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带薪年休假管理制度
为了维护员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根据集团公司《员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XXXX在册,并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员工。
员工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员工享受年休假;员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㈠年休假标准
1、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2、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及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3、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⑴员工请事假20天以上者(含20天);
⑵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含2个月,下同)的;
⑶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⑷累计工作已满20年以上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⑸工伤员工停工留薪期累计超六个月的;
⑹员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本章六条中第⑴、⑵、⑶、⑷、⑸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
㈡年休假的工资待遇与补偿
1、员工休年休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正常出勤计算、发放;岗位工轮休制人员奖金享受本班组的基本奖金。
2、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
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括员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3、员工未休年休假的工资待遇,除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外,其余部分应当由所在单位在下一年度一次性补偿。
4、员工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计算方法是: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
5、员工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岗位技能工资、各种津贴补贴、月份奖金(超额工资)等纳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之和。
6、单位已安排员工年休假,员工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仅支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不再给予补偿。
7、由于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被开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劳动教养、死亡的员工,其未休年休假不再给予补偿。
㈢年休假的管理
1、人力资源科负责员工年休假计划的制定、特殊情况及相关待遇的审批,负责各单位年休假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2、矿培训部门负责补休假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和特种作业培训的实施;
3、各基层单位(科室)负责本单位(科室)员工带薪年休假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
4、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员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员工休假。
⑴生产单位根据生产情况安排,矿统一采取停产检修等方式集中或分段安排员工年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⑵岗位工采用轮休制安排;
⑶副科级以上干部由矿统筹安排年休假(原则上随生产单位集中休假);
⑷相关及相关单位的科员根据工作性质由各单位采用轮休制安
排,报矿分管领导审批;
5、年度内合同到期且不再续签合同的员工,合同到期当年工作不满半年的,不享受当年年休假。
6、员工休假及时办理休假审批手续。
7、各单位要建立员工年休假统计台账,并将员工年休假信息准确录入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
㈣相关规定与要求
1、对各单位一律不增配补休假人员。
因员工年休假造成的岗位缺员,由各单位自行调剂解决。
年休假发生加班矿酌情给予加班工资。
2、各单位必须在每年12月31日前,根据次年员工工龄情况编制本单位员工年休假计划表,并报矿人力资源科;
3、员工休年休假不另加路程假,单位不报销其各类费用,个人因休年休假发生的费用全部自行承担。
4、员工休假期间要以调养身心健康为目标,休假期间不应从事其他有经济收益的劳动,以保证休假后能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投入工作。
员工休假期间发生的各类人身安全事故及造成的损失和伤害,由员工个人负责。
5、员工休假离开工作地或长住地时,要主动将去向告知单位,外出期间应保证通讯联络畅通。