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7年高考试题J单元 生物与环境

高中生物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7年高考试题J单元 生物与环境

J单元生物与环境
J1 生态因素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5.J2[2017·全国卷Ⅰ]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图2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5.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种群的数量增长。

该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要充分利用该家畜资源,种群数量超过K/2,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后去捕获,捕获后数量维持在K/2左右,种群可快速增长起来,故D项正确。

5.J2[2017·全国卷Ⅲ]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5.B[解析] 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计数前不需要进行标记,A项不合理。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因该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故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B项合理。

当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时,样方的数量应适当增加,面积也应适当增加,C、D项不合理。

3.J2、J3[2017·北京卷] 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3.A[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

据题干可知,在模拟酸雨的条件下,“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A项正确。

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种群密度的信息,B项错误。

酸雨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也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丰富度,C项错误。

由题干信息不能得出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的结论,D项错误。

5.J2[2017·江苏卷] 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图1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1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 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5.B[解析] 培养初期,酵母菌数量少,种内竞争弱,A项错误。

由于营养和空间有限,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B项正确。

应该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 项错误。

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场所一直在细胞内,D项错误。

24.J2、J3、K1[2017·江苏卷]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24.BD[解析] 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A项错误。

热带雨林比三北防护林结构复杂,丰富度高,自我调节能力强,B项正确。

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是为了争夺食物,属于种内斗争或种间竞争,C项错误。

群落的垂直结构指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D项正确。

31.J2[2017·全国卷Ⅱ]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

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

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

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解析] (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即空间足够大、食物足够多、无天敌、无致死性疾病等条件下,其数量可呈“J”型增长。

(2)山鼠种群数量下降,可能是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也可能是部分个体迁出所致。

(3)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4)种群的年龄结构又叫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7.J2、J3、J4[2017·天津卷] 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图4。

图4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_______演替。

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_______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_______________。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

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________,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

图5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

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___。

图5
7.(1)次生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
[解析] (1)大火后还保留了原土壤条件,且土壤中会有植物的根等生命体,所以该群落演替的类型是次生演替。

植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现象,有利于群落对光能的利用。

(2)从图中可以看出,火烧15年后草本和灌木丰富度下降,到40年后基本保持相对稳定,而乔木的物种数在40年内逐渐增加,说明草本和灌木在与乔木的竞争中得到的光逐渐减少。

(3)火灾后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因为针叶树的凋落物不易被分解,物质循环速度慢,而阔叶树的凋落物分解速率快,可以加快氮磷循环。

(4)从样方大小和物种数间的关系可判断,坐标曲线中最下面的曲线为乔木对应的曲线,从该曲线中可以看出,当样方面积为S3时乔木的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样方面积大于S3时,物种数不再增加,所以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为S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