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液化石油气槽车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处置

浅议液化石油气槽车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处置

安全管理编号:LX-FS-A63794浅议液化石油气槽车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处置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浅议液化石油气槽车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处置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方便的燃料,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燃气之一,汽车槽车运输液化石油气是公路运输的主要途径。

当前,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运输和管理,对槽车的驾驶员、押运员缺乏应有的培训和管理,使驾驶员、押运员不具备应有的素质,在运输途中违反液化石油气槽车的安全管理规定,致使翻车、泄漏甚至火灾或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如何合理处置液化气槽车泄漏事故已经成为每一支特勤队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物化性质1、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许多城镇已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做燃料。

液化石油气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

一旦有液化气泄漏,立即闻到这种气味,而采取应急措施,简称LPG。

LPG指常温下加压(约1兆帕左右)而液化的石油气,主要成分是碳三及碳四烃类。

液化石油气主要来自炼厂气,还有一少部分来自湿性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

由炼厂气所得的液化石油气,通过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

而由天然气和伴生气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和少量戊烷,基本不含烯烃。

2、液化石油气的用途液化石油气的硫含量少,腐蚀性小,燃烧发热量大。

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于工业燃料、民用燃料和化工原料,由于液化石油气几乎不含有不可燃烧成分,发热量高,燃烧充分,无粉尘灰渣,所以,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液化石油气能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液化气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常用燃气中最高的,其热值为11000-12000千卡/千克,是普通煤气的6倍,比天然气也高。

因此液化气常被用于炊事燃料,车用燃料,此外在以加热为目的的企业生产、加工环节中也有很广泛的用途。

3、液化石油气的物化性质a.比重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其比重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气态时比重是空气的1.5-2倍,在大气中扩散较慢,易向低洼处流动(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聚积,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液态时比重约为水的一半。

b.饱和蒸汽压饱和蒸气压是饱和蒸气所显示出来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液化石油气的蒸气压是随温度而变化的,温度升高,蒸气压增大。

另外液化石油气的蒸气压和组分有关,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蒸气压则减小。

对于液化石油气来说,常温下,容器内部液化石油气的压力总比外界大气压力大得多,所以,液化石油气一定要在密闭的、具有足够强度的容器中储存。

c.体积压缩系数绝大多数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化石油气也不例外,受热受膨胀,温度越高,膨胀越厉害。

液化石油气液体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水大十几倍(11-17),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液化石油气在充装作业中必须限制装量。

d.溶解度溶解度是指液态时,液化石油气的含水率,液化石油气微溶于水。

e.?爆炸极限窄,点火能低,燃烧热值高液化石油气爆炸极限较窄,约为1.7-10%(体积),而且爆炸下限比其他燃气低;着火温度约为430-460℃,?比其他燃气燃烧热值高,燃烧需要的空气量大,约需23-30倍的空气量,而一般城市煤气只需3-5倍的空气量f.电阻率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为10欧姆.厘米,液化石油气从容器、设备、管道中喷射出时产生的静压达到9000伏。

二、简介液化石油气槽车槽车,也叫罐车,是固定在流动车架上的卧式储罐,分压力储罐槽车和常压储罐槽车,其功能是专门用来运输危化品(液化汽体和常压液体)1、槽车的分类形式(1)按照运输工具划分a汽车槽车(压力储罐槽车、常压储罐槽车)b铁路槽车(压力储罐槽车、常压储罐槽车)(2)按照设计温度划分a常温型:罐体为裸式,设计温度为-20℃至+50℃;b低温型:罐体采用堆积绝热式,设计温度为-70℃至-20℃;c深冷式:罐体采用真空珠光砂绝热式或聚氨脂保温式,设计温度低于-150℃;(3)按照介质性质划分a有毒气体:常见有液氯、液态、二氧化硫、氢氟酸、三甲胺、二甲胺等;b易燃气体:常见有丙烯、丙烷、液化石油气、正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丁二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液氢、一甲胺等;c非燃压缩气体:常见有液态二氧化碳、液氮等。

从压力上来讲,压力储罐槽车属于中、低的压力容器,常见介质罐体的设计压力一般在0.79-2.16Mpa之间。

2、槽车的基本结构槽车由车底盘和罐体两大部分构成,在罐体上设有安全阀、阀门箱、紧急切断装置、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装卸阀门、人孔、导静电接地装置,防冲板、铭牌等部件。

