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电缆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电缆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一般规定1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基坑(槽)及管沟的土方开挖和回填工程。

2在基坑(槽)或管沟工程等开挖施工中,当可能对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永久性道路产生危害时,应对基坑(槽)、管沟进行支护后再开挖。

3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支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4基坑(槽)、管沟的挖土应分层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基坑(槽)、管沟边堆置土方不应超过设计荷载,挖方时不应碰撞或损伤支护结构、降水设施。

5基坑(槽)、管沟土方施工中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6基坑(槽)回填时,支护拆除应与坑槽回填同步进行。

7开挖基坑(槽)应按土质和深度放坡;当采取不放坡开挖,应设置临时支护,各种支护应根据土质及基坑深度经过计算确定。

8基坑(槽)、管沟的开挖、降水及回填工程,应遵守土方开挖、降水和土方回填施工的一般规定及工艺方法。

2)施工准备a.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进场验收和复试要求。

混凝土采用自拌,砂、石应有复试报告,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砖采用机制红砖,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模板应采用表面平整、加工精密、有一定刚度的多层胶合板。

钢筋应进行外观及资料(出厂合格证中)检查,并经送样复试合格。

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完善。

b.施工机具、设备基坑(槽)土方工程常采用的设备主要有:液压挖掘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压路机,用于沟槽施工的小型夯实机械,如柴油打夯机、蛙式打夯机等。

c.施工现场(作业条件)要求1基坑(槽)底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清除基底上的树墩及草根等杂物,应对基底已完成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做好记录。

2基坑(槽)、管沟开挖前,应根据支护结构形式、挖深、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工期、气候和地面载荷等资料制定施工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监测方案,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3土方工程施工前,应对降水、排水措施进行设计,系统应经检查和试运转,一切正常时方可开始施工。

4有关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可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验收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5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要先进行排降水施工,确保降排水措施的有效性和连续性,直至基坑(槽)回填并达到稳定状态。

6柱基、基坑、基槽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d.技术准备1详细阅读设计图纸及说明。

2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施工交底工作。

3)施工工艺1基坑(槽)、管沟的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基坑(槽)、管沟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或雨期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150~300mm一层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挖除;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用人工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确定,且不得小于0.3m。

2基坑(槽)底部的开挖宽度,除基础底部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排水设施和支撑结构的宽度。

当无排水明沟时不小于0.6m,有排水沟时不小于1.2m。

3管沟底部开挖宽度(有支撑者为撑板间的净宽),除结构宽度外,应增加工作面宽度。

每侧工作面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管沟底部每侧工作面宽度结构宽度(mm)每侧工作面宽度(mm)非金属管道金属管道或砖沟200~10005004001100~15006006001600~25008008004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

挖方深度应根据土质确定,但不宜超过下列规定: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为1m。

硬塑、可塑的粉土及粉质黏土为1.25m。

硬塑、可塑的黏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为1.5m。

坚硬的黏土为2m。

5基坑(槽)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

6基坑(槽)或管沟需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支撑必须牢固可靠,确保安全施工。

7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

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的挖方,以便于在该处集中排水。

8基坑(槽)或管沟挖至基底标高后,应会同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出隐蔽工程记录。

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下一工序。

9开挖基坑(槽)或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用与基土相同的土料填补,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碎石类土填补并夯实。

在重要部位超挖时,可用低标号混凝土填补,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10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深度在5m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陡坡度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动载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1:0.751:1.001:1.25硬塑的粉土1:0.671:0.751:1.00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1:0.501:0.671:0.75硬塑的粉质黏土、黏土1:0.331:0.501:0.67老黄土1:0.101:0.251:0.33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11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底以下0.5~1.0m后,方可开挖。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

b.施工机械行驶道路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砾)石,必要时应铺设工具式路基箱(板)或梢排等。

c.相邻基坑(槽)和管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做好基础。

d.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

在密集群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桩基位移。

e.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0.1~0.3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挖除。

