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对幼儿发展价值
•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
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
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
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
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
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Page 5
扮演的能力 4、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
德品质 5、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
(四)游戏对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
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4、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造型性游戏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亲合性动机
合作性游戏
游戏的基本作用
(一)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
1、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2、游戏活动发展了儿童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 3、户外游戏增强了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4、游戏给儿童带来了愉快、满足、轻松的心情,保证了儿
童的身体健康
(二)游戏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
象征性游戏是婴幼儿典型的游戏形 式。它在婴幼儿时期经过一系列渐进的 发展变化而趋于成熟和稳定。在一至六 七岁之间,象征性游戏有一个起伏的过 程,他的发展变化轨迹是一条倒置的V 形曲线状。国外调查结论是,3岁时象 征性游戏的比例是70%,4岁时是74— 80%,5岁时是68--71%,6岁时是 65%。
物”(its),意为神赐予儿童的礼物。
Page 7
幼儿学习的特点:
1、内容广泛---任何学科前的学习 2、学习途径与方式的多样性
游戏是
幼儿学
习的重
3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要途径
幼儿的经验以 直接经验为主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动机与体验
游戏动机
内部动机 直接动机 内部控制
游戏的内部主 观心理因素
游戏性体验
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一、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1、学前儿童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
2岁前
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
一方面由于表象活动、想象活动的增加及能力的增 强,逐渐出现了以一物体假装另一物体和扮演角色 为主要形式的象征性游戏。另一方面由于动作和技 能的发展,游戏从机能性转向建构性,开始出现了 以各种结构材料建构物体的结构造型活动及结构游 戏。
游戏与幼儿发展
教师自我介绍
• 姓名:高悦 • 特点:女汉纸,防御弱,容易暴走 • QQ:295139814 • 邮箱:295139814@
•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
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
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三至五岁是象征性游戏的多发期即 发展高峰期。
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性游戏 的基本构成因素
情景转变是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是以物代 物、以人代人进行的前提。在1—1.5岁的婴 儿身上发生。
以物代物 真正开始于2—3岁之间。能以被 代替物的名称来命名代替物。
以人代人
角色动作(零星的动作—连贯的动作)----角色意识(3岁以后,逐渐鲜明)----角色认 知(幼儿阶段)
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知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4、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三)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社 会交往的能力
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
结构游戏
进行结构游戏需要儿童在形状和空间 直觉上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及具有实际操作 的技能。另外它实际上也需要儿童具有一 定的象征能力,即儿童在此类活动中,是 通过自己对某一材料的操作和创造,来使 当前造型(象征物)与真实物体(被象征 物)之间建立象征联合。
结构游戏是机能性游戏和象征 性游戏特点的结合。它是介乎游戏 的感觉运动性和象征性的中间状态 ,但却又因动作、技能及相关知识 发展的制约,它不会早于象征性游 戏的发展。
结构游戏的发展
结构游戏在托幼机构是最常见的一 种游戏。国外有人统计,这种游戏占3.5 岁儿童全部活动的40%,4—6岁儿童的 51%。但是,如果不进行专门的结构技 能方面的训练,这种游戏在整个学前期 的发展会比较缓慢。
3、学前儿童末期的游戏新发展—规则 性水平
尊敬(认可)需要
社会性交往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理解的需要
身体活动需要
基本生存需要
儿童的基本需要
安全需要
儿童基本需要 基本生存需要 身体活动需要
爱和安全需要 理解—影响环境需要
社会交往需要
游戏动机 活动性动机
主要游戏行为 运动性游戏 重复性游戏
探究性动机 成就性动机
智力游戏 象征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
游戏者在游戏中 产生的主观感受
或心理体验
Page 9
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
一、儿童游戏产生的背景 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需要有一个生活预备时期。 社会为儿童的游戏创造了生态空间,社会的文化也把儿童 期确认为游戏期。
二、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推动儿童去游戏的内因是儿童的需要,游戏是满足这种需
要的活动。
柏拉图
昆体良
洛克
亚里士多德
Page 6
夸美纽斯
1816年,英国欧文创办了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把游戏作为儿童活动的主要方式,大量地开 展儿童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开创了游戏在学前 公共教育中的实施。 年改他胚在认 芽名18为 ;为3: 因“7“ 为年幼儿 整创儿童 个办园早 人了期 就”“的 是—各 在儿—种 游童世游 戏活戏 中界动,,上学是在第一他校一切最”所未柔,来嫩幼1生的儿8活性4园0的情 。他中,第在一他个最系内统在地的倾研向究中了发儿展童和表的现游的戏。,”并为了把使游儿 戏作童得为到幼知儿识园和教发育展各的种基能础力。,他福禄在培教尔育为史幼上儿园,设第计 一次了做把游游戏戏和列进入行幼作业儿时园用课的程玩中具和。材料,取名为“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