(1)安全阀:安全?阀位于罐体上部,是一种通过自动开启排放气体来降低容器内压力的安全泄压装置。

(2)紧急切断装置:用于发生泄漏时进行紧急止漏,它包括手动油泵、串联阀、紧急卸油阀、液相紧急截止阀、气相紧急截止阀等部体。

手动油泵和串联阀位于阀门箱内,紧急卸油阀位于罐体尾部,在发生泄漏时,可以利用手动油泵和紧急卸油阀关闭位于罐体内部的液相和气相紧急截止阀。

(3)液位计:罐体尾部的液位计,能方便准确地测得,罐体内的液面高度。

(4)装卸阀门:位于阀门箱内,包括液相和气相快速接头,以及液相和气相手动球阀。

(5)人孔:位于罐体顶部或尾部,供检修和内部清洗用。

(6)温度计:测量罐体内介质温度,位于阀门箱内。

(7)压力表:测量罐体内压力,位于阀门箱内。

(8)防冲板:位于罐体内部,用于减少运输中介质对罐体的运行压力,增加槽车运行的稳定性。

(9)铭牌:位于罐体尾部表面,标有槽车型号、介质名称、容量、压力、满载总重、温度、容积等内容。

3、槽车罐体的颜色标志颜色标志包括罐体的颜色、色带、字样、字色和标志图形。

(1)罐体颜色:罐体外表面一般为银色,低温型槽车罐体外表面为铝白色。

(2)环形色带:沿通过罐体中心线的水平面与罐体外表面的交线对称均匀涂刷的一条表示液化气体介质种类环形色带,易燃气体为大红色,有毒气体为淡黄色。

(3)标志图形:在罐体两侧中央部位留空处涂刷标志图形。

(4)字样、字色:在罐体两侧后部色带的上方书写介质名称,字色为红色,介质名称对应的色带下方书写下次检验日期,字色为黑色。

4、槽车易泄漏部位(1)法兰连接密封面(2)液位计垫片(3)气、液相物料阀门(4)安全阀三、油气槽车事故的成因1、违规穿越公路铁路道口,撞断罐体配件液化石油气槽罐罐壁的设计钢板厚度达8mm,耐压为1.8Mpa,一般的冲击和撞刮不易致使罐壁破裂及泄漏。

发生车辆事故的泄漏,绝大多数是由于罐体的阀门、液位计等变形、损坏所致。

2、液位计、压力表、法兰阀门(密封垫片)老化、开裂液位计、法兰阀门、压力表等组件长期使用易腐蚀老化、开裂,加上槽车长途行驶的长时间振动,更易引起液化石油气的泄漏.3、行车驾驶处置不当,造成翻车等交通事故汽车槽车长途运输液化石油气过程中,由于驾驶员过度疲劳、违章行驶、会车或超车时处理不当或路况恶劣等原因,易于造成翻车、撞车等交通事故,轻则造成交通堵塞,重则会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的严重事故。

四、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的特点1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槽车多处于行驶状态,由于颠簸、维护保养不及时、交通事故等不可预见的原因,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液面计、压力表、温度计、阀门损坏随时可能发生。

2、易造成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发生突然,驾驶室内人员很难迅速作出反应。

无论是单车还是两车相撞,很容易造成驾驶室内人员受伤或死亡,倘若驾驶室变形严重,被困人员很难逃生,救援人员也难以施救。

3、处置时间长交通事故引起的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时间少则需要5、6个小时,多则可达几天。

因此,在实施交通管制后,事故现场周围积压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压力非常之大。

4、现场处置难度大液化气槽车一旦发生事故,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或流淌性大面积火灾。

未起火的情况下,泄露出的液化气扩散后迅速蒸发,笼罩整个事故现场,发生着火或爆炸的危险,大多数事故现场缺乏水源,这些都给处置工作带来困难。

五、化石油气槽车事故的处置对策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要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根据不同事故现场的情况,采取正确、有力的战术措施,发挥消防部队装备和人员的优势,以最快的速度处理事故,尽快恢复交通和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把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1、对于只是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没有液化石油气泄漏的槽车,要与事故单位及当地公安、交警等部门密切配合,选择正确的起吊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起吊转移事故槽车。

(1)侦察检测,确认事故槽车的状况。

消防队到场后,在设置警戒的同时,要与事故单位有关人员一起对槽车的受损情况进行检查。

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以确认是否存在液化石油气泄漏的现象,特别是要仔细检查罐体的阀门,进出液口是否有变形、漏气等现象。

(2)起吊转移事故槽车。

在确认槽罐没有液化石油气泄漏后,现场指挥部要迅速研究制定起吊及转移事故槽车的方案,并及时调集吊车及相关设备,将事故槽车及时、安全地起吊并转移。

起吊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a正确选用吊车及钢索等设备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起吊,都必须使用足够起吊能力的吊车及使用足够承重能力的钢索,避免在起吊过程钢索断裂或吊车发生故障致使液化石油气槽罐受到强烈振荡或触及地面而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危险发生。

b做好消防保护及应急准备措施起吊过程中可利用泡沫覆盖罐体,防止起吊过程中钢索与车体摩擦产生火花,消防车同时监护,做好灭火及冷却工作。

c搞好现场警戒工作,实行严格控制在划定警戒线的同时,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同时要通知警戒区内所有的村庄、居民灭掉明火,通知供电部门切断电源,现场的通讯设施要使用防爆器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