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与艺术节课论文
浅
谈
摄
影
艺
术
的
特
征
与
魅
力
院系:材料学院金属材料专业
学号:130102010015
姓名:赵博
上排右一是我,河北人,上排左二燕大同学,山西人,其余乃邂逅的旅友。
上左一,北京人,上左三,湖北人,上左四,安徽人,下左,
湖南人,下右,重庆人。
----记2014年10月于湖南张家界
摄影技术与艺术
浅谈摄影艺术的特征与魅力
学号:130102010015 姓名:赵博院系: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摄影对于我们来说一定不会陌生,每个人都会有意识留下自己各个时段的影像记忆,而这大多是通过摄影来实现的。
如何拍摄出好的作品,掌握一些摄影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风光摄影时主要把握空间的表现,时间的表示,天气的表现,焦点的调节,曝光的控制,运动物体的安置等。
拍摄人物时,要注意人像摄影构图,人像的用光,人像的传神,人像摄影的背景等。
本学期选修了摄影欣赏后,对摄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摄影不是简简单单的拍摄几张照片来捕捉生活中的瞬间,摄影更是一种艺术!拍摄出好的作品并不是容易的事,要注意很多细节,不然拍摄出的作品价值不高下面我就分别针对风光和人物摄影来谈谈摄影中的一些技巧。
风光照片所摄的景物,要前后分明,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增加表现力。
利用逆光可以加强空气透视,并从色调上分清前后景的距离。
利用滤色镜,也可加强或减弱透视感。
早晨或傍晚拍摄风光,可以利用云雾,使景物具有远淡近浓的透视效果,增加照片的空间感。
因为云雾能反射阳光,远处雾浓,反射光线强,底片感光多,景物色调就淡;近处雾薄,反射光线弱,底片感光少,景物色调就浓。
一张风光照片,要交待拍摄的时辰。
清早,远景处于浓雾的笼罩中,显得朦朦胧胧。
这时太阳从东方出来,透过晨雾散射出光茫,能给人以清新悦目,奋发向上的感觉。
傍晚,火红的夕阳散发出绚丽的霞光,给周围的景物披上浓装,配上适当的滤色镜拍摄,画面的气氛更加浓烈,富有感染力。
拍摄城市风光,工业风光,可以利用夜晚的灯光,渲染夜间活动的气氛。
风光照片为交待画面的背景,增强艺术效果,往往很注意天气的表现。
拍摄雨景,雾景,由于雨水,雾水的反射作用,光线产生变化。
有时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如果在阳光下拍摄时,前后景物容易叠在一起,不易分辨,有时利用滤色镜作用也不大。
但是,在雨天,雾天拍摄,照片的效果就大不一样。
朦朦细雨的反射,能把景物,灯光映成倒影,使画面非常优美。
风光照片切忌前景模糊,它会使人产生不快的感觉。
因此应该对准主要被摄物调节焦点,使前景越清楚越好。
如果使用小型照相机,加上广角镜头,几乎在拍摄风光的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必须的清晰度。
但这样的清晰度对照片的整个深度表现并无好处,因为照片的意境减弱了,风光一目了然,没有趣味。
为确保风光照片的意境,景物清晰度的范围不宜放得太大。
应该把画面的最大清晰度用在主要被摄体和前景上,而使所有远处的物体稍微散焦。
这样,画面的层次丰富,主次分明,意境较深。
风光照片的曝光,应以主要被摄物为
准,它要求获得准确的曝光。
同时,风光阴景部分也必须保证足够的曝光量,因此,根据被摄主体确定的曝光量,常常需要稍稍增加,以便表现出阴影部分的细节。
一般地说,以夕阳做背景的剪影照片,要根据景物光亮部分进行曝光。
而对于深邃幽暗的森林景色,或者被逆光照明的风光,则应该根据景物的阴影部分曝光,而且最好能使用宽容度较大的感光片。
拍摄有动体出现的风光,曝光时间要短,特别是动体位于前景的时候。
而拍摄瀑布,喷泉以及浪花的风光时,曝光时间不宜太短,否则会把水拍成凝结一样,失去动势,一般以1/10-1/50 秒为好。
拍摄焰火的景象,快门速度也不宜短,必须以秒计的曝光时间,使画面上能看到焰火行程的全部痕迹。
拍时,注意将照相机架在三脚架上,保持相机的稳定。
如果景色中的天空、海洋、湖泊或雪景在画面上占很大面积,曝光时间必须减短。
