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斜拉桥施工资料

第八章斜拉桥施工资料

• 从1955年至1957年世界上约有60座斜拉桥建成或正在设计中, 几乎都是钢斜拉桥。直至1962年才有第一座砼斜拉桥建成,它 就是委内端拉的马拉开波湖桥。我国自1975年建成第一座四川 云阳的汤溪河桥后,斜拉桥总数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达50座 以上,大部分是砼斜拉桥。表11—1、11—2分别介绍了国内、 外近年来建成的著名斜拉桥的施工概况。
• 一、塔的施工
• 索塔的材料可用钢、钢筋砼或预应力砼。索塔的构造远比一 般桥墩复杂,塔柱可以是倾斜的,塔柱之间可能有横梁,塔 内须设置前后交叉的管道以备斜拉索穿过锚固,塔顶有塔冠 并须设置航空标志灯及避雷器,沿塔壁须设置检修攀登步梯, 塔内还可能建设观光电梯。因此塔的施工必须根据设计、构 造要求统筹兼顾。
塔 柱 施 工 中 的 爬 模 系 统
• 二、主梁施工
• 一般地说来,砼梁式桥施工中的任一种合适的方法,如支架 上拼装或现浇,悬臂拼装或浇筑,顶推法和旋转法等,都有 可能在砼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施工中采用。
• 由于斜拉桥梁体尺寸较小,各节间有拉索,还可以利用索塔 来架设辅助钢索,因此更为有利于采用各种无支架施工法。 其中悬臂施工法是砼斜拉桥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不论主 梁为T构、连续梁或悬臂梁皆可采用。
东营黄河桥桥塔高69.7m,桥面以上56.4m,采用钢箱与 混凝土结合结构,预制安装。 钢斜拉桥基本采用预制安装法施工。
混凝土斜拉桥用预制安装方法不多,1981年建成的四川 省金川县曾达桥,塔高24.5m,采用卧式预制而成。
• 3.滑模、爬模施工
• 此法的最大优点是施工进度快,适用于高塔的施工。塔柱无 论是竖直的或是倾斜的都可以用这个方法,但对斜拉索锚固 区预留孔道和预埋件的处理要困难些。在各个工程中有称为 爬模,或称为提模,其构造大同小异。
• 所谓滑模是指模板沿着所浇筑的砼由千斤顶(螺旋式或液压式) 带动而向上滑升,它要求所浇筑的砼强度必须达到模板滑升 所必需的强度。
• 爬模则是拆模后把模板挂在支架上,模板随着支架的提升而 上升。支架的提升是在塔的四周设置若干组滑车组,其上端 与塔柱内预埋件连接,下端与支架的底框连接,支架随拉动 手拉葫芦而徐徐上升。
• 钢索塔施工一般为预制吊装,砼索塔施工大体上可分为搭架 现浇、预制吊装、滑升模板浇筑等几种方法,兹分述于下:
1、搭架现浇
❖ 此法工艺成熟,无须专用施工设备,能适应较复杂的断面形 式,对锚固区的预留孔道和预埋件的处理也较方便,但是比 较费工、费料、速度慢。
❖ 跨度200m左右的斜拉桥,一般塔高(指桥面以上部分)在40m 上下,搭架现浇比较适合。
• 我国天津永和桥也是在临时支架上安装的一个典型。永和桥 是预应力砼斜拉桥,中跨260m,1987年建成。由于主梁较弱, 为避免超应力,不在已架设挂索的主梁上运送预制梁段.预制 梁段经由河中满铺的便桥运送至安装部位。运送到位的预制 梁块下设四个临时支点,并立即穿进纵向预应力钢筋、胶拼、 挂斜拉索。安装顺序是以塔柱为中心,对称地两侧同时进行. 每一节段包括四块长5.8m的预制梁段,八根斜拉索,时间约 需7—15天。
第八章 斜拉桥的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牵索式挂篮工艺 第三节 斜拉索的制造与安装 第四节 斜拉桥施工控制 第五节 斜拉桥施工实例
第一节 概述
斜拉桥的施工,一般可分为基础、墩塔、梁、索等四部分,其 中基础施工与其他类型的桥梁没有什么两样,墩塔和梁的施 工也可在本书其他各章找到适当的方法。只有索的施工,包 括索的制造、架设和张拉具有其特殊性。
• 索塔承受相当大的轴向力,还可能有弯矩,因此对索塔的尺 寸和轴线位置的准确性应有一定的要求。
• 允许偏差值应考虑以下两个原则: • ①偏差值对结构物受力的影响甚微; • ②施工中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精度。
参考国外资料,沿塔高每米高度允许偏差0.5mm,即倾角正 切值tanα=1/2000。
我国斜拉桥塔施工精度现在尚无统一规定,上海柳港桥允许 倾斜度为1/200,徐浦大桥允许偏差值如表11—3所示。
但是斜拉桥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塔、梁、索的施工必须互相 配合,服从工程设计意图。因此本章的讲述只讲基础施工除 外,对于塔和梁的施工不能不有所涉及,而以梁、索和各种 具有代表性的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施工为本章叙述的主线。
• 近代第一座斜拉桥当属1955年的瑞典斯特姆松特桥(strem— sund),它是一座稀索辐射式的斜拉桥,中孔跨度185.5752m, 边孔74.676m。钢塔由梁上吊机安装,边跨钢梁在脚手架上拼 装,中跨采用悬臂拼装法。斜拉索也是利用梁上吊机安装,随 着钢梁的逐节悬臂前进,先连接下端,然后吊机退回至桥塔处 安装上端,用千斤顶张拉。
❖ 跨度更大的斜拉桥,塔柱可以分为几段,各段的尺寸、倾角 都不相同,往往各段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下段比较适合于搭 架现浇,例如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武汉长 江二桥,跨度都在400m以上,塔高在350m以上,下塔柱都 采用传统的脚手架翻模工艺、缺点是施工周期较长。

2、预制安装
要求有较强的起重能力和专用的起重设备,桥塔不太高时, 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减轻高空作业的难度和劳动强度。
• 究竟采用哪种方法,这是设计者首先要研究决定的问题。决 定时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所跨越的障碍的情况,斜拉桥本 身的结构与构造等,兹分述于下:
• 1、在支架上施工
• 当所跨越的河流通航要求不高或岸跨无通航要求,且容许设 置临时支墩时,可以直接在脚手架上拼装或浇筑,也可以在 临时支墩上设置便梁,在便梁上拼装或浇筑。如果有条件的 话,此法总是最便宜、最简单的。
• 2.顶推法
• 当桥下不允许设置过多临时支架,如跨越道路、铁路的高架 桥,考虑用顶推法。钢斜拉桥首次采用顶推法架设的是前联 邦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内的一座公路高架桥,尤利西大街桥, 1963年建成,中跨98.7m,安装过程如图11—1中所示。

• 在西桥台后先拼装东半跨,临时支点I至VI。顶推过程,斜拉 桥自重通过钢箱中横隔梁传递至纵向箱梁,因此拉索只是部 分受拉。塔顶鞍座上设有顶升机械来消除顶推节段最外绕的 悬臂挠度。最外缘顶推至永久墩Ⅷ时,用千斤顶将支座顶起 约10cm,使永久墩Ⅷ上的支承压力消除。更向前推进时,墩 Ⅷ上的支承压力将增加;当最外缘超过临时墩IV约7.3m时, 这个支承压力达到允许值。这时,将墩Ⅷ的支座回复到原来 位置,继续顶推至达到其最终位置,拆除临时墩IV、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