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ppt 浙科版
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ppt 浙科版
消耗0.1mol葡萄糖,藻类每周消耗0.12mol葡萄糖,藻类每周产生的葡
萄糖总量0.25mol,此溶液每周净产生氧D(
)
A、0.03mol
B、0.6mol
C、 1.32mol D、0.18mol
解析:草履虫每周消耗0.1mol葡萄糖, 要同时消耗0.6mol氧气;藻 类每周消耗0.12mol葡萄糖,要同时消耗0.72mol氧气;藻类每周 产生的葡萄糖总量为0.25mol,在此同时能产生1.50mol氧气,因 此净产生的氧气量为:
由于获得电子而恢复原状,因此最初的电子供体是参与光反应的水 分子.
2、暗反应阶段(又称碳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能进行,因 此称为暗反应阶段,随着对光合作用研究的深入,发现 暗反应在暗中只能进行极短的时间,而在有光的情况下 能连续不断地进行,并且受到光的调节。因此在20世纪 90年代后有科学家提出了将暗反应阶段改称为碳反应阶 段。但不管怎么称谓,这阶段是指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卡尔文循环。
(1)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这类细菌异化作用的类型是 需氧型, 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水绵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 (2)放置三梭镜后,细菌聚集成两堆的原因是 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叶绿体色素被红橙光和蓝紫 光照射的部位光合作用较强,放出的氧气多。好气性细菌就聚集到 氧气充足的地方。
(1)光反应阶段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6CO2+12 H218O
光能
C6H12O6+6 H2O +618O2
叶绿体
反应式中生成物中的氧气,来自反应物水中的氧。光合作用 生成物葡萄糖中的C和O来自反应物CO2中的C和O,生成物葡 萄糖中的氢来自反应物水中的H。
对应例题:1、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每产生一个C6H12O6分子必须分解 (A ) A、12H20分子 B、6H20分子 C、4H20分子 D、1H20分子
光、叶绿素、酶、水
反应场所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3、光合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转移情况
对于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释放的O2,究竟是来自的CO2 还是 H2O,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弄清楚,当时用同位素18O标记H218O 和C18O2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只有供给H218O时光合作用所释放 的才是18O2,因此证实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中的氧。所 以光合作用的总反应,若以葡萄糖为产物应该表示如下:
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 共16套
夯 必修1
实
基
新人教版
2011高考
提 升 能
础
新课标专用
力
自动播放
按F5键播放按 Esc键退出
作者:邵寄璋(生物特级教师)
1-3 细胞的代谢
(4)光合作用 的基本过程
顺序与标注与新 课标考纲相同
知识点梳理与深化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1、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可用 下面的化学反应式来表达。
(含量约占3/4)
叶绿体色素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
(含量约占1/4)
叶黄素
除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吸收和转换光能外,其它色素都 只能吸收和传递光能。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 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请同学观察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的分布
对应例题:3、把载有新鲜水绵和细菌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光 线从反光镜反射上来后,可看到细菌从分散状态逐渐向水绵方向运动, 水绵附近的细菌密度增加。如果在反光镜上方放置一个三梭镜,使七种不 同颜色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这时看到细菌明显地聚集成两堆,如 下图所示。
CO2 + 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2、实质:上述反应式只是概括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并没 有反映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光合作用是叶绿体内进行的一个复杂的 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光合作用实质上是一个氧化 还原过程。在绿色植物体内,由于叶绿素吸收光能作为反应的推动力, 使一个很难被氧化的水分子去还原一个很难被还原的二氧化碳分子,使 一个基本不含能量的二氧化碳分子变成一个富含能量的有机物。
A、叶绿素a
B、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ຫໍສະໝຸດ C、吸收和传递光能的色素分子 D、参与光反应的水分子
解析:在光的照射下,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色素,将吸收的的光 能传递给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使这些叶绿素a被激发而失去 电子(e)。脱离叶绿素a的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递给 辅酶Ⅱ(NADP+)。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变成一种强氧化剂,能够 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使水分子氧化生成氧分子和氢离子,叶绿素a
(1)水的光解:
光
2H2O
4[H]+O2↑
(2)ATP的合成(又称光合磷酸化反应):
ADP+Pi+能量 酶
ATP
光反应产物
用
[H](也可表达为NADPH,即还原态辅酶Ⅱ ) 于
暗
ATP
反
应
O2↑
释放
对应例题:4、光合作用过程中,电能转换成活泼化学能的反应式之一:
NADP++2e-+H+ 酶→ NADPH,该反应式电子的根本来源是( D )
解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实验证明了光合作 用产生的氧全部来自水。因此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如下表达:
6CO2+12H20
光能 叶绿体
C6H12O6+602+6H20
从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可知每产生一个C6H12O6分子必须分解 12H20。
对应例题:2、藻类和草履虫共同生活在光下同一溶液中。草履虫每周
(1)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①二氧化碳的固定
酶
CO2+C5(RuBP,即核酮糖二磷酸)
2C3
②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酶
C3 +[H](或用NADPH表达) ATP(活泼的化学能)CH2O(稳定的化学能)
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
C5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3、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反应条件
1.50mol-0.6mol-0.72mol=0.18mol。
二、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阶段的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这一阶段的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 上进行,因为吸收光能的叶绿体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共 有4种,可归纳为两类:
叶绿素a
叶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