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模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模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8七下·顺德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尽管老师一再强调校园安全问题,有些学生却总是不以为然。

B . 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 . 有些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口出脏话,实在让人深恶痛绝。

D . 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2. (2分) (2019八下·灌阳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江苏省响水县一化工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其场面十分惨烈,目前死亡人数已上升至64人。

B . 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C . 在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 .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3. (2分)(2018·永州) 品读古典诗词,感受节日文化,将下列诗词按传统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清明时节时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樱桃桑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⑤大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 . ③⑤①②④B . ③⑤①④②C . ⑤③①②④D . ⑤③①④②4. (2分) (2017九上·宜兴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生物钟。

①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②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

③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④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糠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

A . ②③①④B . ①②③④C . ④③①②D . ③④②①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4分)5. (4分) (2019八下·福田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谁偷了我们的wif信号陈博翰①在这个信息时代,网速太差或者突然断网,无疑让人很沮丧。

更令人气恼的是,wifi不好这种事,还每天都在发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网速呢?②在许多盛大节日里,人们总爱在屋子里装饰上彩灯,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比如,圣诞节时,人们会在圣诞树上悬挂一串串小彩灯。

而在中国新年到来的时候,许多人也习惯在家里布置上五颜六色的小灯。

这个时候,家中wifi第一大盗就出现了,它们就是彩灯。

英国宽带服务提供商Talk Talk公司研究发现,彩灯会影响网速,而且这一影响还高达25%。

据估计,大约有600万英国人被家里缓慢的网速折磨的痛苦不堪,而电子设备的干扰,特别是来自节庆时彩灯的影响就是罪魁祸首。

③我们知道,任何用电的东西都会产生一个电磁场——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电子颗粒云。

如果磁场足够大,就会干扰wifi网络中用到的无线电波。

所以,电线或者电灯都会干扰wifi。

这其中,彩灯的影响更大。

因为彩灯有很多的电线和电管,这些漂亮的小彩灯们,被人们装饰在门廊上,圣诞树上,它们的电线就在房间里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磁场,而且不像其他的电子设备,由于人们一开彩灯就会开一整晚,这时,这个磁场对网络的影响会更持久。

④不仅是灯光,厨房里的家电也会扰乱我们的网速。

WiFi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金属材料后,一部分会被反射回去,所以,在金属后面的设备会接收到很弱的信号,如果你将WiFi设备放置在金属材质覆盖的环境中,WiFi信号甚至会被屏蔽。

所以,我们家中的冰箱、烤炉、洗衣机等障碍物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

在厨房里,最大的干扰还是来自于微波炉传出的无线电波。

这是因为,无线网络是一个高频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而微波炉的工作频率也包含2.4GHz这个频段,微波炉加热就靠水分子吸收这个波段的能量共振。

这也就意味着,当你用微波炉时,你的网络可能会被微波炉吸走去帮助你加热饭菜。

不仅仅是微波炉,那些无线遥控玩具、高保真扬声器、婴儿监视器,也通常和wifi用相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它们同样会对信号造成干扰。

⑤除了微波炉,在吸收无线电波方面,水也十分擅长。

2.4G频段的无线电波是最容易被水吸收的。

有经验的人在布设wifi网络时候,碰到一些大的水管都要绕开。

所以,把你的鱼缸放在wifi旁一定是很糟糕的想法。

不仅仅是水会阻拦wifi信号,任何的液体,包括我们的体液都会干扰到信号。

如果你站得太靠近路由器,也会影响大伙的网速哟。

⑥如果你的家又旧又大,承重墙又很厚,你就会发现wifi根本就进不了任何房间。

这是因为无线信号的频率很高,当它们穿过砖、石灰墙、大理石或者金属时,信号会受到极大的衰减,这样网速自然会受到影响。

⑦而且,在不同材质造的房子里,wifi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许多房子都是框架结构。

墙体沉降后会跟梁柱之间有裂缝,这样,在承重梁、柱跟后期砖砌起的墙体之间,会钉上铁丝网,然后再抹水泥砂浆,这样就不会有裂缝了。

同时,钢筋混凝的土墙面,拆开模板后表面太光滑,挂不住水泥砂浆,粘上铁丝网后再抹水泥砂浆,也能起到牢固、不开裂的作用。

但就是这样的铁丝网,也在无形中阻挡了无线信号的传播。

在一些现代家庭的房子里,许多人用很薄的石膏板做墙面,这时,网络信号就会比较好。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1)节庆影灯为什么是干扰wifi信号的“罪魁祸首”?(2)文章第⑦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文章第②段划线词能否删掉?为什么?据估计,大约有600万英国人被家里缓慢的网速折磨的痛苦不堪。

(4)隔壁王叔叔正在装修房子,为了保证wifi信号良好,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给他提三条建议。

6. (25分) (2019九下·通州模拟) 阅读《从俗修改不是将错就错》,完成各题。

从俗修改不是将错就错①“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要读cuī;“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要读xiá;“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要读jì……这些曾经语文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的读音,却在近日传出即将反转的消息。

虽然教育部迅速表示此类“改读音”尚未通过审议,但因之引发的讨论久未平息。

②从甲骨文到简体字,与时俱进是汉语永葆青春的生存密码。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

”回顾三千多年汉字发展史,无论是字义的新增、字形的流变,还是句读的加入、音律的变迁,根据生活实际,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可说是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

但这番引发舆论波澜的读音修改方案,却并非此类合理流变,而是贸然忽略每个特殊读音背后的历史、文化、音韵等元素,仅因为很多人都读错于是干脆将错就错,如此“一刀切”的做法显然过于任性草率。

“错的人多了就成了对的”的倾向,尤当警惕。

③对于此次汉字读音修改,舆论场上也有些许赞同之声。

一些人认为这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多音字读写是一个难点;比如古诗词里的一些特殊读音,限制了诗句的传播。

还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汉字“字数多、笔划多、读音多,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用”,认为这“三多五难”阻碍了中国语文教育。

诸如此类的想法并非不能理解,但若以此作为修改读音乃至吐槽汉字的理由却是相当不负责任。

若是为了“方便学习”就可以让别字统统“上位”,那还分什么正误,何不干脆对“错别字”不管不问?学习本就存在门槛,丧失原则不断让步,还谈何对汉字对母语的尊重。

④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

汉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部首,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读cuī不读shuāi的背后,是用“衰”替“缞”的假借用法;“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读xiá不读xié的背后,是抑扬顿挫的平仄押韵;“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读jì不读qí的背后,是灵活多变的词性对应……也正是从一个个方块字中,许多人获得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规范汉字乃至读音皆无不可,但整个修改过程,兹事体大,需要饱含敬畏之心、慎之又慎,充分做好与历史的映照、与习俗的和谐、与大众的交流,才能无愧于凝聚在皇皇汉字中的文化之魂。

否则,若干年后,汉字的读音表意、语法字形皆面目全非,我们如何面对下一代?⑤作为仍在使用的世界最古老文字,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奇迹。

守护并传承好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选自《北京日报》2019年2月22日第3版,作者鲍南,有删改)(1)题目中“从俗修改”和“将错就错”分别是什么意思?(2)阅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第①段借用古诗读音改变的例子引出汉字读音修改应当从俗、从简。

B . 第②段通过回顾汉字发展史论证将错就错的“一刀切”过于草率任性。

C . 第③段例举支持汉字读音修改的想法,是为了论证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可以作为修改汉字读音的理由。

D . 第④段论述的重点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

(3)对于汉字改读音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你从一名中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7.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入”与“知出”张运辅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

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

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

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

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

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