另外,使用滤色镜时,要考虑到它的倍数,适当增加曝光量。
拍摄的主题是人像时,人像占整个画面的比例不宜太小,如果没有很适当的背景搭配时,拍摄时可尽量靠近主题,选择较单纯的背景,利用短景深的特性,例如可开大光圈,选择较长焦距的镜头或是选择离主体较远较干净的景物当背景都可以简化背景,使主体突出。
试着将主体移至井字构图的黄金点或黄金线上,养成先对焦(锁定) 再重新去构图的习惯。
拍好人像照片既要掌握摄影技术,还要懂得被摄者的心理,通过捕捉人物姿态与表情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
我们镜头中的人物,大都不是专业演员,不少人一至镜头前,就会紧张得手足无措,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引导,就可以有得到一张呆板造作或千人一面的人像照片。
要使被摄者去掉拘谨的神色,关键是要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他忘记自己是在拍照,这样才有真情流露的可能。
拍摄人物照片,摄影者通常具有很明确的创作主题,由于主题的不同,摄影者在选择背景时就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分别予以合理的取舍。
譬如欲显示被摄者的职业特点,我们可把其工作现场作为背景,并采用现场自然光线拍摄,力求画面产生常态的气氛,把环境作为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来衬托人,用环境来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掌握好摄影这门技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定格生活中那些感人,难忘的瞬间,而且能提高个人的品味,懂得如何发现美,把握美,捕捉美。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会利用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摄影,提高自己的摄影技能,让摄影在我的生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摄影是真是的,却又不是全部的真实。
同样的场景,从不同角度拍,就有不同的感觉,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摄影师拍,就有不同的风格,同样的照片,不同的人看,就有不同的理解,同样的照片,不同时候欣赏,就有不同的感受。
摄
影是客观真实的,但是在不经意间其实也带上了一些个人符号,体现了不同人的人生态度。
摄影不会主动告诉你真相,它等着你去探索,等着你去想象,等着你去发现。
摄影对于摄影师的魅力,也许在于通过自己对影响画面的把握程度呈现出作品以此来寻找共鸣,抒发情感。
而摄影对于观赏者的魅力,也许在于从光影中找到触动心灵的冲击力,让色彩与光先唤醒自己发现美的眼睛。
摄影是沉默的艺术,摄影沉默的在世界徘徊,在饱含感情的面孔和身体上探寻,固定住只有影像才拥有的命运。
无需太多话语,我们便能在影像的静止中感受它的心跳,唤起陶醉之情。
我们借助“第三只眼”观看这个世界,我们能感受到世界以它极大的宽容性不断展现着巨大的吸引力。
摄影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单纯地把某个事物随心所欲的变成照片影像,固定的影像使得我们延长了对美的感受力。
我们可以记录笑容、可以表现快乐的永恒,可以定格泪水,可以呈现悲伤的心境,可以拍摄风光,也能领略自然的力量,可以拍下美丽的花朵,也可以记录花开的声音,可以拍下苍老的皱纹,也可以感知岁月的流逝。
影像不需要我们做过多的解释,我们只需把后面包围的喧哗和孤独剥离开,静静在一旁感受吧。
从美丽的图片开始,到艰辛的旅途只为了天边那一抹不一样的风景,此时,回头会发现,对于摄影的爱好,很难再分解成逐条的说明,而融合成一体,变成了对生命、生活、自然、美的热爱,对万事万物用另一种视角去看待。
这,也许才是摄影的魅力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