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外动漫差异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中外动漫差异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外动画差异对比研究【注意事项】一.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注明原作者“魇蝶”。

二.本文上传时将有关作者及组员真实信息的部分进行了删改,因此“活动安排”和“人员分工”的部分仅提供格式,请诸位见谅。

三.本篇研究性学习报告制作于2013年6月,由于信息的时效性,文章中的部分信息可能已过时,请诸位阅读时注意,谢谢。

【研究过程】一.活动方向及目的通过对中外动漫的对比,找出中外动漫各自的优势于不足,吸取外国动漫适合于我国动漫的长处,努力改正国产动漫的缺点,规划我国动漫日后的发展道路,使中国动漫能重新焕发生机,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

二.活动安排阶段时间主要任务阶段目标一二三四三.人员分工内容编写工作:问卷调查工作:网络问卷调查工作:资料查询工作:四.获取资料方式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很遗憾没能和中国动漫制作人员取得联系,因此,本次研究性学习获取资料主要为问卷调查和网上查询两种方式,其中网上查询主要包括网上查询资料、向网民资讯和网上投票三种方式;调查问卷和网络问卷的题目以及统计结果请参见附页。

【摘要】在当今社会,观看动画以成为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中国动画在国际上原本也是一类深受观众喜爱的动画。

然而,近年来,国产动画却由于种种原因,已逐渐失去人们支持和喜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已远不如从前。

相反,以日本、美国动画为首的外国动画如今却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欢迎。

本文通过介绍“中外动画差异”的相关知识,主要围绕对比研究中外动画的差异性这个话题浅谈了一下笔者的看法,希望能通过此找到中国动画的不足,使中国动画能重新焕发生机,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

【前言】一.研究中外动漫差异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观看动漫以成为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动漫不仅是一种适合于广大群众的艺术形式,而且其包含着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和展示了该国家一定的科技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动漫愈发受到人们的欢迎。

以日本、美国动漫为首的外国动漫风靡和世界,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喜爱;然而国产动漫却由于种种原因,较不受人们认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已远不及外国动漫。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动漫将是一个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的行业,我国动漫行业的薄弱,不仅是一大遗憾,而且也是一大损失。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组开展了关于“中西方动漫差异”的研究性学习,找出中外动漫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使中国动漫重新焕发生机,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

二.对比中外方动漫差异1900年,J·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制作的美国动画片,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迷人的图画》问世,从此动画这一艺术形式开始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国也在1922年制成了第一部广告动画作品《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并于1926年推出了第一部大型动画片《大闹画室》,成为了世界上动漫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

我国早期的动画作品以水墨动画片为主,题材多取决于民间的传统故事等,具有浑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特色,影片《大闹天宫》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大闹天宫》的色彩浓重,人物造型奇异,场面宏伟,将神佛等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做了夸张处理,突出了形象的装饰性和性格的典型性。

该片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使原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充分展示,也使整部影片形象特征鲜明,情节跌宕有致,具有独特的艺术色彩。

早期的欧美动画,艺术家们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虽然在画风上不是很适合亚洲人的唯美风格。

他们在绘制动画的时候,特别强调细节的刻画,使得动画过渡很平滑。

这也就是人们观看欧美动漫作品的时候会感觉到片中的动画角色软软的富有弹性的原因。

早期的欧美动画多改编自童话故事,如1937年迪士尼公司推出的《白雪公主》以及之后的《木偶奇遇记》等,均为此类型的动画。

将广为人知的美好的童话拍成动画,也是欧美动画一问世就能深受当地儿童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对于中国和欧美的早期动漫作品,日本早期的动画倒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日本早期的动画多以美化夸耀日本军国主义为主,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

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

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

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

所以这个时期的日本动画的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应有尽有。

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而像1970年《无敌铁金钢》就是一部典型的烂片,不但暴力而且剧情低俗,这类动画影片给日本动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然而,中国动画的创作却也始终局促在了这一方面,虽然之后中国动画的制作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但其题材却一直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这方面来展开,没有做出什么较大突破。

尽管改革开放后,中国陆续有一些优秀动画作品问世,如1979年的《哪吒闹海》、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4年的《黑猫警长》和1987年的《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历险记》等等。

但由于自身缺乏创新和日本动漫的崛起等国内外因素,国产动漫渐渐的失去了人们的喜爱,动画创作者们的创作热情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此后,中国动漫的发展便处于一个停泄状态,虽然动画的年产量年年都有所增加,但其质量却大不如从前,由当年的十年磨一剑,转变到现在的草草了事,山寨外国动漫作品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低龄化问题也更为严重。

在中国动漫开始走下坡路之时,欧美动漫却日益蓬勃发展,日本动漫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逐渐成为世界第一的动漫强国。

如今,欧美动画主要以动画电影为主,题材比起之前也更为丰富。

并且欧美动画在发展中时常创新,1995年,好莱坞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3D动画影片《玩具总动员》,开创了3D动画的先河。

欧美动画的年产量虽并不太多,但几乎片片都为精品,以成长世界动漫之林中的一棵强壮而又独特的“大树”。

日本动画于1974年开始也逐渐走向成熟阶段。

手冢治虫、宫崎骏、尾田龙一郎、鸟山明、青山刚昌等一大批优秀的动画大师先后创作了《铁臂阿童木》《风之谷》《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进击的巨人》等不朽巨作。

