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泰安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所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共120道题,每题0.64分,共76.8分)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下列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上课听讲B.师傅带徒C.幼师组织儿童做游戏D.母鸡带小鸡2.教育学史上,首次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强调并试图探讨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卢梭C.苏格拉底D.柏拉图3.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最完整的教育专著是( )。
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教学论》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 )。
A.教育目的B.受教育者C.教育者D.教育影响5.教育起源说中,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生产属性B.教育的社会属性C.教育的科学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6.下列关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内容B.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水平C.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D.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及教育的内容和手段7.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表明,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教育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对个体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物机制B.成熟机制C.多因素相互作用D.教育机制8.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洛克的“白板说”的观点属于( )。
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9.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是( )的教育目的。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10.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是( )。
A.单轨制B.双轨制C.分支制D.学分制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
A.负责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12.现实教学活动中仍存在教师对学生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不重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荣誉权13.传统教学的代表赫尔巴特认为,应把心理学和( )作为教学的基础。
A.哲学B.伦理学C.社会学D.生物学14.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 )。
A.国家的政策B.学生的素质C.学校的管理D.教师的素质15.小王是高一新生,上初中时勤奋努力学习,品德良好,但上高中以后,上课积极性下降,逃课、沉迷网络游戏。
班主任知道情况以后,从多方面了解小王的个性特点,发现他比较喜欢美术。
班主任向美术老师推荐小王学美术,并一起为小王的健康成长努力。
该班主任做法主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1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A.实践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知识性课程17.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的课程理论是( )。
A.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B.人本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18.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制度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19.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学生的学习B.实践活动C.师生关系D.教学活动20.小明今天在课堂上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表明教学过程主要传授以( )。
A.直接经验为主B.间接经验为主C.实践知识为主D.生产知识为主21.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常留家庭作业,进行单元测试,督促学生定期复习,这种教学方式对( )是十分必要的。
A.激发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2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56年B.1860年C.1862年D.1866年23.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量力性原则24.李老师每次组织班级活动时,先和班干部商量,然后成立班级事务委员会,其他班级成员积极参与配合,选班干部和班级事务委员会采取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由此推算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倾向于( )师生关系。
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友好型25.教师按一定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B.谈话法C.指导法D.演示法26.为了从众多人中选拔优秀人才,让高水平学生在测试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应提高下列哪种质量指标?(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7.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习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评价是(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总结性评价28.我国中小学实施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少先队和共青团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29.陈某是一名大学生,经常上课玩手机,他每次上课前下定决心改掉玩手机的坏习惯,遵守学校课堂纪律,认真听老师讲课。
可老师讲课时他仍然无法克服老想看手机的坏习惯,结果还是时常玩手机。
作为老师对该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重点培养其( )。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30.教师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31.如果你在某中学担任班主任,那么你认为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C.协调各种教育影响D.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32.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33.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中,以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主要内容和任务的是( )。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34.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B.知识、智力、能力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德育、智育、体育35.小李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住宿生,因为他独立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好,影响全班平均成绩,宿舍同学都歧视他。
一次小李与宿舍同学打架,破坏了公共设备,班主任劝退小李,这种行为侵犯了小李的( )。
A.人身权B.财产权C.受教育权D.人人平辱权3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D.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3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和尊严B.人身和财产C.身心健康D.生命和安全38.中国古代“六艺”指的是( )。
A.礼、乐、射、御、书、数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春秋C.诗、书、礼、易、春秋、乐D.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39.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的教育学学派是( )。
A.实验教育学B.实用主义教育学C.马克思主义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40.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由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这根据人的身心发展( )提出来的。
A.主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41.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A.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B.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C.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D.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4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几个基本点,下列不属于基本点范畴的是( )。
A.传授科学文化知识B.培养“劳动者”C.要求受教者全面发展D.培养受教者的独立个性4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44.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
A.自主性B.计划性C.独立性D.创造性45.据说库伦旗是安代舞之乡,具有悠久的安代舞文化历史,根据此现实,当地某中学开设安代舞课程,该课属于( )。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舞蹈课程46.高三学生参加会考,成绩合格获得高中毕业证,这考试属于(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诊断评价D.总结评价47.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 )。
A.讲授法、参观法B.启发法、注入法C.演示法、讨论法D.实践活动法、讲述法48.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为( )。
A.教学模式B.教学方法C.教学策略D.教学内容49.教师对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学生进行研究属于( )。
A.实验法B.个案法C.观察法D.比较法50.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C.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51.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的作者是( )。
A.桑代克B.乌申斯基C.卡普捷列夫D.斯金纳5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 )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学与教53.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他们逐渐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这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 )阶段的特征表现。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5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主动性B.自我同一性C.亲密感D.独立性55.有些学生对物体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人的影响和干扰,学习兴趣偏好人文、社会科学,那么他们所具有的认知方式为(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具体型D.抽象型56.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时,其试卷往往不单纯用选择题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题和问答题,这说明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通过( )解答,填空题和问答题主要通过( )解答。
A.再认、重现B.识记、思维C.注意、记忆D.判断、感知57.在心理学界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指的是(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58.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