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ppt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ppt课件
(2)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哲 学家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 和翻译员。 (3)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 则说: 人是一架复杂的机器。
(一)西方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述说
(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人是唯一用被睡觉的动物。 (5)卡西儿:人是能利用 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
(6)苏格拉底:人是一个对 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 存在物 。
(二)东方思想家对人本质的述说
性善论——孔孟为代表 “人之初,性本善。” 性恶论——荀子为代表 “人之性恶,其善也 伪。” 性善恶混论——西汉董仲舒为代表 “圣人之性为善, 中民之性为可恶 可善, 斗筲之性为恶。” 可塑论——以告子为代表 “性无善无不善也。”
思考:
如何评价这 些思想家关 于人的本质 的描述?
狼孩与星期五的故事说明什么?
人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儿童时期对人类身心发育很重要
自然属性 本能 (人化了的自然属性) 人有两种属性
社会属性 (劳动创造人本身)
本质
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属性 的物质承担着。劳动赋予并不断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使人的自然属 性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1845-1846 马克思恩格斯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再次 强调: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 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 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 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 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 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 展过程中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 版社,1995 年,第 73 页)
2、人生目的的重要性
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灯塔 是确立人生态度的指挥棒 是选择人生价值标准的决定因素
3、高尚的人生目的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 的光荣。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马克思论人生目的 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 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 活着,这是耻辱。 为人类谋幸福的人生目的才是高尚 的人生目的。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 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 三条腿走路?
(一)西方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述说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 芬奇提出:人不过是食品的通道 和运河。
故事二:鲁滨逊与星期五
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 记》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 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 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 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 被俘虏的土著人。 由于当天是星 期五,因而给该土著人命名为 “星期五”。他教星期五学习英 文,使用盘子和刀叉,修建住所, 制造工具,种植谷类,驯养山羊, 学习各种礼仪。最终鲁滨逊回到 家乡。小说最精彩的就是鲁滨逊 和星期五挑战自然的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第 三章
美国50年代 垮掉的一代
他们疯狂、堕落、放纵、 沉沦,表现出对整个社会 的厌倦和逃避,把金钱、 地位、社会责任、家庭义 务一律抛弃,从吸毒、性 爱、爵士乐等感官欲望中 满足自我。 在那一代成长起来的美国 人大多碌碌无为,造成的 七八十年代的经济衰退, 犯罪率暴增,因此这一代 美国人被称为The Beaten Generation。
3、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世界观是正确 人生观的基础; 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是世界观的重要 组成部分; 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变化和发展起 着重要作用。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 生价值三方面体现出来。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故事一: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 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 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 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 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 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 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 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 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 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 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 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 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 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 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 拉一直活到 1929年。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一个现场采访乡村放牛娃的电视节目中的对话 记者: 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 放牛娃: 让牛长大! 记者: 那牛长大以后呢? 放牛娃: 卖钱,盖房子。 记者: 有了房子又做什么? 放牛娃: 娶媳妇,生娃。 记者: 生了娃呢? 放牛娃: 让他也来放牛呗!
1、人生目的的含义: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 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 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 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片面,抽象, 感性,仅仅描 述人的部分特 征,没有揭露 人的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回答
1845 年春马克思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 学论断: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 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 民出版社,1995 年,第 56 页)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1、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 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其范围非常广 泛,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人生 科学 历史 道德 …… (人生观) (科学观) (历史观) (道德观) (……观)ຫໍສະໝຸດ 人世界 (世界观)
2、人生观的含义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和 目的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 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 的态度。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