2+1+3=()×()
附件2:《用字母表示数》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1课(节)主备人:马晓红审核人:童慧玲
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
学习内容:课本52页-53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用代数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
课前导学
[让学生结合生活和已有经验发现用字母可以表示特定的数,初步体会字母具有的概括性。]
[情境中体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概括。]
【神奇的魔盒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玩中探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学习用代数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
微课助学:
先扫描二维码观看微课,再完成下面的问题。
(1)生活中你在哪见过用字母表示数了,找一找,说一说。
(2)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你有什么问题?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上互学
1、课前检测
1、板书课题引入。
师:通过课前的微课,我们已经知道了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些特定的数。
1、教师举例,学生分别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学生举例。
(三)春风化雨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画图表示乘法算式3×2的含义,学生可以表示3个2,也可以表示2个3,学生画出一种即可。
课堂小结
1、谈谈对乘法的认识。
2、观看微课,了解乘号的由来。
课后练学
1、当堂训练:
课本51页12题连一连。
二、课外训练: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附件1:《乘法初步认识》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1课(节)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笔记
教学内容:教材46-48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表示乘法算式的含义,丰富学生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3×3既可以表示3个2,,又可以表示2个3,逐步提高思维的抽象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当堂训练是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算式连一连,旨在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综合练习。而课外拓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素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