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本特征、临床特点

基本特征、临床特点

主要内容
1 传染病的概念 2 感染的概念及感染过程的表现 3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及致病机制 4 感染过程中人体的反应性 5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特点 6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7 传染病的预防 8 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5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特点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1、发热
1)阶段: a、体温上升期:骤然(疟疾、斑疹伤寒)
缓慢(伤寒、副伤寒) b、极期 c、体温下降期:缓慢(伤寒、副伤寒)
短期(间日疟、败血症) 2)热型:
热型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回归热: E波状热: F消耗热(补充) G不规则热 (补充)Fra bibliotek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 段时问,称潜伏期。
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 义。
不同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异;同一种传染 病在各病人的潜伏期长短也可不同。
潜伏期
细菌潜伏期短于蠕虫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短至数小
时 狂犬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潜
稽留热
体温在39℃以上,1日之内波动不超过 1℃
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流感、 大叶性肺炎及粟粒型肺结核等病的极期。
弛张热
体温在38℃以上,1日之内波动超过1℃, 最低未达正常。
常见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支气管肺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结核病、 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肿瘤及血液 病等。
波状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日后体 温逐渐下降至低热或正常水平,数日后 又逐渐上升,如此多次重复出现,并持 续数月之久。
消耗热
一日内最高体温常高于39℃,最低体温常 低于37℃,1日之内体温波动在3℃~5℃。
常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及毒血症等。
不规则热
体温波动毫无规律。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风湿热、结核病、
套状脱皮。
3)、皮疹的消退
脱屑、脱皮、结痂,色素沉着 麻疹——糠麸样脱屑 猩红热——片状脱屑 水痘——结痂、痂皮脱落不留瘢痕
4)、皮疹的形态
感 染 后 免 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 2)、季节性: 3)、地方性:
流行性
传播蔓延的特性
散发:常年一般发病水平 流行:发病率高于常年一般 大流行:一定时间范围广 暴发:小范围短时大量
2)季节性:冬春;夏秋;虫媒
3)地方性: 自然疫源性疾病(野生动物)
4)其他:人群(年龄、性别、职业)
免疫性
病毒性感染:持续时间长,例外流 感
细菌、螺旋体、原虫感染:持续时 间短,例外伤寒
蠕虫感染:无保护型免疫,可重复 感染
5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特点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传染病发展的阶段
阶段
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 复发 再燃


病原体已侵入,但未出现临床症状
已发病,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
天花:离心性分布,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及四 肢分布。
麻疹:粘膜疹koplik斑,自耳际、发后开始, 而后至颜面、胸背和四肢,三天出齐
3)、皮疹发展及消退情况
麻疹:三齐四透五退七净; 风疹:持续2-3天,多为下出上退; 天花:有自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
痂、脱痂的过程; 猩红热:病程晚期出现手掌、足跖膜状或
是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 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期。
其终局多数为痊愈,少数疾病可留有后 遗症。
患病阶段最终结局
1、临床痊愈; 2、后遗症:如脊髓灰质炎可引起下肢残疾; 3、复发:如疟疾、伤寒、痢疾; 4、再燃:如伤寒等疾病; 5、转为慢性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结核
感染现象
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 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 体感染。
2、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 被同一种病原体再次侵袭而感染。以 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
感染现象
3、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 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 殖,原症状再度出现。以伤寒最为常 见。
伏期可达数年
前驱期
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 表现的短暂时间,一般1至2天
可呈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 多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
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极期)
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程进 展陆续出现的时期。
症状由轻到重,由少到多,逐渐或迅速 达到高峰。
恢复期
间歇热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升高数小时或10多 小时后即降至正常,经过10多小时或数十 小时后体温再度升高,如此反复发作。
常见于疟疾、胆道感染、肾盂肾炎、败血 症等。
回归热
体温骤然上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 骤然下降至正常。体温正常数日后又突然 升高,如此反复发作。
此种热型可见于回归热、布氏杆菌病、何 杰金病等。
病情逐渐加重而达到高峰,出现了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体征 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逐渐消失 进入恢复期后,体温恢复正常一段时间,初发病的症状又再度出现 进入恢复期时,体温尚未恢复至正常,又再发热
传染病病程发展阶段性
1、潜伏期: 2、前驱期: 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极期): 4、恢复期:
4、再燃: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 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 者。常见于伤寒。
5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特点
传染病的临床类型
依据传染病临床过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 性和慢性
依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暴发 型
依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传染病
传染病常见症状体征
1、发热 2、皮疹 3、毒血症状 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肺炎等。
2、皮疹
1)、皮疹出现时间 2)、出疹的顺序及分布 3)、皮疹发展及消退情况(补充) 4)、皮疹的形态
1)、皮疹出现时间
水(水痘+风疹)、红(猩红 热)、花(天花)、麻(麻 疹)、斑(斑疹伤寒)、伤 (伤寒)
2)、出疹的顺序及分布
水痘:向心性分布,主要分布于躯干,同一 部位可有不同病期的皮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