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银行土地银行是指主要经营土地存贷及与土地有关的长期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
土地银行具体运作模式是指政府出面组织,把某一区域农民的承包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拆院并院”之后的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分类整合,“零存整贷”,加快农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形成。
土地银行被称为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2009年起,土地银行在成都试行。
所谓土地银行,是由中介机构根据地理位置、土地肥沃程度、升值潜力等,对农户的土地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储存价格。
二、基本情况1、成立“土地银行”具体运作模式是:农业资源经营专业合作组织织采取银行运作模式,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入“土地银行”,收取存入“利息”,“土地银行”再将土地划块后贷给愿意种植的农户,收取贷出“利息”,种植农户则按照“土地银行”要求进行种植,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集体化、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农民集中居住后生产方式的转变,“土地银行”赚取差额利息用于自身发展和建立风险资金等。
为保证存入土地能够完全贷出,“土地银行”还必须引进龙头企业并签定合作协议,由企业为大户提供种子,化肥等农资和技术指导,并同大户签定产品收购保底价,降低了种植大户的种植风险,有效的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了“土地银行”、农民和龙头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互动。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户家里的土地不用再操心,有“土地银行”统一经营,腾出的富余劳动力,通过就业培训输出,到外地务工,农民不但获得务工收入,还有土地流转收益和“土地银行”利益分配。
2、概念是指主要经营土地的存贷业务和有关金融服务的,对土地进行储备、开发、供应和发行土地债券或出售土地抵押贷款服务的中介组织。
3、xx农村土地银行所谓土地银行,土地银行是由中介机构根据地理位置、土地肥沃程度、升值潜力等,对农户的土地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储存价格。
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土地定期存入土地银行,土地银行将农户存入土地进行适当打包、整合或适度改造,在维持基本农业用途不变的情况下,贷给其他土地需求者(如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等)。
土地需求者向银行支付土地的储存价值、整理开发价值以及前两者之和的同期贷款利息,银行再把储存价值兑现给农户。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建立土地银行提供了政策基础。
三、特征(1)是金融机构;(2)是为土地开发利用事业服务的金融机构;(3)主要业务是提供土地抵押贷款和发行土地债券;(4)主要服务目标物为农地。
建立农村土地银行的原则体现在:一是以惠农利民为前提。
为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坚持“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确保耕地复耕能力”的原则。
二是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宗旨。
土地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宗旨是通过土地存贷调剂土地余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同时通过发放土地抵押贷款,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以建立新农村发展长效机制。
三是以创新农地金融制度为重点。
土地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四、意义1、破解“三农”问题农民接过土地银行的存折从土地制度人手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将会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一条新的破解之路。
a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建立土地银行,既可以鼓励农民将闲置或不愿耕种的土地存入银行,又能够鼓励愿意多种地的农民把土地从银行贷出去,既可以解决抛荒撂荒问题,又可以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形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b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通过土地银行这个中介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增加农业投入,推广使用先进技术,不仅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c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需要。
建立土地银行后,进城的农民可以把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的经营权让渡给土地银行,从银行获取贷款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土地银行把这些土地租赁给有需求的农民和其他创业者,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重新回乡的农民也可以从土地银行中提取土地进行耕作,维持基本的生活来源。
这样,农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土地的束缚,有了更多的迁移空间与择业自由。
d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是解决农村资金瓶颈制约的需要。
农村土地银行把农民的土地和信贷资金结合起来,建立了农民与银行的新型关系。
土地银行可为农民提供土地担保和抵押贷款,既有利于农民获得发展资金,又有利于土地流转。
土地银行还可以办理土地信托业务,在政府支持下发行土地债券,筹措社会资金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e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是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需要。
农民通过贷出土地,培植了一大批经营土地几十亩到几百亩的承包大户。
这些大户提高了土地的投入产业效率,将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f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是实现农村长治久安的需要。
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土地银行,明确界定存、贷双方及土地银行的责权利,既规范了土地流转制度,又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加快新农村建设建立土地银行既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切合中国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的正确选择。