f.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边坡顶上或建筑物(构筑物)附近。

12在膨胀土和湿陷性黄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基坑(槽)或管沟的开挖、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和回填土等应连续进行,并应避免在雨天施工。

b.开挖前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浸入施工场地或冲刷边坡。

c.开挖后,基土不得受烈日曝晒或雨水浸泡。

必要时可预留一层不挖,待做基础时挖除。

d.采用砂垫层地基时,应先将砂浇水至饱和后再密实,不得采用向基坑(槽)或管沟内浇水使砂沉落的施工方法。

13基坑(槽)、管沟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填土前,应清除沟槽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

b.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到损伤时,方可回填。

c.沟(渠)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

d.回填土料、每层铺填厚度和压实要求,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如设计允许回填土自行沉实时,可不夯实。

e.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

f.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无要求时,宜选用非膨胀土、弱膨胀土或掺有适当比例石灰。

g.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道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

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h.在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14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4)工程测量测量控制是施工的根本,因此我们将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和甲方、监理机构所提交的坐标点、高程点、《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控制网测量。

对甲方、监理机构所提交的坐标点、高程点位进行复测,并对场区内的现状地面标高进行统一复测,建立场区平面控制网,绘制控制网桩位图,施工控制网桩位及测量资料须经各方审定签认后方可实施。

5)电缆沟的施工方法a.土方工程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清底,按要求挖至设计标高,弃土用自卸车堆放至指定堆土区(50米外)。

因基础土质为粘土,工作面按规范规定确定,土方开挖前根据基础施工图先绘出详细的开挖图,经审核无误后方可由测量工实地放线,撒出基坑开挖的内外边线。

开挖前施工人员应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挖方过程中测量队随时配合抄平,以防超挖扰动原土,按规定放坡开挖基槽,放坡系数为1:0.33。

土方回填前先委托试验室做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及土的干容重。

回填前应先做好基内的隐蔽验收工作,并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淤泥、浮土等清除干净。

回填土采用6:4砂土回填,回填时采用分层回填,由蛙式打夯机夯实。

控制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250mm,每回填一层用环刀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回填。

严格控制土的含水率,检验方法是“手握成团,落地开花”,当土质较干时,可适当洒水,若回填时遇橡皮土,可先将橡皮土挖出晾干,待含水率合适时再回填夯实。

基础底部土质回填不得用耕植土回填。

b.钢筋工程钢筋进场应先核对其材质、型号、数量,并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或材质单,然后取样进行复试,经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不合格的钢筋不得使用。

过路电缆沟在绑扎板底钢筋时,应先在垫层上用墨线弹出钢筋的摆放位置然后摆放钢筋,对靠近外围的两行的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绑扎点的铁丝扣在相邻处应成八字形(左右扣绑扎)。

基础底部采用圆钢的应将其弯钩朝上,不得向一边倾倒。

钢筋绑扎完毕后,应立即搁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以保证混凝土的保护厚度。

c.模板工程模板采用木模板。

支模时应根据弹出的模板边线支模。

模板连接采用木方连接。

支撑采用钢管支撑,间距不得大于600mm。

模板支设要平整、牢固。

模板间的缝隙填海绵条或粘胶带堵严,以免漏浆。

支模前模板表面需涂刷脱模剂,并注意防止钢筋污染。

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除斜拉杆或斜支撑,然后再拆除模板。

拆模时注意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棱角。

模板应轻拆轻放,拆除后的模板应及时运走,修理刷油,分类堆放,以备再用。

d.砼工程1搅拌及运输砼由搅拌站集中搅拌,机动三轮车水平运输。

砼搅拌前应测定砂石含水量,调整配合比。

砂、石子、水泥应严格按配合比用量分别过磅。

加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

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电缆沟施工方案3建筑工地2砼浇筑及振捣砼浇筑前应在新浇砼与下层砼结合处均匀涂刷一层50mm左右的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或石子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