如今,日本动漫凭借着其动漫种类丰富、适宜人群广、剧情精彩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受到世界各国的大多数青少年儿童的欢迎和喜爱,日益繁荣着。

三.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比起国产动画,外国动画(特别是日本动画)在国内较受青少年儿童欢迎、喜爱,在200份调查问卷中,有61.5%的人选择了“喜欢外国动画”。

对于广大青少年儿童而言,中国动画最吸引他们的往往是动画的故事和思想内容,而外国动漫则是依靠其优越的动画制作技术和音效赢得国人喜爱。

中国动漫的优势正是外国动漫所不足的,而外国动漫的这一强项又是中国动漫的弱点,正如国产电影一样,中国动漫电脑特技、制作技术这几方面还差欧美好几个筋斗云,中国动漫诺想赢得人们的喜爱,除了充实动画制作技术和音效这一薄弱环节外,更重要的是要靠故事取胜,在故事的创作上多下功夫,顽固自身优点。

然而中国动漫近年来对这一优势的巩固并不积极,除《秦时明月》《风云决》《魁拔》等少数动画外的内容较新颖外,其他动画一是像《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那样走低龄化路线,故事情节没有悬念,缺乏新意。

要么就像《恐龙宝贝》《高铁侠》《雷速登闪电冲线》那样走山寨路线,一味地模仿、抄袭、盗版其他国家的动漫作品。

像《围棋少年》,虽说其有着些日本动画《棋魂》的影子,但其的故事内容大多还是原创,且包含着侠、俗、情等叙事元素,着墨在中国人的侠者风范,张扬棋手的围棋精神,还是略微值得提倡的;但像《大侦探柯男》那样,山寨得如神一般,甚至只是改了个同音字而已,实在是令人无话可说。

几年来,像《功夫熊猫》《成龙历险记》这样的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外国动漫陆续登入中国动漫市场,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支持,这对中国动漫来说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我们掌握不了外国动漫的长处,然而外国动漫却能把中国动漫的优点放大,发挥得更为成功。

如果中国动漫不努力改变低龄化和山寨化这一现状,恐怕日后中国动漫的下坡路会变得越来越陡。

在低龄化和山寨化问题中,低龄化问题更为严重。

央视作为全国拥有最多收视人群的电视台,具有巨大的宣传能力。

央视的第一动画乐园曾播映过《秦时明月》《米老鼠唐老鸭》《莫麟传奇》等多个国家、多种类型的动漫,丰富了中国广大青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

然而现在央视第一动画乐园却成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天下,将其滚动播出。

《喜羊羊和灰太狼》可以说是中国近年来知名度最高的动漫作品了,甚至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有所播映。

但是《喜羊羊和灰太狼》本身是低龄化的作品,且本身存在许多重大缺陷,片中过于夸大羊的智慧,却忽略了狼坚持、忠诚的优点,把狼吃羊这一自然规律邪恶化,全片基本上就是给狼的失败这一固有的结局给插入一段段无厘头的过程罢了,“狼为什么不先杀羊再煮羊?”,《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就在这无理取闹中不断的更新着。

央视对《喜羊羊》的“钟爱”,成为了鼓励国产低龄化动漫的最大“动力”。

低龄化动漫的主要观众是幼儿少儿,因此无需太大投资,这是十分吸引创作商的一点。

然而,低龄化动漫画质差、配音差、内容拘泥于传统、缺乏创新,低龄化动漫的泛滥,十分不利于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而那些适合青少年的勇于创新的动漫却又遭到了禁播的下场,如在各网站大受好评的《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仅因为有一些打斗场面的镜头,就被广电挂上了所谓的“暴力血腥”的名头,被央视推迟播映,本应在寒假就和观众见面的《万里长城》,至今仍未于央视播出。

至于是否还能登入央视,现还仍是一个未知数。

低龄动画泛滥,而好不容易出部适合青少年的好动画,却又遭到了如此下场,这也是大部分青少年选择看外国动漫的一项重要原因——国内的没得看了,难道还不看国外的吗?低龄化动漫虽然不需要太大投资,节约成本,但是中国动漫的广大创作者忽略了一点,动漫的主要观影人群是青少年,而且青少年同时还是最大的动漫宣传者,如果能创作出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其性价比不会低于甚至远高于低龄化动漫!这一缺点是急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创作者们领悟的。

在世界上著名的动漫中,日本动漫就最大程度的做到了这一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动漫也多为G级,适合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观看。

中国动漫若想重新屹立在世界动漫之中,就必须突破低龄化这一牢笼,开发适合各年段的动漫!在本次问卷调查喜欢中国动画的77人中,49.3%的人对国产动漫还是很有信心的。

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开发适合各年段的动漫”已是广大人民对中国动漫的心声,“商业运作成功”并不是评价一部动画是否成功的标准,动漫是艺术的,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创作动漫,不能只追求利益,而不注重艺术,一部动漫带来的经济收入,应看作是对你艺术创作的回报,而不应是目标!在中国,大多数人对中国动漫的发展还是有信心的,创作者们也不应辜负了人们的期望,应及时纠正错误,勇于创新,开发“适合各年段”、“剧情跌宕”、“能震撼观众心灵”、“细节处理精细”的高品质国产动漫!四.对中国动漫未来发展的建议1. 在中国动画中,动画类型单一一直是一个显著的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