中国建立的土地银行多以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目的。
新农村建设强烈的金融和土地需求呼唤农村金融组织创新。
国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若能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依托,进行组织和业务整合,再赋予整合后的土地银行开展土地存贷和土地抵押贷款等业务,符合两家共同利益,符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向,极大改善3、xx农村金融生态。
建立的土地银行符合农民群众根本利益,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地承包经营权,使其成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高度统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产权,并推行农地产权的资产化、股权化和市场化,这是建立土地银行的内在要求,当然也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同时,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土地闲置、撂荒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外出农民存在着强烈的土地流转需求。
4、农村重大变革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是个新生事物,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必将引发一场新的农村重大变革。
建立农村土地银行的指导思想。
一是通过土地存贷,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是通过农地使用权抵押,使土地经营者取得中长期信贷资金,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通过农地资本化和农地使用权与金融的内在结合,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得到最大实现。
四是通过农地金融制度内生机制的高效运作,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
五、问题1、农地确权问题确权改革是xx2008年3月初启动土地银行的“攻克关键环节”改革。
确权内容为明确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对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农村房屋、林权等的物权关系。
通过确权,2009年,成都每户农民最终会获得的证书之一,是一本红色的没有期限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2、界定土地级差要科学界定土地银行性质和土地级差,农村土地银行就是由政府组织成立的具有存贷、置换、整合、土地质押、出租土地和农业保险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土地流转机构。
土地银行必须是政府控股,确保土地的国家、集体所有权。
成立土地银行,应在全省统筹的范围内进行,农办、农业厅和国土资源厅应将省各地每一块土地按照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地质量、升值潜力等情况进行分类、评估价值并制定相应合理的级差存储租金。
3、健全机制建立土地银行要加强引导,健全流转机制。
农民可以选择继续经营承包的土地,也可以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多余或闲置的土地定期存入土地银行,避免抛荒并获得相应的土地存储租金补偿。
同时,各级政府可以通过以存储土地换福利、就业、廉租房的措施,鼓励农民将闲置抛荒的土地存入土地银行。
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村级组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统一回收闲置的土地,予以农户相应的补偿,并将回收的土地作为集体资产存入土地银行或出租,增加村财收入。
4、农业安全土地银行贷租出的土地必须保证仍然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农业用途,若出现土地被占做其他用途,贷租者要按照规定土地价值,进行全额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土地银行每年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土地,在全省相关部门的统筹安排下,由当地的农业部门雇佣当地的农民种养当年紧缺的农作物、蔬菜、瓜果、畜禽等,拓展农民收入来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xx土地银行一、沿革台湾土地银行沿革:1945年对日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政府为配合在台推行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政策,国库拨充6千万资本,以日据时代日本劝业银行之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五个支店为据点,依中华民国法律,于1946年9月1日成立“台湾土地银行”。
二、基本介绍台湾土地银行于1985年取得法人资格,于2003年7月1日改制为“台湾土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4年5月21日奉准改制为公开发行股票公司。
日本劝业银行在台支店于1922年创设,1927年兴建古迹大楼,以发展不动产及农业金融长期融通资金业务为主,奠定台湾土地银行为国内不动产专业领导银行之稳固地位,迄今已80余年。
2010年12月29日台湾土地银行上海分行正式成立。
三、经营特色1、经营基础厚实—服务亲切热诚盱衡多变的金融环境,为求永续经营,本行秉持着「丰厚·和谐·热诚·创新」的经营理念及企业化丶效率化的精神,积极调整营运策略,以「亲切热诚」的态度丶「好还要更好」的精神,力求为社会大众提供存款丶企业金融丶个人金融丶外汇丶信托丶财富管理...等多元化创新金融服务,并落实执行内部管理,以保障存款人的权益丶善尽银行的社会责任。
2、不动产融资链的主导者—一条龙服务品牌长期以来,土银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之食衣住行育乐已建立稳固与紧密的关系,从上游土地贷款丶中游建筑融资丶土地信托,带动营建业下游厂商融资丶不动产证券化及房屋贷款丶个人理财等,提供完整的不动产一条龙金融服务,已建立良好口碑。
土地融资丶建筑融资及房屋贷款居国内领导地位,具有发展不动产信托丶不动产证券化丶金融资产证券化之优势,於担任证券化受托机构及不动产信托业务,均居业界领先地位。
3、用心服务—缔造经营佳绩依据2011年7月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报导,本行第一类资本排名为265名及总资产排名180名。
4、国家的银行—热心公益回馈社会为着眼於长期发展,本行除致力於扩展业务丶提升为民服务品质外,积极塑造优良企业形象,融合企业名称丶经营理念及创新服务三大原则之企业识别标志,广泛运用於业务行销,藉此向社会大众传达本行经营讯息,多年来更以企业回馈社会的心,秉持「取之於社会·用之於社会」之理念,办理系列大型公益活动,诸如举办产业金融讲座丶青少年羽球营丶净山健行丶本土艺术展览丶爱心义卖园游会丶慈济脊髓损伤捐助基金丶响应中华联合劝募协会一日捐..等活动,期抛砖引玉,带动企业各界及社会大众的支持与响应,使我们的社会更祥和丶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