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基本特征
在图上找出我国降水最多与最少的是什么地方? 最多:台湾北部的火烧燎(位于迎风坡);最少:托克逊
⑵四类干湿地区
200㎜ 干旱地区 半干旱区
400㎜ 半湿润区
800㎜ 湿润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湿润地区 半湿润区
⑶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
降水量<蒸发量
半干旱区 干旱地区
800㎜等降水量线 400㎜等降水量线 200㎜等降水量线
二、温度带
1、划分依据: 活动积温
2、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高原气候区
3、干湿区的划分依据和主要干湿区(图) (1)划分的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还表现在各地的干湿状况 差异很大。人们通常根据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 的对比关系,来衡量该地气候的干湿程度。根据气 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各城市降水量最多的月份集中于夏季,可见我国降水季 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3. 对照图2-1-2、图2-2-1,结合四城市与海洋的距离、地形 等的差异,归纳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海陆因素:距海越近,降水越多 地形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夏季风:在夏季风影响下降水多
二、气候复杂多样
3.归纳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是影响冬夏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此外,地形、冬季风也会影响我国气温的分布。
2、活动积温与温度带的划分(图)
⑴活动积温:≥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
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对于农业生产意义重 大。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 物活跃生长。人们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的总 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了各地的热量状况,是 划分温度带的重要指标。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情况,结 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可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 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
C
C、 暖温带 ;
D、 中温带 ;
F
E D
C
E 、 寒温带 ; F、 高原气候区。
B
(2)图中 F(填代号)是我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 ■大陆性气候强
导入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
在冰雪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
里挑选鲜花。
这反映出我国气
候的什么差异?形成
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什么?
南北温差大;纬度位置不同
一、季风气候显著
哈 尔 滨 的 夏 天
哈 尔 滨 冬 季 寒 冷
海南三亚的夏天
季风气候给人们带来丰沛降水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灾害。
暴雨
台风
干旱
海啸
长白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松花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布达拉宫属于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海南三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三、大陆性气候显著:
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大部分 地区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具有较强的 大陆性气候特点。尤其是我国内陆地区,由 于距海远,气候的大陆性更为强烈。
A.4~ 6月 B.6~ 7月 C.6~ 8月 D.5~ 8月 (2)如在 7月以后,雨带仍 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 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C)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2、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回答问题. (1)填出温度带的名称:
A、 热带 ;
B、 亚热带 ;
纬度位置越高,等温线标注的度数越低; 离冬季风原地越近,气温越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 北方的严寒。
2.在图2-2-7中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说说其成因;联系夏 季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差异,说说夏季南北方普 遍高温的原因。
青藏高原海拔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夏 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时间较长,南北地区正午 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能量较多,因而全 国普遍高温。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 拉山—冈底斯山脉为界,将我国划分为季 风区和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 的影响,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显著,降水 丰富;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 少,大部分地区全年都比较干旱。
影响我国 的冬季风主要 来自西伯利亚 和蒙古一带, 以寒冷、干燥 的偏北风为 主。
了解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
1. 根据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四城市年降 水量的差异,说说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活动
四城市年降水总量具有明显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台 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由此可见我国年降水量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 分别找出四城市平均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份,说说各地降水 在季节分配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活动
(1)分别比较海口与哈尔滨、北京与银川、成都与拉萨 的
气候特点,说说其主要影响因素。 海口冬季气温高,哈尔滨气温低,受纬度因素影响 北京降水多,银川降水少,受海陆位置影响 成都夏季气温高,拉萨夏季气温低,受地形地势影响
(2)将下列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用直线连接起来。
黑龙江省最北部为寒温带
纬度位置
湿 润区
• 探究: • 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原因是?
大西洋来的暖湿气流,高山冰雪融化和地形抬升带来雨水
• 黑龙江东北也有湿润区原因是?
距海近,山地迎风坡,纬度高蒸发量小
4、主要气候类型(图)
我国地域辽阔,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因素的影响,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从总体上看,我国 东部地区为典型的季风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大多为温 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则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 地气候。
活动
黄山是我国著名避暑胜地
海南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比 华北平原少
海陆位置 地形
(3)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 (1)纬度位置,是造成气温高低的根本原因,也 是形成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
• (2)海陆位置,距海近,降水多;沿海地区气温 日较差与年较差都比内陆小。
• (3)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迎风坡降水 多,背风坡降水少。
思考:比较两城市气候特点(气温和降水)有什么不同?
巴黎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且 多雾,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而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大 陆性强。
1、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的主要表现是:
(1)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2)我国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都大
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是: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 (2)多种多样的干湿区
本课小结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和夏季 的风向更替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 冷干燥,夏季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气候 暖热湿润。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大陆性气候显著: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 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气温
季风,地理气象学概念。由于大陆和 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 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 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1:冬、夏季风的形成原因(海陆热力差异)
由于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大部分地区深 受季风影响,冬季与夏季盛行风的风向、冷暖、干湿都有 着明显差异,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夏季风带来的影响: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 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通常,南 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北方雨 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夏季风是 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因素)
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夏
季
东部
风
地区
的 进
雨带 推移
退
华北、东北
7、8月
⑵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暖温带
寒 温 带 中温带
高寒气候区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2、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3、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4、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的北极村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漠河16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 除青藏高原外(地势高)。
7月最高:吐鲁番49.7℃
28
北京 24
8
28
7月最低:青藏高原8℃24
广州 找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与最低的地方是?
28 海南
认识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因素
活动
1.在图2-2-6上描出8℃、0℃、-8℃、-16℃等温线,说说它们的纬 度位置;结合图2-2-1,说说它们与冬季风源地的关系。
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 干湿地区。
四、综合题:
【典例题1】读“中国东部雨 带示意”图,回答第(1)~ (2)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 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 份,雨带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
一般是 (B)
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图)
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种复杂性在气温的时空分布上 表现得尤为突出。通常,我们用1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代表 冬、夏季气温。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1月份黑龙江省漠河县 与海南省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近50度,南北气温差别很 大。
影响我国 的夏季风来自 太平洋和印度 洋,以温暖、 湿润的偏南风 为主。
图2-2-1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概念:受夏季风影响 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 地区叫非季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